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655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包括喷淋管路和多个并行的象限喷淋支路,同时在喷淋管路和象限喷淋支路中设置过滤装置,使整个系统形成四级过滤装置,大大降低了喷嘴的堵塞风险,降低了喷嘴的维护成本;多路象限喷淋支路按象限布置间冷三角区域内,在间冷三角区域内同一水平面上安装两个互成一定夹角的雾化喷嘴,尽可能保证喷雾对该平面上空冷散热器表面全覆盖,同时喷雾粒径达到(50)μm级别,通过延长雾滴的滞空时间,加强了对空气的冷却,减小了喷淋水的逃逸率。本系统在实施阶段可降低投资成本、减小后期维护成本,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可在系统节水与节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在系统节水与节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在系统节水与节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
,具体为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间冷机组采用间冷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节水,适用于气候干燥或者干旱的地方、煤矿坑口及其它水资源非常有限且用水成本极高的地区。现有机组运行效果表明,间冷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85%甚至更多。
[0003]夏季环境气温比较高时,间冷机组会出现背压升高,机组发电效率降低,甚至迫使整个机组降负荷运行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有必要对间冷机组进行改造,加装喷雾降温系统可以在夏季对间冷塔进行喷淋降温,提高热交换效率,达到降低机组背压,降低煤耗,提升机组的带负荷能力,同时在大风风向突变的气象情况下也能起到稳定机组背压的作用,平安度过高负荷的夏季。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实现夏季机组高负荷期间降低机组背压,提升机组的带负荷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夏季高负荷期间背压升高、负荷受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有效降低机组背压,提升机组的带负荷能力,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包括主喷淋管路,主喷淋管路的入口连接进水母管,主喷淋管路的出口通过监测过滤装置与多路并行的象限喷淋支路连接,所述主喷淋管路和象限喷淋支路上设置有多级过滤装置,多路象限喷淋支路的喷淋端按象限布置间冷三角区域内,对冷却三角各区域全覆盖喷淋降温。
[0008]优选的,所述主喷淋管路包括主喷淋水泵,其出口电动门通过管路连接逆止阀和电动阀,主喷淋水泵的进口电动门通过管路连接电动阀。
[0009]优选的,所述主喷淋管路的两端还并接有备用喷淋管路。
[0010]优选的,所述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入口通过压力变送器与进水母管连接,进水母管上设置有闸阀。
[0011]优选的,所述监测过滤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和差压流量变送器;
[0012]所述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并接出口通过连接压力变送器和差压流量变送器连接各象限喷淋支路。
[0013]优选的,所述多级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水母管上的一级过滤器,设置在主喷淋管路出口的二级过滤器,设置在各象限喷淋支路上的三级过滤器,以及设置在喷淋端的四级过滤器。
[0014]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三级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二级过滤器为磁性过滤器。
[0015]优选的,所述象限喷淋支路包括支路母管,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过滤器和电动阀,电动阀的出口连接雾化喷嘴。
[0016]优选的,所述象限喷淋支路的出口与冷却三角喷雾立管连接。
[0017]优选的,还包括喷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交替运行,以及控制各路象限喷淋支路的运行状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包括喷淋管路和多个并行的象限喷淋支路,同时在喷淋管路和象限喷淋支路中设置过滤装置,使整个系统形成四级过滤装置,大大降低了喷嘴的堵塞风险,降低了喷嘴的维护成本;多路象限喷淋支路按象限布置间冷三角区域内,在间冷三角区域内同一水平面上安装两个互成一定夹角的雾化喷嘴,尽可能保证喷雾对该平面上空冷散热器表面全覆盖,同时喷雾粒径达到50μm级别,通过延长雾滴的滞空时间,加强了对空气的冷却,减小了喷淋水的逃逸率。本系统在实施阶段可降低投资成本、减小后期维护成本,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可在系统节水与节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
[0020]进一步,控制系统接入机组的DCS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电动阀对各路象限喷淋支路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精准喷雾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进水母管1,手动闸阀2,Y型过滤器(3、20、25、28、31),压力变送器(4、12),电动阀(5、10、14、19、21、24、27、30),压力表(6、8、15、17),主喷淋主水泵7,逆止阀(9、18),差压流量变送器11,磁性过滤器13,副喷淋水泵16,第一支路母管22,第二支路母管23,第三支路母管26,第四支路母管29,喷淋控制系统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4]参见附图1,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主喷淋管路上设置有喷淋水泵和逆止阀,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入口连接进水母管1,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入口通过监测过滤装置与多个并行的象限喷淋支路连接,象限喷淋支路用于对冷却三角各区域喷淋降温。
[0025]主喷淋管路包括主喷淋水泵7,其出口电动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力表8、逆止阀9和电动阀10,主喷淋水泵7的进口电动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力表6和电动阀5。
[0026]备用喷淋管路包括副喷淋水泵16,其出口电动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力表17、逆止阀18和电动阀19,副喷淋水泵16的进口电动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压力表16和电动阀14。
[0027]主喷淋管路的电动阀5和备用喷淋管路的电动阀14的入口并接后与进水母管1的出口连接,进水母管1上自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设置手动闸阀2、Y型过滤器3和压力变送器
4,压力变送器4的出口连接电动阀5和电动阀14的入口。电动阀5和电动阀14的出口并接后与监测过滤装置连接,监测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差压流量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12和磁性过滤器13,磁性过滤器13的出口与多个并行的喷淋支路入口连接。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出口与多个并行的象限喷淋支路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差压流量变送器11的入口连接,磁性过滤器13对水质过滤后输入至各象限喷淋支路中。
[0028]所述象限喷淋支路包括支路母管,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过滤器和电动阀,电动阀的出口连接雾化喷嘴,冷却三角内部每隔1.5米布置一组雾化喷嘴,每组雾化喷嘴成一定角度,可达到对扇区冷却三角的大面积覆盖,极大地降低喷淋水的逃逸率。
[0029]优选的,象限喷淋支路的出口直联各冷却三角喷雾立管。
[0030]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设置四路象限喷淋支路,包括第一象限喷淋支路、第二象限喷淋支路、第三象限喷淋支路和第四象限喷淋支路。
[0031]第一象限喷淋支路包括第一支路母管22,其上设置Y型过滤器20和电动阀21;第二象限喷淋支路包括第二支路母管23,其上设置Y型过滤器25和电动阀24;第三象限喷淋支路包括第三支路母管26,其上设置Y型过滤器28和电动阀27;第四象限喷淋支路包括第四支路母管29,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喷淋管路,主喷淋管路的入口连接进水母管(1),主喷淋管路的出口通过监测过滤装置与多路并行的象限喷淋支路连接,所述主喷淋管路和象限喷淋支路上设置有多级过滤装置,多路象限喷淋支路的喷淋端按象限布置间冷三角区域内,对冷却三角各区域全覆盖喷淋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淋管路包括主喷淋水泵(7),其出口电动门通过管路连接逆止阀(9)和电动阀(10),主喷淋水泵(7)的进口电动门通过管路连接电动阀(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淋管路的两端还并接有备用喷淋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淋管路和备用喷淋管路的入口通过压力变送器与进水母管(1)连接,进水母管(1)上设置有闸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机组间接空冷系统的喷雾降温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过滤装置包括压力变送器和差压流量变送器(11);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张小锋罗建科魏江李楚渊刘启凡武文韬崔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君创智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