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93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包括侧壁和铁口,铁口设置在侧壁上,其特征在于,铁口包括,铁口框;铁口组合砖,其正对铁口框设置,铁口组合砖由多块第一炭砖和多块第二炭砖砌筑三层而成,多块第二炭砖正对砌筑且砌筑在多块第一炭砖之间,其中,第一炭砖的长度D1是第二炭砖的长度D2的两倍,第二炭砖的厚度H2是第一炭砖的厚度H1两倍;耐热浇注料层,其整体浇筑在铁口组合砖与铁口框之间,耐热浇注料层与第二炭砖内设有连通的孔道;耐热浇注料层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设置在铁口框与铁口组合砖之间,消除热应力和炉壳热胀冷缩对铁口组合砖的影响,将铁口组合砖砌筑三层,交错设置,确保孔道不通缝,有效阻隔煤气窜出。有效阻隔煤气窜出。有效阻隔煤气窜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铁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炼铁
,尤其是指一种复合铁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在新建或大修时,其炉缸侧壁一般采用“炭砖+陶瓷杯”结构,整个侧壁使用长度1000

1800mm,厚度450mm大块扇形炭砖围绕炉缸侧壁的圆周呈“环形”砌筑10层而成,炭砖与冷却壁热面使用捣打料填充,炉缸内侧炭砖表面紧贴砌筑“陶瓷杯”,以起到保护炭砖的作用。
[0003]铁口是高炉用于出铁、出渣的结构,铁口设置在炭砖7

9层,由专门的多块铁口组合砖砌筑而成,铁口组合砖直接伸进铁口框内,在后期生产过程,铁口框内的组合砖易受炉内热应力和炉壳热胀冷缩的影响,导致其断裂而产生裂纹,造成铁口通道煤气窜出,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若出铁时铁流喷溅,不仅影响正常出铁,也存在人员被铁花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铁口组合砖直接伸进铁口框内,易受炉内热应力和炉壳热胀冷缩的影响,导致铁口框内的组合砖断裂而产生裂纹,造成铁口通道煤气窜出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复合铁口装置,消除热应力和炉壳热胀冷缩对铁口组合砖的影响,有效阻隔煤气窜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包括侧壁和铁口,所述铁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铁口包括,
[0006]铁口框;
[0007]铁口组合砖,其正对所述铁口框设置,所述铁口组合砖由多块第一炭砖和多块第二炭砖砌筑三层而成,所述多块第二炭砖正对砌筑且砌筑在所述多块第一炭砖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炭砖的长度D1是所述第二炭砖的长度D2的两倍,所述第二炭砖的厚度H2是所述第一炭砖的厚度H1两倍。
[0008]耐热浇注料层,其整体浇筑在所述铁口组合砖与所述铁口框之间,所述耐热浇注料层与所述第二炭砖内设有连通的孔道。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热浇注料层延伸至所述铁口框的内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与所述接口组合砖错位设置形成浇筑槽,所述耐热浇注料层延伸至所述浇筑槽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杯壁,所述杯壁紧贴设置在所述铁口组合砖和所述侧壁上,且位于所述铁口组合砖相对于所述铁口框的一侧,所述孔道穿出所述杯壁。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贴所述侧壁设置的炉壳,所述炉壳与所述铁口框同侧设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壳与所述侧壁之间还设有冷却壁,所述冷
却壁与所述炉壳之间设有间隙。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壁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捣打料层。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口组合砖与所述冷却壁最小距离为300mm。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口组合砖与所述铁口框最小距离为1050mm。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口组合砖的两侧还设有连接部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炭砖和第二炭砖均设置为扇形结构。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包括侧壁和铁口,所述铁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口包括,铁口框;铁口组合砖,其正对所述铁口框设置,所述铁口组合砖由多块第一炭砖和多块第二炭砖砌筑三层而成,所述多块第二炭砖正对砌筑且砌筑在所述多块第一炭砖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炭砖的长度D1是所述第二炭砖的长度D2的两倍,所述第二炭砖的厚度H2是所述第一炭砖的厚度H1两倍;耐热浇注料层,其整体浇筑在所述铁口组合砖与所述铁口框之间,所述耐热浇注料层与所述第二炭砖内设有连通的孔道;在铁口组合砖与铁口框之间浇筑耐热浇注料层,避免了铁口组合砖直接伸进铁口框内,消除热应力和炉壳热胀冷缩对铁口组合砖的影响,铁口组合砖设置有三层,且多块第一炭砖和多块第二炭砖交替咬合设置,孔道设置在第二炭砖内,确保孔道不通缝,有效阻隔煤气窜出,对高炉提产降耗具有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复合铁口装置的剖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复合铁口装置的铁口组合砖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所示的铁口组合砖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5]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铁口框;2、孔道;3、耐热浇注料层;4、炉壳;5、冷却壁;6、捣打料层;7、侧壁;8、铁口组合砖;9、杯壁;10、第二炭砖;11、第一炭砖;1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实施例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包括侧壁7和铁口,所述铁口设置在所述侧壁7上,所述铁口包括,
[0029]铁口框1,其设置在侧壁7的6

8层,铁口框1的中部具有供渣铁通过的开口,铁口框1可以有效避免侧壁7在高强度、高温差作业环境下产生的焊缝开裂等结构隐患,进而避免了因焊缝开裂等原因造成的铁口框1密封结构失效以及煤气泄漏等安全隐患。
[0030]铁口组合砖8,由三层炭砖砌筑组成,每层炭砖的厚度为500毫米,铁口组合砖8正对所述铁口框1设置,且铁口组合砖8设置在6

8层,所述铁口组合砖8由多块第一炭砖11和
两块第二炭砖10砌筑而成,所述两块第二炭砖10正对砌筑且砌筑在所述多块第一炭砖11之间,多块第一炭砖11交错砌筑,其中,所述第一炭砖11的长度D1是所述第二炭砖10的长度D2的两倍,所述第二炭砖10的厚度H2是所述第一炭砖11的厚度H1两倍,其目的是配合孔道2的设置在第二炭砖10内,以提高孔道2水平、垂直不通缝,有效阻隔煤气窜出。
[003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耐热浇注料层3,其整体浇筑在所述铁口组合砖8与所述铁口框1之间,整体浇筑的作用能够提高耐热浇注料层3的密实度,起到炉缸内部与炉壳、铁口框1之间的缓冲的作用,消除热应力和炉壳热胀冷缩的影响,耐热浇注料层3成分为Al2O3‑
SiC

C,起到炉缸内部与炉壳4、铁口框1之间的缓冲,消除热应力和炉壳4热胀冷缩的影响;所述耐热浇注料层3与所述第二炭砖10设有孔道2,孔道2用于各种物料交换的通道,对气密性具有较高要求。
[003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所述耐热浇注料层3延伸至所述铁口框1内部,进一步提高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包括侧壁和铁口,所述铁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口包括,铁口框;铁口组合砖,其正对所述铁口框设置,所述铁口组合砖由多块第一炭砖和多块第二炭砖砌筑三层而成,所述多块第二炭砖正对砌筑且砌筑在所述多块第一炭砖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炭砖的长度D1是所述第二炭砖的长度D2的两倍,所述第二炭砖的厚度H2是所述第一炭砖的厚度H1两倍;耐热浇注料层,其整体浇筑在所述铁口组合砖与所述铁口框之间,所述耐热浇注料层与所述第二炭砖内设有连通的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浇注料层延伸至所述铁口框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铁口组合砖错位设置形成浇筑槽,所述耐热浇注料层延伸至所述浇筑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夏中海王运练才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