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27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加药系统(1),鼓风系统(2),脱水系统(3)以及除臭系统(4),加药系统(1)包括曝气风管(11),换热装置(12)以及溶解池(13);鼓风系统(2)包括空浮风机(21),曝气风管(11)与空浮风机(21)相连接并依次连接换热装置(12)与溶解池(13);空浮风机(21)上连接有散热管(22),散热管(22)包括两条支路,分别接至溶解池(13)底部和脱水系统(3)中的脱水机隔臭罩(31)内部;除臭系统(4)包括温度传感器(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污水处理的鼓风曝气、配药和除臭系统相融合的余热利用装置,充分提高药剂溶解效率以及溶解效率。药剂溶解效率以及溶解效率。药剂溶解效率以及溶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快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行全面节约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设计标准和建设理念也在不断提高和转变。
[0003]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见的工艺通常涉及生化处理、消毒、尾气除臭等多个环节;对应地,设有鼓风曝气系统、消毒剂制备系统和尾气除臭系统。但在传统工艺中,这些环节往往相互独立运行、互不影响,一个环节产生的热量在环境中耗散,不能被其他环节充分利用;其他环节为了保证可靠运行,在寒冷季节需要额外配备加热设备,提高了系统的综合能耗,无法适应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格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将污水处理的鼓风曝气、配药和除臭系统相融合的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加药系统,鼓风系统,脱水系统以及除臭系统,
[0007]所述加药系统包括曝气风管,换热装置以及溶解池;
[0008]所述鼓风系统包括空浮风机,空浮风机采用风冷,有效平衡设备在高速运转中产生大量的热,保持设备系统的热平衡,所述曝气风管与空浮风机相连接并依次连接换热装置与溶解池,所述空浮风机与曝气风管相连接,换热装置与加药管进行热量交换,曝气风管的余热为加药管加热,有效抑制加药管内结垢,曝气风管与溶解池进行热量交换,曝气风管的余热为溶解池加热,有效提高溶解池溶解速率;
[0009]所述空浮风机上连接有散热管,散热管包括两条支路,分别接至溶解池底部和脱水系统中的脱水机隔臭罩内部;
[0010]所述除臭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除臭系统的循环水箱内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与溶解池连接的一支上设有阀门A,所述散热管与脱水机隔臭罩连接的一支上设有阀门B。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阀门A和阀门B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曝气风管位于溶解池中的部分设置为多个U型弯管结构,使曝气风管充分与溶解池中的液体相接触,加速底部药剂的溶解。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系统还包括加药泵以及穿孔曝气盘,所述穿孔曝气盘设置于曝气风管下方,所述加药泵上连接有加药管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脱水系统包括污泥脱水机以及干泥输送泵,所述污泥脱水机外侧套设有脱水机隔臭罩,污泥脱水机下方设有用于承接干泥的干泥输送泵。
[0016]进一步地,所述除臭系统包括除臭风管,生物除臭装置,离心风机以及排气筒,除臭系统中的气体依次通过除臭风管,生物除臭装置,离心风机以及排气筒排出。
[0017]进一步地,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泵以及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与循环水箱相连接,所述循环水管设有多根,且环绕安装于生物除臭装置外侧。
[0018]进一步地,所述除臭风管一端与脱水机隔臭罩相连接,另一端与生物除臭装置相连。
[0019]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与生物除臭装置和排气筒之间均设有管道,三者通过管道相互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技术空浮风机的曝气风管连接换热装置,风机运行曝气经过曝气风管,通过换热装置,较热的空气管为加药管供热,以抑制加药管结垢;此后曝气风管经药剂溶解池,为溶解池供热,提高药剂溶解效率。
[0022](2)本技术空浮风机的散热管分接两支,分别接至溶解池底部和除臭系统加罩位置,风机运行的多余热量冬季通过散热管为除臭装置间接供热,提高除臭装置内微生物活性,提高运行效率;夏季余热通过散热管和穿孔曝气盘进入溶解池,辅助搅拌,进一步提高溶解效率。
[0023](3)本技术除臭装置的循环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过低时,可以自动切换散热管阀门,充分利用余热;当温度较高时,亦可以自动切换散热管阀门,余热通过支管排放室外,避免室内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曝气风管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散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整体系统结构图。
[0028]图中:1、加药系统;11、曝气风管;12、换热装置;13、溶解池;14、加药泵;15、穿孔曝气盘;2、鼓风系统;21、空浮风机;22、散热管;221、阀门A;222、阀门B;3、脱水系统;31、脱水机隔臭罩;32、污泥脱水机;33、干泥输送泵;4、除臭系统;41、温度传感器;42、循环水箱;43、循环水泵;44、循环水管;45、除臭风管;46、生物除臭装置;47、离心风机;48、排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加药系统1,鼓风系统2,脱水系统3以及除臭系统4。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加药系统1包括曝气风管11,换热装置12,溶解池13,加药泵14以及穿孔曝气盘15,穿孔曝气盘15设置于曝气风管11下方,加药泵14上连接有加药管道。图2中,A为药剂投加处,B为自来水投加处,C为加药管投加点。
[0033]鼓风系统2包括空浮风机21,空浮风机采用风冷,有效平衡设备在高速运转中产生大量的热,保持设备系统的热平衡。空浮风机21余热通过散热管22和穿孔曝气盘15进入溶解池,辅助搅拌,进一步提高溶解效率。空浮风机21引出的曝气风管11,接入到加药系统1的换热装置12中,换热装置12与加药管进行热量交换,曝气风管11的余热为加药管加热,有效抑制加药管内结垢。
[0034]曝气风管11引至加药系统1的溶解池13中,曝气风管11位于溶解池13中的部分设置为多个U型弯管结构,使曝气风管11充分与溶解池13中的液体相接触,加速底部药剂的溶解。溶解池13中配置有聚合氯化铝、氯化钠等水处理常用药剂,曝气风管11与溶解池进行热量交换,曝气风管的余热为溶解池加热,有效提高溶解池溶解速率。
[0035]如图1和图3所示,空浮风机21上连接有散热管22,散热管22包括两条支路,分别接至溶解池13底部和脱水系统3中的脱水机隔臭罩31内部。空浮风机21散热管22接至脱水机隔臭罩31内,风机运行的多余热量在冬季通过散热管22为除臭系统4间接供热,提高除臭装置内微生物活性,提高运行效率。
[0036]散热管22与溶解池连接的一支上设有阀门A221,散热管22与脱水机隔臭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加药系统(1),鼓风系统(2),脱水系统(3)以及除臭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1)包括曝气风管(11),换热装置(12)以及溶解池(13);所述鼓风系统(2)包括空浮风机(21),所述曝气风管(11)与空浮风机(21)相连接并依次连接换热装置(12)与溶解池(13),所述空浮风机(21)与曝气风管(11)相连接;所述空浮风机(21)上连接有散热管(22),散热管(22)包括两条支路,分别接至溶解池(13)底部和脱水系统(3)中的脱水机隔臭罩(31)内部;所述除臭系统(4)包括温度传感器(41),所述温度传感器(41)设置于除臭系统(4)的循环水箱(4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2)与溶解池连接的一支上设有阀门A(221),所述散热管(22)与脱水机隔臭罩(31)连接的一支上设有阀门B(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A(221)和阀门B(222)与温度传感器(41)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风管(11)位于溶解池(13)中的部分设置为多个U型弯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鼓风曝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1)还包括加药泵(14)以及穿孔曝气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戈尚文张运婉翟羽捷吴宜全夏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