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包括炉体、盖体组件、支架和支柱,支柱位于炉体旁,支架连接支柱并位于盖体组件正上方,支架上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杆,盖体组件上端面的中心连接有突出部,第一螺杆与突出部螺纹连接,盖体组件位于第一螺杆和炉体之间并与炉体同轴设置,盖体组件上还连接有用于将盖体组件与炉体固定的固定机构;由于第一螺杆与突出部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螺杆转动时能够带动盖体组件上下移动实现盖体组件的升降,进而实现炉体的开合,无需用到气缸,也就能避免因气缸变形对回火炉正常使用的影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回火炉升降装置中的气缸容易变形影响回火炉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容易变形影响回火炉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容易变形影响回火炉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火炉
,具体讲是指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火炉供一般金属机件在空气中进行回火以及铝合金压铸件、活塞、铝板等轻合金机件淬火、退火、时效热处理之用。回火炉一般包括炉体和盖体,其中回火炉的盖体设计在整个装置的上端,其自身的质量比较大,因此控制顶盖开合以人力难以操作,通常使用到机械式升降机构,而现有的升降机构大多为气缸结构,通过气缸自身的伸缩来带动顶盖移动,例如,中国专利CN215251031U公开了一种井式回火炉,其通过设置在炉体外侧壁上的驱动气缸来带动双轴轴承座上下滑动,进而带动两个炉门。此种以气缸驱动盖体开合的回火炉,气缸需要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加上回火炉内部温度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气缸出现变形,影响回火炉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回火炉升降装置中的气缸容易变形影响回火炉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包括炉体、盖体组件、支架和支柱,支柱位于炉体旁,支架连接支柱并位于盖体组件正上方,支架上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位于支架下方,盖体组件上端面的中心连接有突出部,第一螺杆与突出部螺纹连接,盖体组件位于第一螺杆和炉体之间并与炉体同轴设置,盖体组件上还连接有用于将盖体组件与炉体固定的固定机构。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由于第一螺杆与突出部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螺杆转动时能够带动盖体组件上下移动实现盖体组件的升降,进而实现炉体的开合,无需用到气缸,也就能避免因气缸变形对回火炉正常使用的影响;此外,还设置固定机构对盖体组件和炉体作进一步的固定,提高闭合时炉体与盖体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06]作为改进,本技术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盖体组件侧壁,连接杆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柱上;采用此种结构,连接杆与支柱滑动连接能够对盖体组件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0007]作为改进,盖体组件包括外盖体和内盖体,突出部连接在外盖体上端面的中心,内盖体沿竖向滑动连接在外盖体内并位于外盖体下方,炉体上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在炉体上形成环形的水平台阶面,内盖体下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连接有第二环凸部,第二环凸部与环形槽同轴设置,固定机构连接在第二环凸部和水平台阶面上;采用此种结构,通过设置外盖体与内盖体避免固定机构与第一电机、第一螺杆之间的干涉冲突。
[0008]作为改进,外盖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下端连通第二安装孔上端,第二安装孔下端贯穿外盖体下端面,内盖体上
端外周壁上沿周向连接有第一环凸部,第一环凸部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内,内盖体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孔内;采用此种结构,通过第一环凸部对内盖体进行限位,防止内盖体脱离外盖体。
[0009]作为改进,固定机构包括若干第二电机、若干第二螺杆和若干螺套,若干螺套沿周向镶嵌在第二环凸部上,若干第二电机沿周向连接在水平台阶面上,每个第二电机输出轴均连接有第二螺杆,每个第二螺杆分别与其中一个螺套对应并与螺套螺纹连接;采用此种结构,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由于第二螺杆与螺套螺纹连接,转动的第二螺杆能够带动螺套升降,从而改变内盖体与炉体之间的距离,使得内盖体与炉体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好。
[0010]作为改进,若干螺套沿第二环凸部周向等距分布,若干第二电机沿水平台阶面周向等距分布;采用此种结构,使得内盖体与炉体之间的开合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炉体;2、盖体组件;21、外盖体;22、内盖体;3、支架;4、支柱;5、第一电机;6、第一螺杆;7、突出部;8、固定机构;81、第二电机;82、第二螺杆;83、螺套;9、连接杆;10、环形槽;11、水平台阶面;12、第二环凸部;13、第一安装孔;14、第二安装孔;15、第一环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作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包括炉体1、盖体组件2、支架3和支柱4,支柱4位于炉体1旁,支架3连接支柱4并位于盖体组件2正上方,支架3与支柱4一体成型并且整体呈“7”字型;支架3上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位于支架3下方,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5输出轴朝下设置,并且该输出轴穿过支架3;盖体组件2上端面的中心连接有突出部7,第一螺杆6与突出部7螺纹连接,盖体组件2位于第一螺杆6和炉体1之间并与炉体1同轴设置,盖体组件2上还连接有用于将盖体组件2与炉体1固定的固定机构8。
[0015]如图1所示,盖体组件2包括外盖体21和内盖体22,突出部7连接在外盖体21上端面的中心,内盖体22沿竖向滑动连接在外盖体21内并位于外盖体21下方,外盖体2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13内径大于第二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13下端连通第二安装孔14上端,第二安装孔14下端贯穿外盖体21下端面,内盖体22上端外周壁上沿周向连接有第一环凸部15,第一环凸部15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孔13内,内盖体22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孔14内,其中,第一环凸部15直径与第一安装孔13内径相等,内盖体22直径与第二安装孔14内径相同。本技术还包括连接杆9,连接杆9一端连接盖体组件2侧壁,连接杆9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柱4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杆9一端连接外盖体21侧壁。
[0016]如图1所示,炉体1上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在炉体1上形成环形的水平台阶面11,使得炉体1整体呈凸字形,内盖体22下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连接有第二环凸部12,使得内盖体22整体呈工字型;第二环凸部12与环形槽10同轴设置,固定机构8
连接在第二环凸部12和水平台阶面11上。固定机构8包括若干第二电机81、若干第二螺杆82和若干螺套83,若干螺套83沿周向镶嵌在第二环凸部12上,若干第二电机81沿周向连接在水平台阶面11上,每个第二电机81输出轴均连接有第二螺杆82,每个第二螺杆82分别与其中一个螺套83对应并与螺套83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若干螺套83沿第二环凸部12周向等距分布,若干第二电机81沿水平台阶面11周向等距分布。
[0017]当关闭炉体1时,先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第一螺杆6转动,由于第一螺杆6与突出部7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螺杆6转动时能够带动盖体组件2向下移动,使得内盖体22靠近第二螺杆82,并且第二螺杆82预插入螺套83中,之后每个第二电机81启动,使得螺套83带动内盖体22向下移动并封闭炉体1;当打开炉体1时,则先启动各个第二电机81,使得螺套83带动内盖体22向上移动,待螺套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盖体组件(2)、支架(3)和支柱(4),所述支柱(4)位于所述炉体(1)旁,所述支架(3)连接所述支柱(4)并位于所述盖体组件(2)正上方,所述支架(3)上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位于所述支架(3)下方,所述盖体组件(2)上端面的中心连接有突出部(7),所述第一螺杆(6)与所述突出部(7)螺纹连接,所述盖体组件(2)位于所述第一螺杆(6)和所述炉体(1)之间并与所述炉体(1)同轴设置,所述盖体组件(2)上还连接有用于将所述盖体组件(2)与所述炉体(1)固定的固定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一端连接所述盖体组件(2)侧壁,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柱(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火炉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2)包括外盖体(21)和内盖体(22),所述突出部(7)连接在所述外盖体(21)上端面的中心,所述内盖体(22)沿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外盖体(21)内并位于所述外盖体(21)下方,所述炉体(1)上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槽(10),所述环形槽(10)在所述炉体(1)上形成环形的水平台阶面(11),所述内盖体(22)下端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连接有第二环凸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逸蓉,戴元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