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63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耳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正面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培养箱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培养箱顶端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喷洒件,所述培养箱内部底端开设有培养腔,且培养腔内部悬挂安装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下方不接触设置有蓄水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喷洒件与旋转件,实现对腐木的湿润喷洒,通过水箱内部的水流经过软管后从喷头喷出,继而对撑板表面放置腐木的均匀喷洒,同时驱动马达启动后可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在转动中可带动撑板转动,继而保证腐木表面湿润的均匀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木耳的生长速度。上提高了木耳的生长速度。上提高了木耳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培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木耳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木耳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它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的菌丝对生物体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能使生物体最后粉碎。
[0003]但是一般的木耳种植通过人工浇水,费时费力,且水分分布不均匀,因喷洒均匀度不同,不同位置的湿度不同,木耳生长的速度也不相同,部分湿度不够的位置,减缓了木耳的生长速度。所以需要一种木耳培养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正面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培养箱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培养箱顶端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喷洒件,所述培养箱内部底端开设有培养腔,且培养腔内部悬挂安装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下方不接触设置有蓄水件。
[0007]优选的,所述喷洒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底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软管,且所述软管贯穿培养箱的放置槽后置放在培养箱的培养腔内部,所述软管末端连接有喷头,通过定期转动喷头使喷头表面的喷洒孔打开,继而使清水对腐木进行湿润喷洒。
[0008]优选的,所述软管外侧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右夹盘,所述右夹盘左侧通过通孔插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左侧连接有内轴,所述内轴左侧连接有左夹盘,所述左夹盘与右夹盘对软管进行夹持,内轴在移动中能够带动左夹盘运动,保证左夹盘与右夹盘对软管夹持的稳定。
[0009]优选的,所述右夹盘右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盘,且所述固定盘背面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培养箱内壁,所述固定盘右侧通过通孔插设有螺纹卡销,且所述螺纹卡销末端通过环槽抵触在右夹盘边侧,通过右夹盘在固定盘外侧转动,从而使软管可弯曲,改变喷头的喷洒角度。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件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通过凹槽安装在培养箱内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培养箱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底端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表面开设有安放槽,且安放槽内部连接有吸水棉条,通过吸水棉条抵触在腐木底端,使吸水棉条末端放置在水池屉的清水内部,使吸水棉条对清水进行引导。
[0011]优选的,所述蓄水件包括纳盒,所述纳盒抵触在培养箱内壁,所述纳盒内部内嵌有水池屉,且所述水池屉内部内嵌有网板,通过纳盒可对水池屉进行支撑,同时纳盒贴合在培养箱内壁,可以对喷头喷洒时滴落的清水进行收集。
[0012]优选的,所述纳盒左右两侧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竖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
限位块通过安装槽内嵌在培养箱内壁,所述限位块外侧通过球槽内嵌有滚珠,且所述滚珠末端抵触在培养箱的安装槽内壁,通过限位块插设在培养箱的安装槽内部,使安装槽对限位块进行支撑,保证了纳盒安装在培养箱内部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喷洒件与旋转件,实现对腐木的湿润喷洒,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本装置通过水箱内部的水流经过软管后从喷头喷出,继而对撑板表面放置腐木的均匀喷洒,同时驱动马达启动后可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在转动中可带动撑板转动,继而保证腐木表面湿润的均匀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木耳的生长速度。
[0015]2、通过设置吸水棉条与蓄水件,实现对腐木的湿度保持,本装置通过在水池屉内部盛放适量清水,使吸水棉条抵触顶端与腐木抵触,吸水棉条末端放在水池屉的清水内部,通过吸水棉条将清水引导至腐木末端,从而保证腐木湿润环境,有利于木耳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中喷洒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中调节件的立体炸裂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中旋转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中蓄水件的立体炸裂示意图。
[0022]图中:1、培养箱;2、顶盖;3、门板;4、喷洒件;41、水箱;42、软管;43、喷头;5、旋转件;51、驱动马达;52、转轴;53、撑板;54、吸水棉条;6、蓄水件;61、纳盒;62、限位块;63、滚珠;64、水池屉;65、网板;7、调节件;71、安装座;72、固定盘;73、螺纹卡销;74、右夹盘;75、复位弹簧;76、内轴;77、左夹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照图1

5,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正面活动连接有门板3,培养箱1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2,培养箱1顶端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喷洒件4,培养箱1内部底端开设有培养腔,且培养腔内部悬挂安装有旋转件5,旋转件5下方不接触设置有蓄水件6。
[0025]喷洒件4包括水箱41,水箱41底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软管42,且软管42贯穿培养箱1的放置槽后置放在培养箱1的培养腔内部,软管42末端连接有喷头43。
[0026]软管42外侧设置有调节件7,调节件7包括右夹盘74,右夹盘74左侧通过通孔插设有复位弹簧75,且复位弹簧75左侧连接有内轴76,内轴76左侧连接有左夹盘77,左夹盘77与右夹盘74对软管42进行夹持。
[0027]右夹盘74右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盘72,且固定盘72背面连接有安装座71,安装座71通过螺栓安装在培养箱1内壁,固定盘72右侧通过通孔插设有螺纹卡销73,且螺纹卡销73末端通过环槽抵触在右夹盘74边侧。
[0028]旋转件5包括驱动马达51,驱动马达51通过凹槽安装在培养箱1内部,驱动马达51的输出端贯穿培养箱1连接有转轴52,且转轴52底端连接有撑板53,撑板53表面开设有安放槽,且安放槽内部连接有吸水棉条54。
[0029]蓄水件6包括纳盒61,纳盒61抵触在培养箱1内壁,纳盒61内部内嵌有水池屉64,且水池屉64内部内嵌有网板65。
[0030]纳盒61左右两侧连接有限位块62,且限位块62竖截面呈T形结构,限位块62通过安装槽内嵌在培养箱1内壁,限位块62外侧通过球槽内嵌有滚珠63,且滚珠63末端抵触在培养箱1的安装槽内壁。
[003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正面活动连接有门板(3),所述培养箱(1)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2),所述培养箱(1)顶端通过放置槽安装有喷洒件(4),所述培养箱(1)内部底端开设有培养腔,且培养腔内部悬挂安装有旋转件(5),所述旋转件(5)下方不接触设置有蓄水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件(4)包括水箱(41),所述水箱(41)底端对称连接有两个软管(42),且所述软管(42)贯穿培养箱(1)的放置槽后置放在培养箱(1)的培养腔内部,所述软管(42)末端连接有喷头(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42)外侧设置有调节件(7),所述调节件(7)包括右夹盘(74),所述右夹盘(74)左侧通过通孔插设有复位弹簧(75),且所述复位弹簧(75)左侧连接有内轴(76),所述内轴(76)左侧连接有左夹盘(77),所述左夹盘(77)与右夹盘(74)对软管(42)进行夹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耳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盘(74)右侧转动连接有固定盘(72),且所述固定盘(72)背面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国张增强刘志毅陈露露王伟常建霞李宗峻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福兴德农牧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