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线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换挡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换挡线是操纵变速器换挡的重要部件,用于换挡杆与变速箱的传动连接。换挡线一般是具有柔韧性的钢丝绳,其一端连接汽车的换挡杆,另一端连接变速器,通过汽车换挡线将驾驶者的操纵指令传递给变速器,控制汽车的行进速度。换挡线与换挡杆或变速器的连接处一般采用插接形式,但现有换挡线的插接结构不可靠,存在虚插接甚至脱落的情况,影响功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线连接结构,提高换挡线的连接可靠性,且方便拆装。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换挡线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拉力头,拉力头呈锥形,且拉力头上设置有环形槽,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头,插接头中开设有与拉力头对接的插孔,且插接头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中插入有卡簧,且卡簧插入环形槽中,将拉力头与插接头锁定。
[0006]特别地,卡簧上设置有适配拉力头外径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两侧形成卡臂,其中一侧的卡臂上设置有方便拿取的凸起。
[0007]特别地,第一连接件上且位于拉力头的外圈设置有第一护套,插接头插入第一护套与拉力头的间隙中。
[0008]特别地,第二连接件上且位于插接头的外圈设置有第二护套,第一护套插入第二护套与插接头的间隙中。
[0009]特别地,第二护套上开设有方便卡簧插入的操作口。 />[0010]特别地,第一护套上设置有与第二护套的内壁接触的密封圈。
[0011]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换挡线连接结构对换挡线连接处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行快速插接的同时,实现了可靠锁定,兼顾了操作便捷性和连接可靠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线连接结构中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线连接结构中第二连接件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挡线连接结构中拉力头和插接头的配合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中A
‑
A处放大图。
[0016]图中:
[0017]1、第一连接件;11、拉力头;12、环形槽;13、第一护套;14、密封圈;2、第二连接件;21、插接头;22、插孔;23、卡槽;24、第二护套;25、操作口;3、卡簧;31、中心孔;32、卡臂;3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
[0022]其中,第一连接件1上设置有拉力头11,拉力头11呈锥形,且拉力头11上设置有环形槽12。
[0023]第二连接件2上设置有插接头21,插接头21中开设有与拉力头11对接的插孔22,且插接头21上设置有卡槽23,卡槽23中插入有卡簧3,且卡簧3插入环形槽12中,将拉力头11与插接头21锁定。
[0024]此处的卡簧3上设置有适配拉力头11外径的中心孔31,中心孔31的两侧形成卡臂32,其中一侧的卡臂32上设置有方便拿取的凸起33。
[0025]第一连接件1上且位于拉力头11的外圈设置有第一护套13,插接头21插入第一护套13与拉力头11的间隙中;第二连接件2上且位于插接头21的外圈设置有第二护套24,第一护套13插入第二护套24与插接头21的间隙中,从而将拉力头11与插接头21隐藏,提高对其防护性。
[0026]进一步地,第一护套13上设置有与第二护套24的内壁接触的密封圈14,避免水汽、灰尘进入内部而污染拉力头11与插接头21。
[0027]第二护套24上开设有方便卡簧3插入的操作口25。
[0028]可见,上述换挡线连接结构对换挡线连接处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行快速插接的同
时,实现了可靠锁定,兼顾了操作便捷性和连接可靠性,使用方便。
[0029]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设置有拉力头(11),所述拉力头(11)呈锥形,且拉力头(11)上设置有环形槽(12),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设置有插接头(21),所述插接头(21)中开设有与所述拉力头(11)对接的插孔(22),且插接头(21)上设置有卡槽(23),所述卡槽(23)中插入有卡簧(3),且所述卡簧(3)插入所述环形槽(12)中,将拉力头(11)与插接头(21)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3)上设置有适配拉力头(11)外径的中心孔(31),所述中心孔(31)的两侧形成卡臂(32),其中一侧的卡臂(32)上设置有方便拿取的凸起(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燕峰,马永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锋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