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129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离焦镜片,涉及离焦镜片技术领域,包括:镜片本体,中心光学区,呈正六边形,位于在镜片本体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产的视物。透镜功能区,固设在镜片本体上,以中心光学区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中心光学区与镜片本体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根据青少年视野角度、视野范围以及使用场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光线追踪捕捉眼球运动轨迹,透镜功能区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落在透镜功能区内,以使成像质量更稳定,进而控制眼轴增长,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的加深。的加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离焦镜片
,尤其涉及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技术介绍

[0002]离焦镜片会使中心视力的图像投影到视网膜上,在能够保证视力清晰的同时,又使得周边成像在视网膜前,从而在眼底形成近视性离焦,从而可以释放抑制眼轴增长的信号,控制近视度数继续加深的趋势。离焦镜片可以分为周边离焦镜片和多点离焦镜片两种类型。
[0003]其中的多点近视离焦镜片一般采用多区正向光学设计,其原理是分布在镜片上的微透镜使得光线都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同样延缓了眼轴增长的信号区,从而实现延缓近视度数和眼轴发展的效果。在青少年近视眼镜矫正技术中,多点近视离焦镜片是帮助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新型眼镜镜片。临床试验证实,该镜片具有可靠的近视控制效果。儿童青少年近视配戴该镜片后,通过近视离焦原理,可有效减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加深,但是现有的多点离焦镜片中的多个微透镜的通常是以同心圆环或同心正六边形常规方式由中心向边缘分布,虽然有多个微透镜阵列排布,同时进行聚焦,但是普遍存在成像质量不稳定,尤其对于眼睛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较低,近视度数持续在加深。
[0004]所以,为了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有必要设计新型的多点离焦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点离焦镜片,通过透镜功能区捕捉眼球运动轨迹,将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包括:
[0008]镜片本体。
[0009]中心光学区,呈正六边形,位于在镜片本体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常的事物。
[0010]透镜功能区,固设在镜片本体上,以中心光学区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中心光学区与镜片本体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根据青少年视野角度、视野范围以及使用场景,本技术采用光线追踪捕捉眼球运动轨迹,透镜功能区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落在透镜功能区内,以使成像质量更稳定,进而控制眼轴增长,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
[0013]进一步优选为,透镜功能区包括:
[0014]首阵列排,雕刻在镜片本体上,位于中心光学区的一边上,由中心光学区向镜片本
体的边缘呈阵列分布在镜片本体上,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域内的运动轨迹。
[0015]尾阵列排,镜像设置在镜片本体上,与首阵列排的位置相对,且与首阵列排同平面,与首阵列排面积相同,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0016]中间阵列排,雕刻在镜片本体上,位于首阵列排与尾阵列排之间,且以中心光学区为中心成像区域,分别连接首阵列排、尾阵列排,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阵列排、尾阵列排以及中间阵列排包围在中心光学区的边缘,以同心环状逐渐延伸形成透镜功能区,当眼球转动至在任意处看事物时,能够在不同的区域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将眼球的视线落在与眼球对应的位置处,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0018]进一步优选为,首阵列排的数量为10排,每排均设有微透镜,其中第一排设置有5个微透镜,且6个微透镜线性排布在镜片本体上,位于靠近镜片本体边缘的一侧。第十排设置有24个微透镜,且24个微透镜线性排布在中心光学区的一边上。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透镜在首阵列排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的分布,确保位于该阵列排所在区域的视物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以阻止该区域对应的视网膜的增厚,进而控制眼轴的增长。
[0020]进一步优选为,尾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与首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相同。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首阵列排一样,微透镜在尾阵列排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的分布,确保位于该阵列排所在区域的视物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以阻止该区域对应的视网膜的增厚,进而控制眼轴的增长。
[0022]进一步优化为,中间阵列排分布在中心光学区的两侧,分别与首阵列排和中间阵列排连接,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线从中间阵列排对应的位置控制视物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使眼球不用伸长就能看到事物的成像,达到控制眼轴增长的目的。
[0024]进一步优化为,中间阵列排的数量为9排,每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为18个。
[0025]进一步优化为,首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尾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中间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均为162个。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486个微透镜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在透镜功能区内,使眼球瞳孔内的微透镜的数量为6个或7个,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0027]进一步优化为,首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为由6个逐排递增至24个。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阵列排布162个微透镜的目的,以使镜片本体处于任意位置,都能使眼球瞳孔内的微透镜的数量为6个或7个,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0029]进一步优化为,微透镜的直径为1.1mm。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增加镜片本体的耐磨损程度,提高镜片本体的防控效果。
[0031]进一步优化为,透镜功能区的宽度为37mm。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有效的离焦面积,减缓眼轴增长,大幅度延缓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增加,使近视度数得以很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实施例中微透镜在镜片的分布示意图。
[0035]图3为本实施例中微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1

镜片本体;2

中心光学区;3

透镜功能区;31

首阵列排;32

中间阵列排;33

尾阵列排;4

微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在青少年近视眼镜矫正技术中,多点近视离焦镜片是帮助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新型眼镜镜片。临床试验证实,该镜片具有可靠的近视控制效果。儿童青少年近视配戴该镜片后,通过近视离焦原理,可有效减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加深,但是现有的多点离焦镜片中的多个微透镜的通常是以同心圆环或同心正六边形常规方式由中心向边缘分布,虽然有多个微透镜阵列排布,同时进行聚焦,但是普遍存在成像质量不稳定,尤其对于眼睛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较低,近视度数持续在加深。
[0038]所以,为了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有必要设计新型的多点离焦镜片。
[0039]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行了以下设计与构想:
[0040]经过科学的理论推理计算,要控制眼轴的增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本体(1);中心光学区(2),呈正六边形,位于在所述镜片本体(1)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常的事物;透镜功能区(3),固设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以所述中心光学区(2)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所述中心光学区(2)与所述镜片本体(1)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所述透镜功能区(3)包括:首阵列排(31),雕刻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位于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一边上,由所述中心光学区(2)向所述镜片本体(1)的边缘呈阵列分布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域内的运动轨迹;所述首阵列排(31)的数量为10排,每排均设有微透镜(4),其中第一排设置有5个微透镜(4),且6个所述微透镜(4)线性排布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位于靠近所述镜片本体(1)边缘的一侧;第十排设置有24个微透镜(4),且所述24个微透镜(4)线性排布在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一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功能区(3)包括:尾阵列排(33),镜像设置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与所述首阵列排(31)的位置相对,且与所述首阵列排(31)同平面,与所述首阵列排(31)面积相同,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中间阵列排(32),雕刻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朗目视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