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83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包括控制外壳和储药盒,控制外壳通过卡扣与储药盒卡接,储药盒中安装有连接药袋的输液管,控制外壳的内腔底部设有超声波检测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在控制外壳与储药盒卡接后贴合在输液管的外侧,控制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超声波检测模块信号连接。本方案通过在控制外壳的内腔底部设有超声波检测模块,通过超声波检测模块来检测输液管中的给药流量。超声波检测模块在控制外壳与储药盒卡接后贴合在输液管的外侧,从而对输液管进行流量采集。将检测的结果收集后分析,便可以得到科学合适的输送速度,满足病患人员的输液给药舒适度。输液给药舒适度。输液给药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

技术介绍

[0002]自动注药泵是申请人所研发的一种自动注药的药瓶,其功能类似于现有的吊瓶,只不过该注药泵通过电机驱动凸轮的方式,对输液管进行循环挤压,从而将药液输送出去,它相比于现有的吊瓶,具有不受重力影响的作用,即为可以将本自动注药泵放置在病床的任意位置,而不影响其正常输液。
[0003]现有的自动注药泵虽然采用电机驱动凸轮的方式进行输液,但对于输液的给药流量并没有设计相应的检测装置,目前只是依据药液成分的浓度来自定义的电机工作运行速度,速度越大对输液管的挤压速度越大,给药越集中。若检测到给药流量则可以对相应的药液做规范化的输送速度要求,满足病患人员的输液给药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遇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包括控制外壳和储药盒,所述控制外壳通过卡扣与储药盒卡接,所述储药盒中安装有连接药袋的输液管,所述控制外壳的内腔底部设有超声波检测模块,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在控制外壳与储药盒卡接后贴合在所述输液管的外侧,所述控制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超声波检测模块信号连接。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安装在控制外壳的底部内壁一侧,并且均贴合在所述输液管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输液管的顶部两侧;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采用V法反射对所述输液管中的给药流量进行检测。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信号发射器的外侧和信号接收器的外侧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控制外壳的底部内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通过卡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与控制外壳卡接固定。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控制外壳的内腔底部设有超声波检测模块,通过超声波检测模块来检测输液管中的给药流量。超声波检测模块在控制外壳与储药盒卡接后贴合在输液管的外侧,从而对输液管进行流量采集。将检测的结果收集后分析,便可以得到科学合适的输送速度,满足病患人员的输液给药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0]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超声波检测模块与控制外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1

控制外壳;11

超声波检测模块;12

信号发射器;13

信号接收器;14

卡槽;15

限位块;2

储药盒;21

卡扣;22

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6]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包括控制外壳1和储药盒2,控制外壳1通过卡扣21与储药盒2卡接,控制外壳1中安装了驱动输液管给药的电机,以及连接电机的控制电路板。储药盒2中安装有连接药袋的输液管22,输液管22一般从上部插入药袋中。控制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有超声波检测模块11,通过超声波检测模块11来检测输液管22中的给药流量。
[0019]其中,超声波检测模块11在控制外壳1与储药盒2卡接后贴合在输液管22的外侧,因控制外壳1的内腔中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超声波检测模块11信号连接,从而对输液管22进行流量采集。通过贴合的方式,对输液管22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上报至控制电路板,再由控制电路板将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对所有的自动注药泵进行有效检测,因数量多范围广,可以积累大量的输液数据,为科学合理的输液做好研究工作。
[0020]请参阅图2,具体的,超声波检测模块11包括信号发射器12和信号接收器13,信号发射器12是用于发射超声波的部件,信号接收器13是用于接收超声波的部件。信号发射器12和信号接收器13均安装在控制外壳1的底部内壁一侧,并且均贴合在输液管22的外侧,且位于输液管22的顶部两侧,从而方便进行V法反射采集信号。信号发射器12和信号接收器13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采用V法反射对输液管22中的给药流量进行检测。V法反射即为现有的V法声道超声流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病人的输液状态、以及输液的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并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中,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0021]请参阅图3,信号发射器12的外侧和信号接收器13的外侧分别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开设在信号发射器12和信号接收器13的顶部两侧,为一个凹槽。控制外壳1的底部内壁上设有限位块15,该限位块15的一侧形状与卡槽14相匹配,信号发射器12和信号接收器13分
别通过卡槽14和限位块15的配合与控制外壳1卡接固定,从而对其位置进行限位,使其牢固的贴合在输液管22的外侧。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这些未公开的要素,均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获知的现有技术。
[002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包括控制外壳(1)和储药盒(2),所述控制外壳(1)通过卡扣(21)与储药盒(2)卡接,所述储药盒(2)中安装有连接药袋的输液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有超声波检测模块(11),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11)在控制外壳(1)与储药盒(2)卡接后贴合在所述输液管(22)的外侧,所述控制外壳(1)的内腔中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超声波检测模块(11)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给药流量的自动注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11)包括信号发射器(12)和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广陈子介吴治蓉王海燕王新胡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科学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