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37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包括支架、坐垫、靠背和气囊,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坐垫的侧边;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坐垫上;所述气囊沿垂直于所述坐垫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扇形,且所述气囊的弧形侧位于所述坐垫上朝向所述靠背的一侧。本申请公开的助行器采用了扇形的气囊,减小患者坐下时的屈髋角度,实现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起坐的帮助。助。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助行器是辅助人体行走,支撑体重和保持平衡的器具,在医院中,病人在手术后恢复的护理中经常使用到助行器,助行器一般由支架和坐垫组成,类似常见的椅子,在已公开的专利“一种患者康复用自主活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0574229.0)中就对助行器的结构有所记载,术后患者可以借助助行器行走;另外,在已公开的专利“多功能安全型助行器”(专利申请号为:CN202210349036.5)中记载了助行器上设置凳兜布,以便于患者感到疲劳时可以及时坐下休息。
[0003]但是,现有的助行器上座位都是水平设置,但是在患者恢复过程中,特别是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要求3个月内屈髋不超过90
°
,因此不方便坐在现有的助行器上;也就是说,现有的助行器使用过程中,患者坐下的屈髋角度大,容易对患者的康复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0004]因此,如何设计方便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起坐的助行器,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解决患者坐在助行器上屈髋角度过大,影响患者的康复状况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包括支架、坐垫、靠背和气囊,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坐垫的侧边;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坐垫上;所述气囊沿垂直于所述坐垫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扇形,且所述气囊的弧形侧位于所述坐垫上朝向所述靠背的一侧。
[0008]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包括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设置在所述坐垫上,与所述气囊连接,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或抽气。
[0009]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微型气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气泵的开启或停止。
[0010]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遥控器位于支架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架上背离所述靠背的一侧;并且,所述遥控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0

30
°

[0011]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坐垫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气囊
设置在所述坐垫的顶面上,所述微型气泵设置在所述坐垫的底面上,所述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还包括管道,所述管道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一端与所述气囊对接,另一端与所述微型气泵对接。
[0012]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还包括角度显示表,所述角度显示表设置在所述坐垫上,与所述微型气泵连接,用于显示气囊起伏的角度。
[0013]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气囊顶部所在的平面与坐垫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0
°‑
40
°

[0014]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角度显示表的角度测量范围大于40
°

[0015]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气囊顶部设有防滑花纹。
[0016]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所述气囊包括橡胶气囊、皮质气囊、塑料气囊中的至少一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在坐垫上设置有气囊,气囊的截面形状为扇形,使得患者坐在气囊上的时候,前侧位置低,后侧位置高,人体与气囊的接触面为斜面,则患者的大腿与小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超过90
°
的钝角,使得患者在利用助行器康复时屈髋不超过90
°
,避免了患者起坐时对患者的髋关节造成伤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气囊的设置使得患者在助行器上起坐时能够得到很好地缓冲作用,使得患者正在助行器上缓起缓坐。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支架;2、角度显示表;3、气囊;4、遥控器;5、靠背;6、坐垫;7、微型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目前,随着医疗的发展,很多人活动关节出现病变、软骨磨损、骨折磨骨等情况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防止关节损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例如,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
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早期只置换人工股骨头,俗称半髋置换,后发展至全髋关节置换。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它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者,都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0025]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通过助行器进行辅助康复,助行器用来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能够很大程度上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辅助不方便行走的人进行行走。
[0026]但是现有的助行器由于结构较为简单,一般坐垫都是水平设置,患者起坐过程中容易导致髋关节屈髋达到90
°
,甚至超过90
°
,使得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康复,同时助行器的坐垫通常为水平状态,无法让患者做到缓起缓坐,对患者起坐造成影响。
[0027]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中,包括:支架1、坐垫6、靠背5和气囊3,所述坐垫6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靠背5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坐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靠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坐垫的侧边;气囊,设置在所述坐垫上;所述气囊沿垂直于所述坐垫的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扇形,且所述气囊的弧形侧位于所述坐垫上朝向所述靠背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包括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设置在所述坐垫上,与所述气囊连接,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或抽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微型气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气泵的开启或停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位于支架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架上背离所述靠背的一侧;并且,所述遥控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0

3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强娄楠韦隆莉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