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37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目标区块动静态资料,建立目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步骤2,开展目标区块精细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模型网格体的分流量参数场;步骤3,应用盈亏平衡法,构建经济极限分流量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区块经济极限分流量界限;步骤4,确定弱势波及区域水相流速界限、油相流速界限,进而确定目标区块动态波及范围;步骤5,计算目标区块经济有效体积波及系数。该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可直接用于特高含水油藏经济有效波及系数的评价,对于实施流场调整的油藏方案适应性评价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应性评价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应性评价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后期,经济有效波及系数减小,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如何准确评价特高含水油藏经济有效波及系数,指导油藏开发调整,是实现该类油藏效益开发的关键。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575207A一种预测油田水驱波及半径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活塞式水驱油理论,计算水驱油藏注水等效圆形水驱面积以及等效圆形半径r,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波及半径进行校正,考虑油井含水率以及单井组平均含水率,获得修正因子f。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991223A公开了一种确定多层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根据各储层的物性参数获得各储层的水驱前缘饱和度,计算各储层的水驱分注入量,并根据各储层的水驱分注入量及水驱前缘饱和度,确定各储层的水驱前缘及波及系数。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561111A公开了一种确定多层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基于含水率历史数据和对应的水驱波及系数历史数据,通过回归拟合建立的水驱波及系数预测模型,确定目标油田的水驱波及系数。
[0006]中国专利申请CN104318052A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低渗透油藏纵向波及系数主控因素,引入砂体连通系数修正纵向波及预测公式。平面波及系数评价方法通过坐标转换,将低渗透油藏在各向异性时的渗透率转换为各向同性时的渗透率,考虑各向异性和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水驱波及区域面积进而确定平面波及系数。
[0007]但是,现有的评价方法多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的波及系数评价方法多是基于油藏的生产动态数据及水驱基础理论建立水驱波及系数预测模型,难以精确直观地描述油藏波及的范围;

目前波及系数评价方法均为考虑经济因素,不能反映油藏经营管理、油价等条件对经济有效波及系数的影响,难以满足特高含水油藏波及系数的评价。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用于特高含水油藏经济有效体积波及系数的计算的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该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包括:
[0010]步骤1,根据目标区块动静态资料,建立目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0011]步骤2,开展目标区块精细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模型网格体的分流量参数
场;
[0012]步骤3,应用盈亏平衡法,构建经济极限分流量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区块经济极限分流量界限;
[0013]步骤4,确定弱势波及区域水相流速界限、油相流速界限,进而确定目标区块动态波及范围;
[0014]步骤5,计算目标区块经济有效体积波及系数。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6]在步骤1中,建立目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包含区块以下参数:储层构造、渗透率、孔隙度、净毛比、油相密度与粘度、水相密度与粘度、相对渗透率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油水井生产历史、油水井措施数据、油井月产油量、月产液量、水井月注水量、三采月度数据、生产时间步长。
[0017]在步骤2中,计算数值模拟模型网格体的分流量,采用公式如下:
[0018][0019]式中:f
wp
为网格体分流量;μ
w
、μ
o
分别为水、油相粘度;k
ro
、k
rw
分别为网格体油、水相相对渗透率。
[0020]在步骤3中,应用盈亏平衡原理计算投入等于产出时对应的分流量即为经济极限分流量,且销售收入低于操作成本为低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当产出油销售收入不足以平衡运行成本时,为无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
[0021]在步骤3中,运行成本是指考虑原油生产过程中从举升、处理到再注入所需要的基本费用;
[0022]投入=产出:
[0023](C1+C2)q
l
+aC3q
l
=I
o
q
o
(P
o

R
T
)
ꢀꢀꢀ
(2)
[0024]无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
[0025][0026]操作成本是指运行成本加上增量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员费、维护性井下作业费;
[0027]投入=产出:
[0028](C1+C2)q
l
+aC3q
l
+(C4+C5+C6)
×
10
‑4/365=I
o
q
o
(P
o

R
T
)
ꢀꢀꢀ
(4)
[0029]低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
[0030][0031]式中:f
w1
--无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f;q
l
--单井日产液量,t/d;I
o
--原油商品率,f;P
o
--油价,元/t;R
T
--吨油税金,元/t。C
f
--单井固定成本,万元;C1--直接动力费,元/吨液;C2--油气处理费,元/吨液;a--区块注采比,f;C3--注水费,元/吨水;C4--直接材料费,万元/油井/年;C5--直接人员费,万元/油井/年;C6--维护性井
下作业费,万元/油井/年。
[0032]在步骤4中,通过网格体水相流速、油相流速、驱替压力梯度三参数交会图,确定弱势波及区域水相流速界限、油相流速界限,进而确定目标区块动态波及范围。
[0033]在步骤5中,首先需要确定网格体波及类别系数a
i,j,k
,根据步骤2算得到的网格体分流量、步骤3计算得到的目标区块经济极限分流量界限以及步骤4计算得到的目标区块弱势未波及区油、水相流速界限,网格体分流量>经济无效波及分流量,表明网格体为经济无效波及,经济低效波及分流量<网格体分流量<经济无效波及分流量,表明网格体为经济低效波及,若网格体分流量<经济低效波及分流量,表明网格体为经济高效波及。
[0034]在步骤5中,采用如下方法确定类别系数a
i,j,k

[0035]如果网格体水流量小于水相流速界限,并且网格体油流量小于油相流速界限,即FLRW<FLRW
c
且FLRO<FLRO
c
,则a
i,j,k
=0;
[0036]若网格体分流量>经济无效波及分流量,则a
i,j,k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目标区块动静态资料,建立目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步骤2,开展目标区块精细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模型网格体的分流量参数场;步骤3,应用盈亏平衡法,构建经济极限分流量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区块经济极限分流量界限;步骤4,确定弱势波及区域水相流速界限、油相流速界限,进而确定目标区块动态波及范围;步骤5,计算目标区块经济有效体积波及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建立目标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包含区块以下参数:储层构造、渗透率、孔隙度、净毛比、油相密度与粘度、水相密度与粘度、相对渗透率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油水井生产历史、油水井措施数据、油井月产油量、月产液量、水井月注水量、三采月度数据、生产时间步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计算数值模拟模型网格体的分流量,采用公式如下:式中:f
wp
为网格体分流量;μ
w
、μ
o
分别为水、油相粘度;k
ro
、k
rw
分别为网格体油、水相相对渗透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应用盈亏平衡原理计算投入等于产出时对应的分流量即为经济极限分流量,且销售收入低于操作成本为低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当产出油销售收入不足以平衡运行成本时,为无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高含水期油藏经济有效波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运行成本是指考虑原油生产过程中从举升、处理到再注入所需要的基本费用;投入=产出:(C1+C2)q
l
+aC3q
l
=I
o
q
o
(P
o

R
T
)
ꢀꢀꢀꢀꢀꢀꢀꢀꢀꢀ
(2)无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操作成本是指运行成本加上增量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员费、维护性井下作业费;投入=产出:(C1+C2)q
l
+aC3q
l
+(C4+C5+C6)
×
10
‑4/365=I
o
q
o
(P
o

R
T
)
ꢀꢀꢀꢀꢀꢀ
(4)低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
式中:f
w1
--无效波及经济极限分流量,f;q
l
--单井日产液量,t/d;I
o
--原油商品率,f;P
o
--油价,元/t;R
T
--吨油税金,元/t;C
f
--单井固定成本,万元;C1--直接动力费,元/吨液;C2--油气处理费,元/吨液;a--区块注采比,f;C3--注水费,元/吨水;C4--直接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刘海成李伟忠官敬涛房朝连李晓宁韩永治杨成健鲁轩张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