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蓄墨筒固定放置在基座上,蓄墨筒内侧中间部位竖立悬放搅拌转杆,蓄墨筒右侧上端插装进墨管,蓄墨筒左侧中下端安装供墨管,搅拌转杆中部轴杆上环绕安装螺旋搅拌叶,搅拌转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油墨粘度监测器,搅拌转杆上且位于螺旋搅拌叶上下两端套装支杆架,支杆架朝向蓄墨筒的两端均安装刮板,供墨管位于蓄墨筒外侧一端安装弹性连接管,弹性连接管外套装相适配的保护套,弹性连接管远离供墨管的一端安装连接套头;基座使蓄墨筒避免了裸放在地面上,其底端不易受到湿气的腐蚀,提高蓄墨筒的使用寿命,通过螺旋搅拌叶和刮板能够对很好的对蓄墨筒进行内部清理,提高供墨效果质量和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具体涉及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柔性印刷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柔版印刷机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滚筒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最后经干燥面完成印刷过程,供墨装置时每个印刷机上的重要部件之一。
[0003]供墨装置为印刷机提供所需油墨,经查阅,现有已公布的技术柔版印刷机集中供墨装置(公布号:CN 206456096 U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版印刷机集中供墨装置,包括供墨装置,供墨装置上设置有蓄墨筒,该蓄墨筒内设置有液位检测计、油墨粘度监测器和第一搅拌器,便于观察蓄墨筒内的油墨体积,能够及时的进行添加油墨,且对避免防置的时间过长而导致油墨粘稠度太高,而影响印刷效果。
[0004]综上述通过蓄墨筒放置油墨时,因油墨具有粘性,蓄墨筒内壁会沾有油墨,仅设置油墨粘度监测器和第一搅拌器,无法对很好的对蓄墨筒进行清理,从而在输入其他颜色的墨汁时,容易造成串色,会导致供墨效果交差,也会对后续的印刷工作造成影响,整个装置裸放在某个固定位置,底部容易受到湿气的腐蚀,从而降低蓄墨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07]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0008]蓄墨筒固定放置在基座上,蓄墨筒内侧中间部位竖立悬放搅拌转杆,蓄墨筒上顶端中部安装驱动电机,蓄墨筒右侧上端插装进墨管,蓄墨筒左侧中下端安装供墨管,蓄墨筒上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调和液剂盒和信号接收器,蓄墨筒前端中贴装操控面板,蓄墨筒前端左侧嵌入安装测位量计,搅拌转杆中部轴杆上环绕安装螺旋搅拌叶,搅拌转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油墨粘度监测器,搅拌转杆上端伸出蓄墨筒上顶端并且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搅拌转杆上且位于螺旋搅拌叶上下两端套装支杆架,支杆架朝向蓄墨筒的左右两内壁方向延伸并且共同安装刮板,刮板与蓄墨筒的内壁接触。
[0009]本技术中,基座底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一个稳固支脚,稳固支脚上带有防滑设计,进墨管远离蓄墨筒的一端与供墨设备连接,进墨管上安装控制阀。
[0010]本技术中,驱动电机、油墨粘度监测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与操控面板用控制线路连接,油墨粘度监测器与信号接收器用感测线路连接。
[0011]本技术中,调和液剂盒前端设有液剂管,液剂管伸入蓄墨筒内,测位量计上刻有量程。
[0012]本技术中,供墨管位于蓄墨筒外侧一端安装弹性连接管,弹性连接管可向外拉扯延长或收缩归位,弹性连接管外套装相适配的保护套,弹性连接管远离供墨管的一端安装连接套头,连接套头一端与弹性连接管相匹配并相互连接,连接套头另一端设有螺纹并通过其与柔版印刷机连接。
[0013]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14]一、蓄墨筒和基座,蓄墨筒固定放置在基座上,避免了裸放在地面上,为蓄墨筒提供支撑,从而底端不易受到湿气的腐蚀,提高蓄墨筒的使用寿命,基座底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一个稳固支脚,提高整个装置的放置稳定性,蓄墨筒能够稳定进行供墨工作;蓄墨筒前端设置测位量计,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蓄墨筒内的油墨余量,从而能够及时通过进墨管进行补充,提高实用性能,蓄墨筒内部的搅拌转杆上安装多个均匀分布的油墨粘度监测器,油墨粘度监测器对蓄墨筒内的油墨进行监测,在粘度指数较高时通过信号接收器发出警报,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油墨放置的时间过长而导致油墨粘稠度太高,而影响印刷效果,蓄墨筒容积较大可实现连续性输墨,不需要频繁更换墨盒,提高印刷工作效率,蓄墨筒的上顶端左侧安装调和液剂盒,调和液剂盒前端的液剂管向蓄墨筒内输入油墨调和液。
[0015]二、搅拌转杆和供墨管,蓄墨筒内侧中间部位竖立悬放搅拌转杆,搅拌转杆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搅拌转杆中部轴杆上环绕安装螺旋搅拌叶,搅拌转杆上下两端通过支杆架安装刮板,刮板与蓄墨筒的内壁接触,通过搅拌转杆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将油墨调和液和油墨进行混合,从而使蓄墨筒内的油墨流动性强,油墨连续顺畅,再通过供墨管为柔版印刷机供墨时,供墨流畅不堵塞,印刷后的版件清晰,刮板对蓄墨筒的内壁进行剐蹭,可避免油墨粘连在内壁上,同时对蓄墨筒进行清洗时,通过螺旋搅拌叶和刮板能够对很好的对蓄墨筒进行内部清理,从而在输入其他颜色的墨汁时,不容易造成串色,提高供墨效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蓄墨筒的左侧设置有供墨管,供墨管的一端与弹性供墨管连接,弹性供墨管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套,在柔版印刷机工作时,蓄墨筒为柔版印刷机供墨,弹性供墨管随印刷机运动,弹性供墨管保护套可避免印刷过程中造成供墨管弯折,提高供墨的顺畅性,保证了印刷品质,同时弹性供墨管具有一定的弹性,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供墨管的长度,从而使得能够实现长度可调,方便与柔版印刷机连接。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前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蓄墨筒
‑
1、基座
‑
2、稳固支脚
‑
2.1、进墨管
‑
3、搅拌转杆
‑
4、搅拌螺旋叶
‑
4.1、驱动电机
‑
5、油墨粘度监测器
‑
6、调和液剂盒
‑
7、液剂管
‑
7.1、测位量计
‑
8、支杆架
‑
9、刮板
‑
10、信号接收器
‑
11、供墨管
‑
12、弹性连接管
‑
13、保护套
‑
14、连接套头
‑
15、操控面板
‑
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0023]蓄墨筒1固定放置在基座2上,蓄墨筒1内侧中间部位竖立悬放搅拌转杆4,蓄墨筒1上顶端中部安装驱动电机5,蓄墨筒1右侧上端插装进墨管3,蓄墨筒1左侧中下端安装供墨管12,蓄墨筒1上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调和液剂盒7和信号接收器11,蓄墨筒1前端中贴装操控面板16,蓄墨筒1前端左侧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柔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包括蓄墨筒(1),其特征是:所述蓄墨筒(1)固定放置在基座(2)上,所述蓄墨筒(1)内侧中间部位竖立悬放搅拌转杆(4),所述蓄墨筒(1)上顶端中部安装驱动电机(5),所述蓄墨筒(1)右侧上端插装进墨管(3),所述蓄墨筒(1)左侧中下端安装供墨管(12),所述蓄墨筒(1)上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调和液剂盒(7)和信号接收器(11),所述蓄墨筒(1)前端中贴装操控面板(16),所述蓄墨筒(1)前端左侧嵌入安装测位量计(8),所述搅拌转杆(4)中部轴杆上环绕安装螺旋搅拌叶(4.1),所述搅拌转杆(4)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油墨粘度监测器(6),所述搅拌转杆(4)上且位于螺旋搅拌叶(4.1)上下两端套装支杆架(9),所述支杆架(9)朝向蓄墨筒(1)的左右两内壁方向延伸并且共同安装刮板(10),所述供墨管(12)位于蓄墨筒(1)外侧一端安装弹性连接管(13),所述弹性连接管(13)外套装相适配的保护套(14),所述弹性连接管(13)远离供墨管(12)的一端安装连接套头(15)。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梓,陈建安,杨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圣达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