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91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属于水文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控制板和雷达测流仪,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壳体的内部平行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壳体的两侧后固定连接有滚轮,驱动电机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位于主动轴的一侧,控制板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控制板上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唤醒模块和储存模块,唤醒模块包括LoRa通讯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雷达测流仪设置于壳体的下方,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座,该装置采用红外信号与LoRa通讯双唤醒方式,同时优化改进装置充电结构,解决了传统测流装置工作效率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定性差的问题。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文监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缆道测流系统通过架设简易缆道,在缆道上悬挂雷达运行车和测量仪器,为大江大河高洪水位时提供全天候的在线监测,安装方便、测流迅速、不受风雨和停电限制,适应高流速、宽河道测流,也可用于巡测和一般性测流。
[0003]常规的缆道测流装置定时一般采用的是自动唤醒或者通过Lora模块与遥测终端机通讯,获取需要采集的数据,这样有个缺点就是时效性很差,因为装置在休眠时大多处于断电的状态,遥测终端机无法主动唤醒测流装置,而如果装置长期不断电,又会产生很大的功耗,影响了测流装置运行的效率,给使用造成诸多不便,另外,常规测流装置的充电接头一般设置为插孔结构,与充电仓内固定的接头对接,当缆绳受环境影响发生偏移或接头松动时则需要人为检修调整,导致装置无法可靠运行,降低了水文监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采用红外信号与LoRa通讯双唤醒方式,保证远程唤醒的可靠,同时优化改进装置充电结构,解决了传统测流装置工作效率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控制板和雷达测流仪,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壳体的内部平行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两侧后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滑动设置于缆绳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动轴的一侧,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唤醒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唤醒模块包括LoRa通讯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所述雷达测流仪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座。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呈开口结构,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螺栓连接,所述上盖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壳体的外形尺寸。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电性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测流仪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雷达测流仪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座的底部设置有铜垫片,所述铜垫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两个所述接近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前进和后退方向的两端。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前进和后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脱扣,所述防脱扣分别活动套设于两侧的缆绳上。
[0016]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0017](1)该装置采用双唤醒方式,当测流装置位于充电仓内休眠时,通过红外唤醒方式,唤醒响应速度快,当测流装置位于缆道上休眠时,通过LoRa通讯空中唤醒方式,传输距离远,同时解决了唤醒速度和唤醒距离的问题,提高装置远程唤醒的可靠性,保证装置测量工作的效率;
[0018](2)该装置优化充电方式,将充电座设置于壳体底部,采用接触式充电,提高装置充电的稳定性,保证装置连续自动运行,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安装方便,减少检修维护人工和时间,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的电连接框图。
[0024]图中:101、壳体;1011、上盖;1012、主动轴;1013、从动轴;1014、轴承座;1015、滚轮;1016、第一带轮;1017、接近传感器;1018、防撞板;1019、防脱扣;102、驱动电机;1021、第二带轮;1022、皮带;103、控制板;1031、数据传输模块;1032、唤醒模块;10321、LoRa通讯单元;10322、红外接收单元;1033、储存模块;1034、红外感应器;104、雷达测流仪;1041、调节支架;105、充电座;1051、蓄电池;1052、铜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附图1

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包括壳体101、驱动电机102、控制板103和雷达测流仪104,壳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1011,壳体101的顶部呈开口结构,上盖1011与壳体101螺栓连接,上盖1011的外形尺寸大于壳体101的外形尺寸,上盖1011扣接至壳体101的顶部,拆装简单,方便壳体101内部器件的检修,同时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驱动电机(102)、控制板(103)和雷达测流仪(104),所述壳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1011),所述壳体(101)的内部平行设置有主动轴(1012)和从动轴(1013),所述主动轴(1012)和所述从动轴(10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壳体(101)的两侧后固定连接有滚轮(1015),所述滚轮(1015)滑动设置于缆绳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102)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动轴(1012)的一侧,所述控制板(103)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所述控制板(103)上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1031)、唤醒模块(1032)和储存模块(1033),所述唤醒模块(1032)包括LoRa通讯单元(10321)和红外接收单元(10322),所述雷达测流仪(104)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下方,所述壳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座(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顶部呈开口结构,所述上盖(1011)与所述壳体(101)螺栓连接,所述上盖(1011)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壳体(101)的外形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012)和所述从动轴(101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1014),所述轴承座(1014)与所述壳体(101)的底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唤醒式水文缆道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0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016),所述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1021),所述第一带轮(1016)与所述第二带轮(1021)通过皮带(1022)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农林云发董斌弥旭华周信马沛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水测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