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42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有内胆、保温装置、护套、集热管、可调尾座;保温装置的中部固定有内胆,内胆的端部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内胆内部贯穿固定有多个沿内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护套,护套与内胆之间形成换热流道;护套的一端设有集热管,集热管的顶端插接在护套的内部,集热管的末端贯穿保温装置,与保温装置外侧的可调尾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保温装置的内部设有旁路流道,旁路流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旁路流道通过多个连接件与内胆连通,旁路流道与内胆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间通过连通管连通。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集热器
,具体涉及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在国家倡导的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引和鼓励下,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每年增长量已达到20%以上,成为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增长量非常大的工程和技术类别。太阳能利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典型的太阳能利用系统构成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储热系统、末端热水系统及其附属配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太阳辐射能转变成热能,一般由集热器阵列、集热器支架、集热器与集热器之间的连接等组成。
[0003]常用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两者目前的销售比例是真空管型占74.3%,平板型占25.7%,所以真空管集热器是市面上的主流产品,市场前景更广,推广潜力更大。
[0004]现有的真空管集热器入口和出口分布在真空集热器的两端,真空集热器的入口通过进水管连接热水系统,真空管集热器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连接储热系统,为了减小热量的损耗,需要在回水管上缠绕上保温材料,对于安装位置较狭小的安装区域,比如真空集热器出口侧靠近墙壁安装时,由于空间有限,回水管与真空集热器的出口连接及包覆保温材料都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浪费人力、物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
[0006]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有内胆、保温装置、护套、集热管、可调尾座;所述保温装置的中部固定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的端部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内胆内部贯穿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内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换热流道;所述护套的一端设有所述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顶端插接在所述护套的内部,所述集热管的末端贯穿所述保温装置,与所述保温装置外侧的所述可调尾座固定连接,所述保温装置的内部设有旁路流道,所述旁路流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旁路流道通过多个连接件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旁路流道与所述内胆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两侧壁呈弧形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两侧内壁固定有沿所述内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流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护套与所述集热管之间填充有散热膏。
[0011]进一步的,所述集热管与所述保温装置的外壁之间设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套设在所述集热管上,外侧的所述可调尾座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和镀铝锌板外壳,所述镀铝锌板外壳的内部填充有所述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0013]本技术的优点:旁路流道与内胆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内胆换热后的水经过连通管送至旁路流道,经旁路流道送至储热系统,增加旁路流道的作用是将回水管内置到内胆中,不需要在现场对回水管包覆保温材料,节省了现场操作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安装空间较小的地方也能保证回水正常,将回水管引到进水管的同一侧,使得现场能走进水管,回水管也能沿进水管排布;
[0014]旁路流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旁路流道通过多个连接件与内胆连通,连接件可避免稀土铝合金内胆流道和稀土铝合金旁路流道因介子流动、外作用力产生的震动和变形,延长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该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该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该技术的内胆和旁路流道结合的主视图;
[0019]图4为该技术的内胆和旁路流道结合的侧视图;
[0020]图5为该技术的内胆和旁路流道结合的俯视图;
[0021]图中:保温装置1、内胆2、进水口21、护套3、换热流道4、集热管5、可调尾座6、旁路流道7、出水口71、连接件8、连通管9、弧形面10、导流条11、散热膏12、防尘圈13、聚氨酯发泡保温层14、镀铝锌板外壳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5所示,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有内胆2、保温装置1、护套3、集热管5、可调尾座6;保温装置1的中部固定有内胆2,内胆2的端部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21,内胆2内部贯穿固定有多个沿内胆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护套3,护套3与内胆2之间形成换热流道4;护套3的一端设有集热管5,集热管5的顶端插接在护套3的内部,集热管5的末端贯穿保温装置1,与保温装置1外侧的可调尾座6固定连接,通过进水口21向内胆2中加介质,介质填充在整个换热流道4内,集热管5中的介质吸收的太阳能的热能后与内胆2中的介质进行换热,对内胆2中的介质进行加热,保温装置1的内部设有旁路流道7,旁路流道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71,旁路流道7通过多个连接件8与内胆2连通,连接件8可避免内胆2和稀土铝合金旁路流道7因介子流动、外作用力产生的震动和变
形,延长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
[0024]旁路流道7与内胆2之间通过连通管9连通,内胆2换热后的水经过连通管9送至旁路流道7,经旁路流道7送至储热系统,增加旁路流道7的作用是将回水管内置到内胆2中,不需要在现场对回水管包覆保温材料,节省了现场操作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安装空间较小的地方也能保证回水正常,将回水管引到进水管的同一侧,使得现场能走进水管,回水管也能沿进水管排布;方便安装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外露回水管道,可降低回水管道运行热损和材料、安装成本。
[0025]内胆2、旁路流道7材质采用稀土铝合金(Al

RE系合金),导热性好,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冲压、锻造、焊接性优良,强度高,力学性能好,重量轻,可有效减轻建筑屋面荷载,增加建筑安全性与使用年限。
[0026]内胆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21,内胆2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21,进水口21和出水口71均是稀土铝合金进水口21、稀土铝合金出水口71为DN50,大口径可保证充足的流量,实现多组串联,可用于大型集热工程,使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其包括有内胆、保温装置、护套、集热管、可调尾座;所述保温装置的中部固定有所述内胆,所述内胆的端部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内胆内部贯穿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内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所述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换热流道;所述护套的一端设有所述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顶端插接在所述护套的内部,所述集热管的末端贯穿所述保温装置,与所述保温装置外侧的所述可调尾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的内部设有旁路流道,所述旁路流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旁路流道通过多个连接件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旁路流道与所述内胆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双流道高效超导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喜栗世芳栗世杰辛双全孟龙王洪波郝彦彬郭亭宋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汉诺威智慧能源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