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99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8
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包括减速箱、电机、发酵罐扣盖、驱动轴、搅拌轴、碟形防护罩、支撑座、摆动臂、导块,所述减速箱上部具有二号孔,二号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销孔,减速箱竖直方向对称分布安置座,减速箱外部对称分布升降台,升降台内部具有升降槽,升降槽外部对称分布一号销孔,减速箱下部具有一号孔,一号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螺纹槽,安置座内侧具有减速从动轴,减速从动轴上部具有从动大齿轮,减速从动轴下部具有从动小齿轮,安置座外部具有轴承端盖,减速箱内部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对称过盈连接轴承;电机中部具有连接板,连接板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板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板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益生菌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益生菌生产过程中,其常需要在发酵罐内进行菌落的繁殖,发酵罐内部需要安置搅拌刀,其搅拌后可以便于菌群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传统的搅拌刀通过电机驱动,其搅拌深度一定,在静止期产生的沉淀物容易富集在出料口,搅拌刀难以搅动,影响发酵与使用,且搅拌刀通常只在中部进行限位支撑,其受力情况不好,容易因搅拌时产生的挠度变形影响电机等配件使用寿命,其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活塞杆伸缩带动减速箱在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搅拌轴在搅拌罐内升降,与不同深度的发酵液搅动,摆动臂一端通过导块在导槽内的滑动进而摆动,摆动臂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支撑座因升降伴随搅拌轴移动,支撑座与减速箱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其在中部为驱动轴与搅拌轴连接形成的连接轴提供支撑,连接轴一端在减速箱内部通过轴承限位,中部通过支撑座支撑,其受力较为分散,可以减少挠度影响,碟形防护罩中部为折叠的蝶形段,在举升或下降减速箱时,其可以通过形变保持驱动轴外部密闭,不会与外界接触的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包括减速箱、电机、发酵罐扣盖、驱动轴、搅拌轴、碟形防护罩、支撑座、摆动臂、导块,所述减速箱上部具有二号孔,二号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销孔,减速箱竖直方向对称分布安置座,减速箱外部对称分布升降台,升降台内部具有升降槽,升降槽外部对称分布一号销孔,减速箱下部具有一号孔,一号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螺纹槽,安置座内侧具有减速从动轴,减速从动轴上部具有从动大齿轮,减速从动轴下部具有从动小齿轮,安置座外部具有轴承端盖,减速箱内部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对称过盈连接轴承;
[0006]所述电机中部具有连接板,连接板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固定孔内侧具有电机轴,电机轴下部具有一号小齿轮;
有益效果
[0007]1、通过二号销孔与一号销孔进行销接,液压缸可以在竖直方向举升或降下减速箱,进而带动内部的驱动轴与搅拌轴升降,搅拌轴的搅拌刀可以与不同深度的发酵液进行搅动,便于带动下部沉淀的物料,使发酵反应进行的更为充分。
[0008]2、驱动轴上部通过轴承安置在减速箱内部,驱动轴与搅拌轴连接后形成连接轴,压盘与安置在支撑座内的轴承压合,支撑座可以在连接轴中部形成限位支撑,从而使连接轴整体受力情况变好,减少挠度变形影响,增加使用寿命。
[0009]3、碟形防护罩中部为碟形段,在减速箱升降过程中,其可以发生形变,为驱动轴外部提供保护,避免外界灰尘杂菌等侵入发酵罐内,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升降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蝶形防护罩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摆动臂与导块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发酵罐扣盖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支撑座与摆动臂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驱动轴与搅拌轴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驱动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减速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减速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技术所述的减速箱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技术所述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为本技术所述的发酵罐扣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技术所述的发酵罐扣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5为本技术所述的驱动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6为本技术所述的搅拌轴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7为本技术所述的蝶形防护罩俯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18为本技术所述的导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9为本技术所述的摆动臂俯视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9]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30]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包括减速箱01、电机02、发酵罐扣盖03、驱动轴04、搅拌轴05、碟形防护罩06、支撑座07、摆动臂08、导块09,所述减速箱01上部具有二号孔13,二号孔13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销孔19,减速箱01竖直方向对称分布安置座14,减速箱01外部对称分布升降台17,升降台17内部具有升降槽18,升降槽18外部对称分布一号销孔19,减速箱01下部具有一号孔12,一号孔12外部均匀分布一号螺纹槽11,安置座14内侧具有减速从动轴16,减速从动轴16上部具有从动大齿轮,减速从动轴16下部具有从动小齿轮,安置座14外部具有轴承端盖,减速箱01内部具有轴承座20,轴承座20内部对称过盈连接轴承;所述电机02中部具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22,固定孔22内侧具有电机轴23,电机轴23下部具有一号小齿轮24;所述发酵罐扣盖03内部对称焊接导轨31,导轨31内部具有导槽36,导轨31内侧具有伸出孔32,伸出孔32上部对称焊接液压缸33,液压缸33上部具有活
塞杆37,二号螺纹槽34内部具有二号销孔35,液压缸33内侧均匀分布二号螺纹槽34;所述驱动轴04中部光轴43,光轴43端部具有插柱41,插柱41内部具有插柱内孔42,光轴43中部具有驱动大齿轮44;所述搅拌轴05上部具有插柱槽51,插柱槽51内部对称分布配合孔52,插柱槽51下部具有压盘53,压盘53下部具有搅拌刀54;所述碟形防护罩06两端对称分布金属盘61,金属盘61内部具有三号孔62,金属盘61外侧具有软性衬盘63,软性衬盘63内部均匀分布四号孔64,四号孔64与三号孔62配合形成一号连接腔;软性衬盘63由橡胶制成。所述支撑座07内部具有轴承槽71,轴承置入轴承槽71内过盈连接,轴承槽71内侧具有通孔72,支撑座07外部对称分布吊耳73,吊耳73内部具有吊耳孔74;所述摆动臂08两端对称分布夹槽81,夹槽81外部对称分布夹槽内孔82;所述导块09外部均匀分布滚轮91,导块09下部具有卡板92,卡板92内部具有卡板孔93,导块09置入导槽36内,滚轮91与导槽36配合。
实施例
[0031]所述固定孔22与一号销孔19配合,一号螺栓插入固定孔22与一号销孔19内,电机轴23插入二号孔13内,一号小齿轮24与从动大齿轮啮合,一号小齿轮24端部与轴承座20内上部轴承过盈连接,减速箱01与电机02连接;所述驱动大齿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减速箱、电机、发酵罐扣盖、驱动轴、搅拌轴、碟形防护罩、支撑座、摆动臂、导块,所述减速箱上部具有二号孔,二号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销孔,减速箱竖直方向对称分布安置座,减速箱外部对称分布升降台,升降台内部具有升降槽,升降槽外部对称分布一号销孔,减速箱下部具有一号孔,一号孔外部均匀分布一号螺纹槽,安置座内侧具有减速从动轴,减速从动轴上部具有从动大齿轮,减速从动轴下部具有从动小齿轮,安置座外部具有轴承端盖,减速箱内部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对称过盈连接轴承;电机中部具有连接板,连接板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固定孔内侧具有电机轴,电机轴下部具有一号小齿轮;发酵罐扣盖内部对称焊接导轨,导轨内部具有导槽,导轨内侧具有伸出孔,伸出孔上部对称焊接液压缸,液压缸上部具有活塞杆,二号螺纹槽内部具有二号销孔,液压缸内侧均匀分布二号螺纹槽;驱动轴中部光轴,光轴端部具有插柱,插柱内部具有插柱内孔,光轴中部具有驱动大齿轮;搅拌轴上部具有插柱槽,插柱槽内部对称分布配合孔,插柱槽下部具有压盘,压盘下部具有搅拌刀;碟形防护罩两端对称分布金属盘,金属盘内部具有三号孔,金属盘外侧具有软性衬盘,软性衬盘由橡胶制成,软性衬盘内部均匀分布四号孔,四号孔与三号孔配合形成一号连接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剂发酵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支撑座内部具有轴承槽,轴承置入轴承槽内过盈连接,轴承槽内侧具有通孔,支撑座外部对称分布吊耳,吊耳内部具有吊耳孔;摆动臂两端对称分布夹槽,夹槽外部对称分布夹槽内孔;导块外部均匀分布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马鸿坚谭娟
申请(专利权)人:佳乐利康天津医用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