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包括底板、侧板、竖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上固设有燕尾榫一,两侧的所述侧板底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一相匹配的燕尾槽一,所述侧板通过燕尾槽一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上均固设有燕尾榫二,两端所述竖板两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二相匹配的燕尾槽二,所述竖板通过燕尾槽二与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侧板、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种植基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模块的组装过程简单,便于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模块在未组装状态时,是多个板材,便于运输和储存。便于运输和储存。便于运输和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人工湿地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0003]其中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护坡解决方案,但现阶段潜流式人工湿地的施工中使用一体成型的筒体模块埋设在边坡上,这种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筒体结构的模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占据大量空间,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第二,预埋的方式固定效果差,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模块容易发生移动;第三,模块大小固定不能根据施工方案调节模块的规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以期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包括底板、侧板、竖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上固设有燕尾榫一,两侧的所述侧板底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一相匹配的燕尾槽一,所述侧板通过燕尾槽一与底板可拆卸连接;
[0007]两个所述侧板上均固设有燕尾榫二,两端所述竖板两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二相匹配的燕尾槽二,所述竖板通过燕尾槽二与侧板可拆卸连接;
[0008]所述底板、侧板、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种植基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榫二垂直于底板设置,所述竖板底端固设有地钉,所述底板上开有与地钉相匹配的插孔,所述地钉安装于插孔内侧,且凸出于底板的下端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开有透水孔一,所述竖板上开有透水孔二。
[0011]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的地钉数量为两个及以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底板的两端开有插接孔一,所述插接孔一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与插接孔一的直径相匹配,多个所述底板通过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侧板的两端开有插接孔二,所述插接孔二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与插接孔二的直径相匹配,每一侧的多个所述侧板通过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模块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两个相邻底板的接缝处,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开设有与燕尾榫二相匹配的燕尾槽三,所述连接块的两端通过燕尾槽三与两侧的所述侧板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地钉,所述地钉安装于插孔内侧,且凸出于底板的下端面。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将侧板的燕尾槽一对齐底板的燕尾榫一插入,两侧各插入一个侧板,然后将竖板两端的燕尾槽二对齐侧板的燕尾榫二插入,底板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竖板,竖板的地钉贯穿底板的插孔,两个侧板、两个竖板、底板组成一个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内填充种植基质,模块的组装过程简单,便于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模块在未组装状态时,是多个板材,便于运输和储存。
[0018](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可以根据施工湿地的施工规模,组装相应大小的人施湿地模块,提高了模块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侧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个模块拼装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个模块拼装状态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底板;2、侧板;3、竖板;4、种植基质;5、地钉;6、连接块;7、连接杆;101、燕尾榫一;102、插孔;103、插接孔一;201、燕尾榫一;202、插接孔二;203、燕尾槽一;204、透水孔一;301、燕尾槽二;302、透水孔二;601、燕尾槽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3]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包括底板1、侧板2、竖板3,底板1上端面上固设有燕尾榫一101,两侧的侧板2底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一101相匹配的燕尾槽一203,侧板2通过燕尾槽一203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
[0034]两个侧板2上均固设有燕尾榫二201,两端竖板3两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二201相匹配的燕尾槽二301,竖板3通过燕尾槽二301与侧板2可拆卸连接;
[0035]底板1、侧板2、竖板3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种植基质4。
[0036]燕尾榫二201垂直于底板1设置,竖板3底端固设有地钉5,底板1上开有与地钉5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2)、竖板(3),所述底板(1)上端面上固设有燕尾榫一(101),两侧的所述侧板(2)底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一(101)相匹配的燕尾槽一(203),所述侧板(2)通过燕尾槽一(203)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上均固设有燕尾榫二(201),两端所述竖板(3)两端均开有与燕尾榫二(201)相匹配的燕尾槽二(301),所述竖板(3)通过燕尾槽二(301)与侧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侧板(2)、竖板(3)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种植基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榫二(201)垂直于底板(1)设置,所述竖板(3)底端固设有地钉(5),所述底板(1)上开有与地钉(5)相匹配的插孔(102),所述地钉(5)安装于插孔(102)内侧,且凸出于底板(1)的下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上开有透水孔一(204),所述竖板(3)上开有透水孔二(3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人工湿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3)上的地钉(5)数量为两个及以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瑞峰,冯洋,李军,冯德全,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