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67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属于全氟化合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样品的处理与保存:分别对藻、溞、鱼肉进行处理;离子对萃取法;分别对藻、溞、鱼肉、鱼鳃以及鱼肝进行上样;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仪器进行质谱,并在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电喷雾负离子扫描模式、离子源温度150℃、脱落剂气温度500℃、胶溶剂气流速1000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氟化合物检测
,具体是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的生殖健康、胚胎健康、肝脏健康和内分泌干扰等,目前PFCs在环境中已被大量检出,且有研究表明,PFCs能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随食物链迁移。PFCs的同系物和异构体种类较多,在环境中的含量仅为痕量水平(ng
×
L
‑1和ng
×
g
‑1)所以,建立一种可靠灵敏的PFCs在生物样品中的检测方法,对研究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十分必要。
[0003]目前研究的检测方法多围绕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进行,而对于食物链基础的藻、溞的检测技术的研究非常少,故本专利技术以食物链为基础,研究检测藻、溞和鱼体内PFCs的高效、灵敏的前处理和仪器方法。
[0004]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专利号:CN104237402B)公开了一种树皮、树叶中全氟化合物提取及测定方法,其中样品在冷冻干燥后粉碎,过60目筛后于

20℃下保存,将样品加入内标老化,然后加入乙腈作为提取剂,通过超声、震荡提取,离心收集上清液。重复上述步骤一次,合并两次的上清液。将上述步骤中的上清液稀释,通过WA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全氟化合物的量。采用超声、震荡、离心提取,实现了提取过程简单快捷。
[0005]检测种类为全氟羧酸和全氟磺酸两大类14种全氟化合物,对于全氟羧酸和全氟磺酸的替代品没有涉及,而随着禁用传统全氟化合物法规的出台,目前化工生产商加大了替代品的研发生产力度,环境中发现新型全氟化合物的频次也越来越高。相较之下,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统和新型全氟化合物共四大类17种,检测范围更广,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0006]现有技术中使用超声萃取联合固相萃取的办法,耗时较长。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固相萃取步骤,减少了样品处理时间,通过加入C18粉和PSA达到净化的目的,满足化合物的痕量分析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提供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中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的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样品的处理与保存:分别对藻、溞、鱼肉进行处理;
[0011](2)离子对萃取法;分别对藻、溞、鱼肉、鱼鳃以及鱼肝进行上样;
[0012](3)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仪器进行质谱,并在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电喷雾负离
0.25mol
·
L

1的碳酸钠溶液后涡轮混匀3min,30℃下超声3min,再向试管内加5mL甲基叔丁基醚(MTBE),涡轮混匀后超声3min,在4500rpm下离心5min,吸取上层清液至另一根新的聚丙烯离心管中,重复加入5mL MTBE三次,合并上清液;在45℃下氮吹吹干后用0.5mL 2mmol
·
L

1乙酸铵水溶液:甲醇(30:70,V:V)的溶剂复溶后上样。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步骤(2)中鱼鳃和鱼肝的处理过程为:
[0024]鱼鳃:取0.2g鱼鳃到10mL的聚丙烯试管中,处理过程同溞的前处理过程;
[0025]鱼肝:取0.2g鱼肝到10mL的聚丙烯试管中,加入1mL 0.5mol
·
L

1的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TBAHs)溶液和2mL 0.25mol
·
L

1的碳酸钠溶液后涡轮混匀3min,30℃下超声3min,再向试管内加2mL甲基叔丁基醚(MTBE),涡轮混匀后超声3min,在4500rpm下离心5min,吸取上层清液至另一根新的聚丙烯离心管中,重复加入2mL MTBE三次,合并上清液;在45℃下氮吹吹干后用1mL 2mmol
·
L

1乙酸铵水溶液:甲醇(30:70,V:V)的溶剂,加入100mg的C18粉去除脂后上样。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离子对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处理样品量少的样品时,具有用时短、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和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同时检测多种类的全氟化合物,提高了检测效率,在处理不同生物样品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17种全氟化合物保留时间和峰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操作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潮湿萃取联合固相萃取的办法,提供能检测藻、溞、鱼肉、鱼肝和鱼鳃中全氟羧酸类(包括全氟丁酸、全氟戊酸、全氟己酸、全氟庚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全氟癸酸、全氟十一酸和全氟十二酸)、全氟及多氟聚醚羧酸类(全氟
‑4‑
恶戊二酸、全氟
‑5‑
氧代己酸、全氟

3,6

二噁庚酸和4,8

二噁

3H全氟壬酸乙酯)、全氟磺酸类(全氟丁烷磺酸盐、全氟己烷磺酸钾和全氟辛烷磺酸钾)以及全氟醚磺酸盐的离子对萃取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共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
[0031]S100、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0032]S101、藻:取50mL的聚丙烯试管称取重量,加入培养3~4天的藻液50mL,在10000rpm离心10min后,弃去上清液,风干后测其干重,并保存在

20℃的冰箱中待测。
[0033]S102、溞:取10mL的聚丙烯试管称取重量,用塑料吸管吸取10只大小均一成年大型溞(大于8天溞龄),在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挑取放入试管中称重,得到大型溞湿重,尽快完成样品检测工作。
[0034]S103、鱼肉:将鱼肉、鱼肝和鱼鳃匀浆保存在聚丙烯瓶中,于4℃下低温保存。
[0035]S200、离子对萃取法
[0036]S201、藻:向试管中加入1mL 0.5mol
·
L

1的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TBAHs)溶液和2mL 0.25mol
·
L

1的碳酸钠溶液后涡轮混匀3min,30℃下超声3min,再向试管内加5mL甲基叔丁基醚(MTBE),涡轮混匀后超声3min,在4500rpm下离心5min,吸取上层清液至另一根新
的聚丙烯离心管中,重复加入5mL MTBE三次,合并上清液。在45℃下氮吹吹干后用1mL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的处理与保存:分别对藻、溞、鱼肉进行处理;(2)离子对萃取法;分别对藻、溞、鱼肉、鱼鳃以及鱼肝进行上样;(3)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仪器进行质谱,并在多重反应离子监测模式、电喷雾负离子扫描模式、离子源温度150℃、脱溶剂气流速温度500℃、脱溶剂气流速1000L
·
h

1,毛细管电压3kV,氮气作为脱溶剂气和锥孔气,氩气作为碰撞气的条件下进行质谱;(4)得出标准曲线和方法检出限:通过测定靠近方法检出限的七个基质加标样品,按照公式MDL=t(n

1,0.99)
×
S计算;(5)按照上述介绍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对藻、溞和鱼进行加标回收率计算得出回收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使用甲醇稀释全氟化合物的标准溶液,配成0.2mL一系列梯度浓度的全氟化合物标准使用液,浓度分别为:0.14μg
·
L

1、0.41μg
·
L

1、1.23μg
·
L

1、3.70μg
·
L

1、11.11μg
·
L

1、33.33μg
·
L

1和50μg
·
L

1,向混标中加入2ng混内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各样品均设置高、中和低三种浓度的加标浓度,加标回收率(RE)的计算公式为:其中,RE:加标回收率,单位:%;C0:混合标准液的浓度,μg
·
L

1;C1:未加入混合标准液的样品的检测浓度,μg
·
L

1;C2:加入混合标准溶液的样品的检测浓度,μg
·
L

1;V0:混合标准液的体积,mL;V1:未加入混合标准液的样品上机前定容体积,mL;V2:加入混合标准溶液的样品上机前定容体积,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藻的处理过程为:取50mL的聚丙烯试管称取重量,加入培养3~4天的藻液50mL,在10000rpm离心10min后,弃去上清液,风干后测其干重,并保存在

20℃的冰箱中待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溞的处理过程为:取10mL的聚丙烯试管称取重量,用塑料吸管吸取10只大小均一的成年大型溞,大于8天溞龄;在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挑取放入试管中称重,得到大型溞湿重,尽快完成样品检测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鱼肉的处理过程为:将鱼肉、鱼肝和鱼鳃匀浆保存在聚丙烯瓶中于4℃下保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溞和鱼体内17种全氟化合物的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藻的处理过程为:向试管中加入1mL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双庆张洪昌朱英赵庆节李贞金曹燕张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