【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包括混合型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解决位于薄膜晶体管下方的半导体图案在制造工序期间被过度蚀刻的问题并且包括导电图案而非掺杂区域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能够通过调节多个薄膜晶体管当中的至少一个特定薄膜晶体管的S因子来呈现宽范围的灰度图像并实现快速开
‑
关操作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平板显示装置变得愈发地重要。为了满足对各种显示装置的需求,诸如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等的平板显示装置已经被开发和商业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对于其它平板显示装置具有诸如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发光效率、更广的视角等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0003]在此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多个像素可以布置成矩阵图案。每个像素可以包括以有机发光层为代表的发光元件部和以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为代表的像素电路部。像素电路部可以包括诸如用于提供驱动电流以操作有机发光元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TFT)和用于向驱动TFT提供选通信号的开关TFT等的多个TFT。
[0004]此外,用于向像素提供选通信号的选通驱动器可以设置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如上所述,由于设置在像素(例如,子像素)的像素电路部和选通驱动器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可以执行不同的功能,因此,可能需要它们的电特性彼此不同。为了使设置在像素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具有不同的电特性,例如,多个薄膜晶体管可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部的非显示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图案、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半导体图案、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或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表面上;以及第一遮光图案,所述第一遮光图案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交叠,所述第一遮光图案连接至所述第二源极,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包括多晶半导体图案,并且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包括氧化物半导体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在所述非显示区中,并且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在所述显示区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在不同的层中,并且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分别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包括第一沟道区、第一源区和第一漏区,使得所述第一沟道区插置在所述第一源区与所述第一漏区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包括第二沟道区、第二源区和第二漏区,使得所述第二沟道区插置在所述第二源区与所述第二漏区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源区和所述第一漏区、以及所述第二源区和所述第二漏区中的至少一者的上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图案为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中的至少一者接触的金属图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下方,使得所述第一遮光图案比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靠近所述基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包括包含氧化物半导体图案的第三半导体图案、第三栅极、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以及第二遮光图案,所述第二遮光图案与所述第三半导体图案交叠,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与所述第一遮光图案之间的垂直距离比所述第三半导体图案与所述第二遮光图案之间的垂直距离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为像素中的驱动薄膜晶体管且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被配置成驱动包括在所述像素中的发光元件,并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为所述像素中的开关薄膜晶体管且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连接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下缓冲层,所述下缓冲层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之间;以及
上缓冲层,所述上缓冲层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在所述上缓冲层的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第二栅极、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在同一层中。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在不同的层上,其中,至少一个绝缘层插置在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所述第一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在同一层中,并且所述第二栅极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与所述第二源极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在所述第一栅极上方,使得至少一个绝缘层插置在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一遮光图案在同一层中。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二源区和所述第二漏区的上边缘上。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图案在所述第一源区和所述第一漏区的上边缘上,并且所述导电图案还在所述第二源区和所述第二漏区的上边缘上。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源区和所述第一漏区、以及所述第二源区和所述第二漏区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本征半导体图案。17.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部的非显示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并且包括包含第一导电图案的第一半导体图案、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并且包括包含第二导电图案的第二半导体图案、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第一遮光图案,所述第一遮光图案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下方并且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交叠,使得所述第一遮光图案比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靠近所述基板;以及第二遮光图案,所述第二遮光图案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交叠,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图案与所述第一遮光图案之间的垂直距离比所述第二半导体图案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旻求,崔承灿,高永贤,崔义贤,张宰满,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