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93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霜脲氰;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真菌病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2)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3)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防治谱广,能防治作物的多种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病原真菌,尤其适用于防 治藻菌亚门病原真菌。
技术介绍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极少数的霜霉菌可人工培养,如引起谷子白发病的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 graminicola)、 引起白菜霜霉病的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有 的种存在不同的生理型,如引起莴苣霜霉病的莴苣盘梗霉 (B. remiarlactucae)禾口引^,^霜審病的古巴才以霜審(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常见的霜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葡萄霜霉病、甘蔗霜霉病和 大豆霜霉病。烟草霜霉病是毁灭性病害。霜霉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 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 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 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植物疫病是由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疫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疫霉属病害有 很多种,如烟草黑胫病、黄瓜疫病、大豆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马铃薯晚 疫病是一种流行性极强、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全球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 19世纪中叶在欧洲爱尔兰地区曾暴发性流行,毁掉将近50。/。的产量,使该地区 发生了大饥荒和瘟疫,造成近100万人死亡,约200万人逃荒他乡,成为人类 历史上的一次大悲剧。现在马铃薯晚疫病仍然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之一。霜霉病菌和疫病菌在植物病原真菌分类上属于藻菌亚门卵菌纲,所引.起的病害称为卵菌病害。在卵菌病害的防治上,主要依赖甲霜灵、代森锰锌、三乙膦酸铝、霜脲氰、 霜霉威、烯酰吗啉等高效、持效期长的药剂。其中多数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 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很差,实际应用中不得不增加用药量。另夕卜, 药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对食品安全也造成不利影响。为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寻找具有预防和延 緩抗性产生并能有效对付抗性病原菌的防治办法显得尤为重要。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病原菌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但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筛选1万 1.2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 10年,4艮难赶上病原菌抗性产生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 农药轮换等,在实际4喿作的过程中,4艮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嘧菌酯是曱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谦广,杀菌活性高,具有保护、铲 除、渗透、内吸活性,能同时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能有效防治霜霉病、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紋枯病、稻瘟病、苹果轮紋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 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嘧菌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cl向 细胞色素C的电子转移,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嘧菌酯与14-脱曱基化酶抑 制剂、苯曱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霜脲氰又名清菌脲、菌疫清,属脲类杀菌剂。具有接触和局部内吸作用, 可抑制孢子萌发,对霜霉病、疫病等有效,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可以延长持效 期。目前,嘧菌酯和霜脲氰复配应用于防治病害尚无人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农药 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其中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霜脲氰。 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业病害上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嘧菌酯和霜脲氰作为活性成分,添加一定辅料配制成一定剂型的农药组合物,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l)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 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2)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 物的应用能延緩或克月良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单剂的^f吏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组 合物防治藻菌病害的同时能兼治其它病害。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气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对霜霉病抗药性研究中,发现嘧菌酯对抗曱霜灵和抗烯酰 吗啉的霜霉病菌活性高,通过进一步将嘧菌酯与其它已知农药成分复配,发现 嘧菌酯与霜脲氰复配后,对抗性霜霉病菌和敏感病菌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经进 一步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用来防治多种植物上的病害,尤其是藻菌病害, 更尤其是霜霉病和疫病。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嘧菌酯与霜脲氰为活性成分,嘧菌酯与霜脲氰的重量Y分数 比在30: 1~1: 50,进一步优选为1: 5~1: 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料, 制剂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与霜脲氰累积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8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釆用现有技术,将含有效成分嘧菌酯与霜脲氰的原药与 适当的辅料制成农业上可用的任意剂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根据 所需防治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类因素,优选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悬浮剂。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辅料包括溶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增 稠剂、pH调节剂、防冻剂、赋形剂、填料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 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辅料配制成相应剂型。上述辅料都 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是农药制剂加 工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 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 稀释至所需的浓度。实施例1将原药(本申请文件中原药指嘧菌酯与霜脲氰,以下不再赘述)、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配制成可湿性粉剂。例如如下配方 嘧菌酯 30% 霜脲氰 1%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 2% 白碳黑(填充剂) 5% 乙烯吡咯烷酮(粘合剂) 4%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 5% 凹凸棒石(填料) 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嘧菌酯'霜脲氰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 黄瓜霜霉病,试验地点为广西柳州。取上述可湿性粉剂按照1500倍稀释喷雾, 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37%,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霜脲 氰悬浮剂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5.43%、 74.28%。实施例2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嘧菌酯 50% 霜脲氰 5% 茶枯粉(表面活性剂) 5% 聚乙烯醇(分散粘合剂) 8% 木质素磺酸钠(分敎剂) 9%膨润土 (填料) 补足至100%采用本实施例的嘧菌酯'霜脲氰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病害实验,防治对象为 节瓜霜霉病,试验地点为广东惠州。取上述可湿性粉剂按照2500倍稀释喷雾, 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5.19%,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霜脲 氰悬浮剂1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4.32°/。、 72.58%。实施例3将原药与粉状载体、润湿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经水捏合后, 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霜脲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来曹明章孔建王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