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19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氟化法钛白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至少包括回转炉结构,其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加热区和冷却区,所述加热区内设置有至少一根研磨杆,所述研磨杆限位在所述加热区内。其适用于氟化法的钛白粉生产,原料混合均匀、物料受热均匀,物料反应完全,生产率高。生产率高。生产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氟化法钛白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

技术介绍

[0002]钛白粉制备方法主要为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工艺较氯化法工艺流程长、生产过程不连续、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已被逐步淘汰。氯化法氯气可以循环利用、自动化程度高,但氯化法的主要原料为金红石原矿的富钛料,对原料要求较高。专利CN111989413公开了使用氟化剂处理含钛原料生产钛白粉的方法,该方法绿色环保,原料适用性广。但目前为止,该方法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生产。
[0003]现有氟化装置多为生产稀土氟化物或气体氟化氢设备,稀土氟化炉一般会存在不耐用、电热效率低、使用成本高、废气收集不完全、安全系数低、不能连续操作等问题。生产气体氟化氢回转反应炉原料混合不均匀,混合输送能力差,物料受热也不均匀,从而使物料反应不完全,生产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适用于氟化法的钛白粉生产,原料混合均匀、物料受热均匀,物料反应完全,生产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
[0006]一种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至少包括回转炉结构,其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加热区和冷却区,所述加热区内设置有至少一根研磨杆,所述研磨杆限位在所述加热区内。
[000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研磨杆可随着炉体转动而沿着炉壁滚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物料进行研磨和充分混合,保证物料在筒体内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进行反应。另外,氟化法的钛白粉生产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结块问题,造成反应或者物料混合不完全,研磨杆在炉体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对物料进行研磨,从而避免结块问题的发生。
[0008]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杆为多棱柱,所述研磨杆沿着轴向放置在所述回转炉结构内。
[000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研磨杆沿着轴向放置,可以确保所装载的物料沿炉的长度在炉壁面附近研磨和充分混合。
[0010]具体的,该研磨杆为金属材质,可为正立方柱结构,其内切圆直径为80

100mm,长度为1到50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段内放置有研磨球。
[00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产物在进行冷却的同时进行研磨,从而得到更加细小的物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区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孔筛。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孔筛可以进一步的避免堵塞。
[0015]具体的,所述回转炉结构包括:
[0016]筒体,其设置有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0017]固定设置的若干托轮机构,各所述托轮机构沿着所述筒体的轴向分别布置在其下方法;
[0018]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筒体的进料口的一个所述托轮机构两侧的挡轮机构;
[0019]以及固定设置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筒体转动。
[0020]具体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进料罩;固定设置的螺旋输送机,其穿过所述进料罩并伸入到所述筒体内,所述螺旋输送机连通设置有进料斗;
[0021]具体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出料罩。
[0022]具体的,所述筒体包括内筒和套设在所述内筒外的炉壳,并且,所述炉壳覆盖所述加热区,所述炉壳和内筒之间固定设置有保温层和若干电加热元件。
[0023]具体的,各所述电加热元件嵌设在所述保温层内。
[0024]具体的,各所述电加热元件位于所述内筒的下方和两侧旁。
[0025]具体的,所述保温层固定在所述炉壳上,所述炉壳通过支撑结构固定设置。
[0026]具体的,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内筒的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一定的间隙可方便内筒旋转。
[0027]具体的,在所述进料罩处设置有进料密封
[0028]具体的,在所述进料罩的上端具有排气口;所述进料罩的下端具有排灰口。
[0029]具体的,在所述出料罩处设置有出料密封。
[0030]具体的,在所述出料罩的上端具有进气口;所述出料罩的下端具有出料口。
[0031]具体的,各所述托轮机构包括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筒体两侧的两个托轮,以及对应的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周向上的轮带。
[0032]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0033]电机;
[0034]减速机,其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其输出轴固定设置有小齿轮;
[0035]对应的,所述筒体绕周向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
[0036]具体的,所述回转炉结构还包括支架,其具有若干调节支座,在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所述的进料罩、所述的出料罩、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各所述的托轮机构、所述的挡轮机构以及所述的驱动装置。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8]1)筒体与进料罩和出料罩通过进、出料密封相连,有效避免筒体内废气排入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0039]2)筒体内部装有研磨杆,保证物料在筒体内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
[0040]3)筒体出料口处配制有研磨球和筛孔,有效避免物料出料堵塞,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的主视图。
[0042]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的俯视图。
[0043]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的后视图。
[0044]附图1、2、3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0045]1、筒体,101、加热区,102、冷却区,2、支架,3、进料装置,301、排气口,302、排灰口,303、进料斗,304、螺旋输送机,305、进料密封,306、进料罩,4、出料装置,401、进气口,402、舱口,403、出料罩,404、出料口,405、出料密封,5、驱动装置,501、大齿轮,502、电机,503、减速机,504、小齿轮,6、电加热元件,7、托轮机构,701、轮带,702、托轮,8、挡轮机构,9、研磨杆,10、保温层,11、回转炉结构,12、研磨球,13、孔筛。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包括回转炉结构11,其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加热区101和冷却区102,加热区101内设置有至少一根研磨杆9,研磨杆9限位在加热区101内。基于此技术方案,研磨杆可随着炉体转动而沿着炉壁滚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物料进行研磨和充分混合,保证物料在筒体内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进行反应。
[0048]实施例1
[0049]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研磨杆9为六棱柱。如图1所示,研磨杆9沿着轴向放置在回转炉结构11内。对应的,在加热区101的出口处设置有与炉内壁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回转炉结构(11),其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加热区(101)和冷却区(102),所述加热区(101)内设置有至少一根研磨杆(9),所述研磨杆(9)限位在所述加热区(1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杆(9)为多棱柱,所述研磨杆(9)沿着轴向放置在所述回转炉结构(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内放置有研磨球(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102)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孔筛(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炉结构(11)包括:筒体(1),其设置有进料装置(3)和出料装置(4);固定设置的若干托轮机构(7),各所述托轮机构(7)沿着所述筒体(1)的轴向分别布置在其下方法;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筒体(1)的进料口的一个所述托轮机构(7)两侧的挡轮机构(8);以及固定设置的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所述筒体(1)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处理钛矿的连续氟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包括:固定设置的进料罩(306);固定设置的螺旋输送机(304),其穿过所述进料罩(306)并伸入到所述筒体(1)内,所述螺旋输送机(304)连通设置有进料斗(303);所述出料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的出料罩(403);所述筒体(1)包括内筒和套设在所述内筒外的炉壳,并且,所述炉壳覆盖所述加热区(101),所述炉壳和内筒之间固定设置有保温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江赵永禄王志国王世刚路文利刘凯严智刚魏长来张兆斌肖富强阿里木阿勒玛斯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