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47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测距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包括测距调节仓、测距调节仓腔内设置的测距仪主体、测距调节仓外壁固定且呈环形分布的若干组加固块、加固块外侧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以及调节主轴的接触部设置的可实现调节杆角度调节的调节主轴,主动柱,测距调节仓的底端中心部开设圆孔,主动柱滑动置于圆孔内;同时牵引连杆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电池组,同步抬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若干组调节杆展开时,可由主动柱以及与主动柱连接的同步抬升机构实现调节杆的展开与测距仪主体的抬升同步运动,这样在展开调节杆时,可实现测距仪主体同时到达指定位置,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节省时间。节省时间。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电测距仪
,具体为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光电跟踪测距设备也可以称之为光电测距仪,又称光速测距仪,是利用调制的光波进行精密测距的仪器,测程可达2.5公里左右,也能用于夜间作业。光电测距仪种类较多,其中以红外测距仪发展最为迅速。光电测距的原理是:测量两点距离时,在待测的一点安置测距仪,另一点放置反光镜。当测距仪发出光至反光镜时,经反光镜反射后又返回仪器。
[0003]测距仪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测距仪的主体,其二是用于支撑测距仪的支架,在使用时需要将支架展开并支撑在指定的位置即可,为了保护测距仪,还会在测距仪套设防护罩或者将测距仪置入指定的位置保护起来,这样在使用测距仪时,需要先手将支架以及测距仪取出在使用,在一个人的操作下二者无法实现同步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包括测距调节仓、测距调节仓腔内设置的测距仪主体、测距调节仓外壁固定且呈环形分布的若干组加固块、加固块外侧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以及调节主轴的接触部设置的可实现调节杆角度调节的调节主轴,主动柱,测距调节仓的底端中心部开设圆孔,主动柱滑动置于圆孔内;牵引连杆,一端与主动柱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连接,且牵引连杆的数量与调节杆的数量相等,同时牵引连杆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电池组,设置于测距调节仓的内部,用于为测距仪主体提供额外的电源;同步抬升机构,设置于测距调节仓的腔内,实现测距仪主体与主动柱的联动,主动柱沿着测距调节仓的底部圆孔纵向移动可调节测距仪主体在测距调节仓的顶部开孔的高度位置。
[0009]更进一步地,测距仪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板,顶盖板的直径大于测距调节仓的开口直径,顶盖板可沿着中心部转轴折叠。
[0010]更进一步地,调节杆的底端外壁转动连接有限位轴,且限位轴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顶部套设有限位插杆,所述限位筒的外壁设置有可推动且伸入至限位筒的腔内与限位插杆固定的握持部。
[0011]更进一步地,同步抬升机构包括抬升板和驱动轮,所述抬升板安装于测距调节仓的腔内且位于伸入至测距调节仓腔内的主动柱的一侧,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抬升板与主动柱之间。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板与主动柱的相对面设置间距分布的齿块,所述驱动轮的外壁设置有与齿块啮合的齿盘。
[0013]更进一步地,抬升板的顶部贴合有缓冲座板,且抬升板的弯折部的侧壁处设置有在测距调节仓的腔内滑动的滑块,所述测距调节仓的表面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散热网口,所述抬升板的侧壁固定有散热挡块,所述散热挡块与散热网口靠近测距调节仓腔内的端面贴合。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将测距调节仓的顶部设置开孔,并使测距仪主体置于开孔内,在未使用状态下测距仪主体处于测距调节仓的腔内,从而对测距仪主体起到较强的保护效果,用于支撑整个设备的调节杆与测距仪主体可实现联动,当若干组调节杆展开时,可由主动柱以及与主动柱连接的同步抬升机构实现调节杆的展开与测距仪主体的抬升同步运动,这样在展开调节杆时,可实现测距仪主体同时到达指定位置,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节省时间,而且该装置还可在主动柱运动时,同步将散热网口打开,从而使该装置在工作时,内部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具备良好的散热能力,在测距仪主体闭合状态时,散热网口处于闭合状态,减少该装置闲置时的灰尘侵入。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测距调节仓内部图;
[0021]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测距调节仓;2、测距仪主体;3、缓冲座板;4、顶盖板;5、加固块;6、调节主轴;7、调节杆;8、限位筒;9、限位轴;10、限位插杆;11、握持部;12、抬升板;13、驱动轮;14、主动柱;15、牵引连杆;16、电池组;17、散热网口;18、散热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如图1

3所示,包括测距调节仓1、测距调节仓1腔内设置的测距仪主体2、测距调节仓1外壁固定且呈环形分布的若干组加固块
5、加固块5外侧设置的调节杆7、调节杆7以及调节主轴6的接触部设置的可实现调节杆7角度调节的调节主轴6,可由调节主轴6的转动实现环形分布在测距调节仓1外侧的三组调节杆7进行角度的调节,两组调节杆7的旋转夹角变大,即可实现支撑功能,反之,两组调节杆7的夹角变小,完成折叠,减少占用的空间,主动柱14采用柱状结构,测距调节仓1的底端中心部开设圆孔,主动柱14滑动置于圆孔内;牵引连杆15一端与主动柱14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7连接,且牵引连杆15的数量与调节杆7的数量相等,同时牵引连杆15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由于有牵引连杆15的连接,使调节杆7与主动柱14可进行同步运动,当当调节杆7向外部旋转时,调节杆7的底部拉动铰接的牵引连杆15倾斜向下移动,而牵引连杆15顶部连接的主动柱14在牵引连杆15的拖动下只能向下移动,因此实现调节杆7以及主动柱14的联动;电池组16设置于测距调节仓1的内部,且电池组16的支架通过螺栓安置在测距调节仓1的内壁处,用于为测距仪主体2提供额外的电源,测距仪主体2的顶部还设置了一组圆盘状的顶盖板4,顶盖板4的中心部设置转轴,通过转轴可实现顶盖板4沿着转轴折叠,顶盖板4展开后其直径大于测距调节仓1的顶部开口的直径,因此顶盖板4可盖在测距调节仓1的顶部开口处,完成对测距调节仓1顶部开口的密封,使置于测距调节仓1腔内的测距仪主体2处于较为密封的状态,减少灰尘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包括测距调节仓(1)、测距调节仓(1)腔内设置的测距仪主体(2)、测距调节仓(1)外壁固定且呈环形分布的若干组加固块(5)、加固块(5)外侧设置的调节杆(7)、调节杆(7)以及调节主轴(6)的接触部设置的可实现调节杆(7)角度调节的调节主轴(6),其特征在于:主动柱(14),测距调节仓(1)的底端中心部开设圆孔,主动柱(14)滑动置于圆孔内;牵引连杆(15),一端与主动柱(14)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7)连接,且牵引连杆(15)的数量与调节杆(7)的数量相等,同时牵引连杆(15)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电池组(16),设置于测距调节仓(1)的内部,用于为测距仪主体(2)提供额外的电源;同步抬升机构,设置于测距调节仓(1)的腔内,实现测距仪主体(2)与主动柱(14)的联动,主动柱(14)沿着测距调节仓(1)的底部圆孔纵向移动可调节测距仪主体(2)在测距调节仓(1)的顶部开孔的高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测距仪主体(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板(4),顶盖板(4)的直径大于测距调节仓(1)的开口直径,顶盖板(4)可沿着中心部转轴折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跟踪测距设备调节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文贾庆伟陈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徕智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