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51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用以接受物料进料;第一导流板,设于所述进料口上,将所述进料口分为多条进料跑道;控制转板,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后方,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配合使所述进料跑道形成渐变宽度的进料跑道;第二导流板,设于所述控制转板的后方,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平行设置,用以连通渐变宽度后的所述进料跑道;下料口,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后方,使所述进料跑道内的物料进入环形炉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传统的进料/布料装置物料分布厚度不均匀,物料受热不均的生产运营问题。产运营问题。产运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形炉或转底炉的均匀布料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环形炉或转底炉的进料/布料装置通常按照宽度均等的规则设置进料/布料装置的进料口数量和位置,以固定进料量进行投料。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这种进料/布料方式会导致环形炉的炉底物料分布厚度不均匀,造成物料受热不均和产品质量问题,情况严重时,影响正常的运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解决传统的进料/布料装置物料分布厚度不均匀,物料受热不均的生产运营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包括:
[0006]进料口,用以接受物料进料;
[0007]第一导流板,设于所述进料口上,将所述进料口分为多条进料跑道;
[0008]控制转板,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后方,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配合使所述进料跑道形成渐变宽度的进料跑道;
[0009]第二导流板,设于所述控制转板的后方,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平行设置,用以连通渐变宽度后的所述进料跑道;
[0010]下料口,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后方,使所述进料跑道内的物料进入环形炉中。
[0011]较佳的,所述进料跑道设有3~16条。
[0012]较佳的,所述进料跑道的宽度W
i
按所述进料口的总宽度W分布,即W
i
(i=1~16,i∈N
*
),其中,i
max
=N。
[0013]较佳的,所述控制转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夹角β
i

[0014]所述控制转板的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β
i
为正值,逆时针方向的夹角β
i
为负值。
[0015]较佳的,所述控制转板在所述进料跑道上的影射长度E=Acosβ
i

[0016]式中,A为控制转板的长度。
[0017]较佳的,所述影射长度E为定值,即为:
[0018]λ取值范围为(0,1)。
[0019]较佳的,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前端与所述控制转板相连,末端与所述下料口相连,将所述下料口分为N个下料口。
[0020]较佳的,所述进料跑道的长度为
[0021]式中,B为下料口的中心线长度;N为下料口被第二导流板分成的数量。
[0022]较佳的,每条所述进料跑道对应的每份环形布料面积为S
i
(i=1~10,i∈N
*
):
[0023][0024]式中,α为下料口的中心线与进料装置的两侧边界之间的夹角;R为环形炉的内环半径,γ为进料装置的中心线与环形炉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0025]所述进料跑道对应的每份环形布料总面积S:
[0026][0027]每条所述进料跑道占环形炉的炉底微分总面积的比例为K
i
(i=1~10,i∈N):
[0028][0029]则所述进料跑道的宽度W
i
需满足:
[0030][0031]较佳的,所述夹角β
i
需满足:
[0032][003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0034]1)解决传统的进料/布料装置物料分布厚度不均匀,物料受热不均的生产运营问题。根据物料进料口的面积分布控制进料量,在保证物料分布均匀和受热均匀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35]2)降低工艺生产运营检修率,降低工艺运行成本和能耗,达到更好的生产效果;
[0036]3)本专利技术进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改良使用。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进料装置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9]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包括:
[0040]进料口1,用以接受物料进料,在驱动装置2的电力驱动下,将物料送往分流布料区域。
[0041]第一导流板3,设于进料口1上,将进料口1分为3~16条进料跑道4。其中,进料跑道4按照环形炉的径向面积比例宽度分布,将物料按径向面积比例分流,同时避免堆积或打结。
[0042]控制转板5,设于第一导流板3的后方,通过调整控制转板5的角度与第一导流板3相配合使进料跑道4形成渐变宽度的进料跑道,用于对进入进料跑道4的物料进一步微调,
后接第二导流板6。控制转板5通过旋转角度控制各个进料跑道4在生产设备的布料面积,进而实现相同面积上物料量均匀分布的目的。
[0043]第二导流板6,设于控制转板5的后方,与第一导流板3平行设置,用以连通渐变宽度后的进料跑道4,确保物料按宽度均匀分布,避免不同进料跑道4内物料堆积或打结。
[0044]下料口7,设于第二导流板6的后方,使进料跑道4内的物料进入环形炉中。
[0045]进料跑道4,其底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在控制转板5的作用下将物料输送跑道的宽度由径向面积比例宽度渐变至均匀宽度分布。
[0046]本专利技术进料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0047]进料口1按照环形炉的底部物料量与径向面积比例一定的规则在进料口1设置第一导流板3,第一导流板3将进料口1分为宽度不同进料跑道4,控制各个进料跑道料4内物料流量。第一导流板3后接控制转板5和第二导流板6,第二导流板6后接进料口7,控制转板5使得第二导流板6均匀分布在下料口7。
[0048]物料经第一导流板3进入进料跑道4,在进料跑道4的驱动下,经控制转板5和第二导流板6进入进料口7,在环形炉生产设备或储存容器上实现单位面积均匀布料,环形炉生产设备或储存容器上不同区域单位面积荷载物料量相同的目的,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49]再参考图1所示,环形炉的内环半径为R,炉底的宽度为L,环形炉的外环半径为R+L,进料口1的总宽度为W,第一导流板3(第二导流板6)的数量为A。
[0050]A取值为2~15的正整数。
[0051]进料口1经第一导流板3(编号为)将进料口1分为N条进料跑道4(编号为M
i
(i=1~16,i∈N
*
));每条进料跑道4对应的进料口1的宽度为W
i
(i=1~16,i∈N
*
),其中,i
max
=N。
[0052]控制转板5(编号为Z
i
(i=1~15,i∈N
*
))的延长线与第一导流板3之间的夹角为β
i
(i=1~15,i∈N
*
),其中,控制转板5顺时针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用以接受物料进料;第一导流板,设于所述进料口上,将所述进料口分为多条进料跑道;控制转板,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后方,并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相配合使所述进料跑道形成渐变宽度的进料跑道;第二导流板,设于所述控制转板的后方,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平行设置,用以连通渐变宽度后的所述进料跑道;下料口,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后方,使所述进料跑道内的物料进入环形炉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跑道设有3~16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跑道的宽度W
i
按所述进料口的总宽度W分布,即W
i
(i=1~16,i∈N
*
),其中,i
max
=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转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夹角β
i
;所述控制转板的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β
i
为正值,逆时针方向的夹角β
i
为负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环形炉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转板在所述进料跑道上的影射长度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忠赵尚余志友付晓燕曹志成徐冬梅郭海飞胡德国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