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包括架体、多个气缸、底板、多个移动轮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双向螺杆、两个衬套、两块块体、作业板和爬梯,架体设置有两个凹槽,作业板均与两个凹槽滑动连接,驱动组件与架体固定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架体,并与双向螺杆固定连接,两个衬套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杆上,且两个衬套均与双向螺杆螺纹配合,两块块体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衬套铰接,两块块体的另一端均与作业板铰接,爬梯与作业板固定连接,以此方式能够更方便的使得工作人员升高至指定位置进行作业,极大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现场配电柜高度多为2.2至2.5米,高处作业时由于工作人员身高限制造成不便,而伸缩梯长度较长,高度较高,现场使用及其不便,且工作现场可能存在架空、裸漏、带电线路,使用伸缩梯可能产生危险,严重影响现场工作安全。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专利公开号CN213116133U公开了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包括主支撑架、第一作业平台、加强架、主支撑橡胶垫、加强筋、第二作业平台等部件,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二作业平台登上第一作业平台,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自行选择合适的平台高度,以此能够防止产生危险,不会影响现场工作安全。
[0004]但在上述方式中,需要工作人员从第二作业平台爬上第一作业平台,从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从第二作业平台爬上第一作业平台,从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包括架体、多个气缸、底板、多个移动轮和升降机构,多个所述气缸均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多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架体,并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移动轮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双向螺杆、两个衬套、两块块体、作业板和爬梯,所述架体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作业板均与两个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架体,并与所述双向螺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衬套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杆上,且两个所述衬套均与所述双向螺杆螺纹配合,两块所述块体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衬套铰接,两块所述块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作业板铰接,所述爬梯与所述作业板固定连接。
[0007]其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上方。
[0008]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板和电机,所述支板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板上。
[0009]其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两块滑块,所述架体还设置有滑槽,两块所述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衬套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10]其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多块支块,所述架体还设置有多个适配槽,所述支块与对应的所述适配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支块与所述作业板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通过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在具体使用时,
首先推动所述架体,所述架体带动多个所述移动轮均在地面滚动来移动所述架体,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打开多个所述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底板移动,所述底板带动多个所述移动轮移动,直至多个所述移动轮收纳至所述架体内,使得所述架体置于地面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防止所述移动轮随意滚动,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爬梯爬上所述作业板上,之后打开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双向螺杆转动,所述双向螺杆带动两个所述衬套移动,两个所述衬套带动两块所述块体的一端分别在对应的所述衬套上转动,带动两块所述块体的另一端均在所述作业板上转动,两块所述块体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作业板均在两个所述凹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工作人员登高至指定位置,以此方式能够更方便的使得工作人员升高至指定位置进行作业,极大程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101
‑
架体、102
‑
气缸、103
‑
底板、104
‑
移动轮、105
‑
双向螺杆、106
‑
衬套、107
‑
块体、108
‑
作业板、109
‑
爬梯、110
‑
防护板、111
‑
支板、112
‑
电机、113
‑
凹槽、201
‑
滑块、202
‑
支块、203
‑
滑槽、204
‑
适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第一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包括架体101、多个气缸102、底板103、多个移动轮104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双向螺杆105、两个衬套106、两块块体107、作业板108、爬梯109和防护板11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板111和电机112,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从第二作业平台爬上第一作业平台,从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
[0021]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气缸102均安装在所述架体101上,多个所述气缸102的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架体101,并均与所述底板10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移动轮104均设置在所述底板103上,首先推动所述架体101,所述架体101带动多个所述移动轮104均在地面滚动来移动所述架体101,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打开多个所述气缸102,所述气缸102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底板103移动,所述底板103带动多个所述移动轮104移动,直至多个所述移动轮104收纳至所述架体101内,使得所述架体101置于地面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防止所述移动轮104随意滚动。
[0022]其中,所述架体101设置有两个凹槽113,所述作业板108均与两个所述凹槽113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架体10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架体101,并与所述双向螺杆10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衬套106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杆105上,且两个所述衬套106均与所述双向螺杆105螺纹配合,两块所述块体107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衬套106铰接,两块所述块体10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作业板108铰接,所述爬梯109与所述作业板10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推动所述架体101,所述架体101带动多个所述移动轮104均在地面滚动来移动所述架体101,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打开多个所述气缸102,所述气缸102的输出端带动所述底板103移动,所述底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包括架体、多个气缸、底板和多个移动轮,多个所述气缸均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多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架体,并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移动轮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双向螺杆、两个衬套、两块块体、作业板和爬梯,所述架体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作业板均与两个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架体,并与所述双向螺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衬套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向螺杆上,且两个所述衬套均与所述双向螺杆螺纹配合,两块所述块体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衬套铰接,两块所述块体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作业板铰接,所述爬梯与所述作业板固定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和洁力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