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37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反光材料术领域,特指一种反光膜,包括PET面层,在PET面层的上平面上设置有PMMA层,在PMMA层内嵌设有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平铺布满PMMA层的玻璃微珠,相邻的玻璃微珠之间间隔设置,在所述PMMA层的上平面形成有半球面状凸起,半球面状凸起与玻璃微珠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在PMMA层的上平面设置有镀铝层,所述镀铝层的上平面设置有压敏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玻璃微珠层嵌设在PMMA层内呈一体式结构,在生产时只需涂一层PMMA层即可同时形成PMMA层和玻璃微珠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少了一层PMMA层,减少了涂层的次数、铺设玻璃微珠的工序,减少了生产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降本增效的作用。降本增效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膜


[0001]本技术属于反光材料术领域,特指一种反光膜。

技术介绍

[0002]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逆反射材料。目前的反光膜大部分是以PMMA或PVC为面层,以金属镀膜后的玻璃微珠反光压敏型反光材料。在使用时,利用反光材料的反光特性将入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其被广泛应用在交通、消防、铁路等领域,通过反光材料的反光特性来突出显示穿戴者的存在以提高安全性。
[0003]市场上现有的一种反光膜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PMMA层,在第一PMMA层的上平面设置有第二PMMA层,在第二PMMA层上设置有玻璃微珠层,玻璃微珠由多个平铺设置的玻璃微珠组成,其中,玻璃微珠的下端嵌入到第二PMMA层内,在玻璃微珠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三PMMA层,玻璃微珠的上端嵌入到第三PMMA层内,然后在第三PMMA层的上平面设置有镀铝层,镀铝层的上平面设置有压敏胶层。上述反光材料包括有六层,整个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涂层5次,并且还需要放置玻璃微珠,这样导致生产材料成本高、设备成本高及人工成本也高,最终导致产品的成本高、产品的厚度较厚,在13

14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反光膜。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反光膜,包括PET面层,在PET面层的上平面上设置有PMMA层,在PMMA层内嵌设有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平铺布满PMMA层的玻璃微珠,相邻的玻璃微珠之间间隔设置,在所述PMMA层的上平面形成有半球面状凸起,半球面状凸起与玻璃微珠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在PMMA层的上平面设置有镀铝层,所述镀铝层的上平面设置有压敏胶层。
[0007]在上述的一种反光膜中,所述压敏胶层的上平面设置有离型纸。
[0008]在上述的一种反光膜中,所述PET面层的底平面至压敏胶层的上平面的距离为10
±
0.05丝。
[0009]在上述的一种反光膜中,所述玻璃微珠的直径为10μm~100μm。
[0010]在上述的一种反光膜中,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9~1.95。
[001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2]本技术将玻璃微珠层嵌设在PMMA层内呈一体式结构,在生产时只需涂一层PMMA层即可同时形成PMMA层和玻璃微珠层,无需另外铺设玻璃微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少了一层PMMA层,减少了涂层的次数、铺设玻璃微珠的工序,产品厚度由13

14丝减少到10丝左右,减少了生产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简图。
[0014]图中:1、PET面层;2、PMMA层;3、玻璃微珠;4、半球面状凸起;5、镀铝层;6、压敏胶层;7、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光膜,该反光膜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面层1,在PET面层1的上平面上设置有PMMA层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在PMMA层2内嵌设有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平铺布满PMMA层2的玻璃微珠3,相邻的玻璃微珠3之间间隔设置,其中,玻璃微珠3的直径为10μm~100μm,具体直径可以在上述范围内任意取值。且所述玻璃微珠3的折射率为1.9~1.95,折射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所述PMMA层2的上平面形成有半球面状凸起4,半球面状凸起4与玻璃微珠3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具体来说,半球面状凸起4是由于玻璃微珠3及玻璃微珠3之间的间隔而产生的。有玻璃微珠的部分对PMMA层2起到支撑作用,在玻璃微珠3之间的间隙由于没有玻璃微珠的支撑,则自动下沉,进而形成了半球面状凸起4。在PMMA层2的上平面设置有镀铝层5,所述镀铝层5的上平面设置有压敏胶层6。本技术可用作广告膜等。
[0017]进一步来说,所述PET面层1的底平面至压敏胶层6的上平面的距离为10
±
0.05丝。即产品的厚度为10
±
0.05丝,通常为10丝。
[0018]本技术将玻璃微珠层嵌设在PMMA层2内呈一体式结构,在生产时只需涂一层PMMA层2即可同时形成PMMA层2和玻璃微珠层,无需另外铺设玻璃微珠3。在涂好PMMA层2后,PMMA层2内的玻璃微珠3因其自身重力,在PMMA层2内自动下沉至一定高度,达到平铺的效果,进而形成玻璃微珠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少了一层PMMA层2,减少了涂层的次数、铺设玻璃微珠3的工序,产品厚度由13

14丝减少到10丝左右,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具有降本增效的作用,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0019]由于压敏胶层6具有一定的粘性,在未使用时,本技术在所述压敏胶层6的上平面设置有离型纸7。粘贴时,撕掉离型纸7即可。
[0020]值得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底”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面层(1),在PET面层(1)的上平面上设置有PMMA层(2),在PMMA层(2)内嵌设有玻璃微珠层,所述玻璃微珠层包括平铺布满PMMA层(2)的玻璃微珠(3),相邻的玻璃微珠(3)之间间隔设置,在所述PMMA层(2)的上平面形成有半球面状凸起(4),半球面状凸起(4)与玻璃微珠(3)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在PMMA层(2)的上平面设置有镀铝层(5),所述镀铝层(5)的上平面设置有压敏胶层(6)。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东陈光郭仁刚
申请(专利权)人:夜视丽新材料仙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