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银新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44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梁,在框架梁的正弯矩最大的区段设置有组合结构梁部分,组合结构梁部分沿框架梁的承重方向设有Ⅰ区和Ⅱ区;其中,Ⅰ区为组合结构抗拉区域,组合结构抗拉区域采用钢结构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Ⅱ区为组合结构抗压区域,组合结构抗压区域采用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框架梁能充分发挥组合结构梁部分的优势,同时规避组合结构梁部分在梁柱交接处受力复杂,施工困难等劣势;具有抗弯能力更强、承载能力强、节约资源和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层高利用率。层高利用率。层高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梁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结构及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框架梁。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具有受力合理(混凝土主要受压,钢梁主要受拉)、强度与刚度比传统钢筋混凝土梁均显著提高的特点,可节约大量钢材同时能减少结构自重。但是在房建领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梁除了个别场景(如大跨度区域传统钢筋混凝土梁无法胜任)外却很少被用到,其原因在于传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在钢梁穿越梁柱节点核心区时与柱竖向钢筋碰撞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穿孔设计,同时梁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加密与钢梁腹板产生冲突甚至无法施工,钢梁的存在又对混凝土的振捣产生影响,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0003]传统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梁的钢梁结构部分横贯整个框架梁,在正弯矩区段混凝土受压而钢梁受拉,受力合理;在负弯矩区段混凝土受拉而钢梁受压,受力不合理。整体上在框架梁的正弯矩区段,传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而在负弯矩区段传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相比受力几乎一致(上部混凝土受拉,承载力主要由混凝土内所配置钢筋提供)但造价更高且施工复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0004]基于上述框架梁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框架梁,旨在解决现有框架梁结构设计不合理、不方便施工的问题之一。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梁,在所述框架梁的正弯矩最大区段设置有组合结构梁部分,所述组合结构梁部分沿所述框架梁的承重方向从下至上设有Ⅰ区和Ⅱ区;其中,所述Ⅰ区为组合结构抗拉区域,所述组合结构抗拉区域采用钢结构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所述Ⅱ区为组合结构抗压区域,所述组合结构抗压区域采用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000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组合结构抗拉区域通过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辅助机械锚固方式与所述组合结构抗压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
[000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组合结构抗压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设有箍筋,用以提供组合结构梁部分的部分抗剪承载力;所述组合结构抗拉区域的钢结构构件包括腹板,用以提供所述组合结构梁部分的其余部分抗剪承载力。
[000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钢结构构件的腹板在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设置过线孔。
[00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框架梁在所述组合结构梁部分的两端还设有Ⅲ区,所述Ⅲ区为钢筋混凝土区域,所述钢筋混凝土区域构成钢筋混凝土梁部分,所述钢筋混凝土梁部分
的底部设置有梁柱,且所述钢筋混凝土梁部分用于提供所述梁柱根部的负弯矩及剪力。
[001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钢结构构件设有抗拉钢构件,所述抗拉钢构件的一端锚入所述Ⅲ区的钢筋混凝土区域中且同时设有机械锚固结构。
[00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区域与组合结构梁部分的交界面设置封闭板,所述封闭板用于强化所述钢筋混凝土区域与组合结构梁部分的交界面的突变部位,同时为所述钢筋混凝土区域提供梁内模板。
[00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区域与组合结构梁部分的连接区域采用梁箍筋加密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能充分发挥组合结构梁部分的优势,同时规避组合结构梁部分在梁柱交接处受力复杂,施工困难等劣势;由于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梁部分抗弯能力更强,局部取代混凝土框架后可提高框架梁的承载能力,而相同承载力下可采用更小的梁高,节约资源,经济效益显著;节约层高,降低土建造价;本技术可根据需要局部取代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应用场景广泛。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图1和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梁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a为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9]图3b为图2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0]图4a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梁的侧视图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4b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梁的俯视图实施例分布示意图;
[0022]图4c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梁的仰视图实施例分布示意图;
[0023]图5a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梁的剪力大小实施例分布示意图;
[0024]图5b为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梁的弯矩大小实施例分布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
组合结构梁部分;11
‑Ⅰ
区;111

腹板;112

抗拉钢构件;113

加强板;12
‑Ⅱ
区;121

箍筋;13

机械锚;
[0027]21
‑Ⅲ
区;22

封闭板;23

梁箍筋;3

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0030]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1]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梁的正弯矩最大区段设置有组合结构梁部分,所述组合结构梁部分沿所述框架梁的承重方向从下至上设有Ⅰ区和Ⅱ区;其中,所述Ⅰ区为组合结构抗拉区域,所述组合结构抗拉区域采用钢结构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所述Ⅱ区为组合结构抗压区域,所述组合结构抗压区域采用混凝土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所述钢结构构件为工字型结构且包括腹板和加强板,所述腹板用以提供所述组合结构梁部分的部分抗剪承载力;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腹板的底部,所述加强板用以提供所述钢结构构件与混凝土构件连接的部分抗弯承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结构抗拉区域通过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辅助机械锚固方式与所述组合结构抗压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结构抗压区域的混凝土构件设有箍筋,用以提供所述组合结构梁部分的部分抗剪承载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银新
申请(专利权)人:傅银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