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6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块法施工,依次施工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在所述左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浇筑前,分别利用竖向钢筋和连接钢筋固定设置温度传感器,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温度,以进行分块浇筑的时间依据,从而提高混凝土温控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效率和施工质量。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现代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由于价格低廉、力学性能好,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这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内部由于水化反应产生较大热量,其无法及时散出,混凝土在浇筑期形成内部温度明显高于外部温度的现象,这种温度差值会让混凝土浇筑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尤其是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拉应力,一旦温度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应力破坏,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
[0003]对于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冷却水管、分层分块浇筑、跳仓法施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方法,但是这些措施大多较为复杂,分块浇筑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施工方法,但对于分块的时间间隔难以进行有效确定,这会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如何对分块施工进行合理的间隔时间确定,以提高混凝土分块浇筑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是分块施工法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通过合理温控措施,提高温控施工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块法施工,沿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所述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依次连接,先浇筑左块混凝土,之后浇筑中块混凝土,最后浇筑右块混凝土,所述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均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地基进行处理,在所述左块混凝土的中心设置第一竖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底部深入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地基,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部位于所述左块混凝土的中心,在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设置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端平齐,并且位于所述左块混凝土右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一端深入左块混凝土,另一端伸出所述左块混凝土;S2:在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伸出所述左块混凝土的一端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S3:待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完成后,浇筑左块混凝土,并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1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时间间隔为5min;S4: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温度T1达到峰值后处于降温阶段,且连续3次所述第一传
感器的温度T1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2差值小于T10时,开始浇筑中块混凝土,所述T10为第一设定温差;S5:所述中块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地基清理,在所述中块混凝土的中心设置第二竖向钢筋,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底部深入所述中块混凝土的地基,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部位于所述中块混凝土的中心,在所述中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设置第二连接钢筋,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端平齐,并且位于所述中块混凝土右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一端深入中块混凝土,另一端伸出所述中块混凝土;S6:在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部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伸出所述中块混凝土的一端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S7:待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固定完成后,浇筑中块混凝土,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伸出所述左块混凝土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浇筑在所述中块混凝土中,实时监测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3以及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4,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时间间隔为5min;S8:当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温度T3达到峰值后处于降温阶段,且连续3次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温度T3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4差值小于T20,且连续3次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3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2差值小于T30时,开始浇筑右块混凝土,所述T20为第二设定温差,所述T30为第三设定温差;S9:右块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地基清理,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伸出所述中块混凝土的部分以及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浇筑在所述右块混凝土中,所述右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即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块施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钢筋深入所述左块混凝土的长度小于所述左块混凝土长度的1/20,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伸出所述左块混凝土的长度小于所述左块混凝土长度的1/15,所述第二连接钢筋深入所述中块混凝土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块混凝土长度的1/20,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伸出所述中块混凝土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块混凝土长度的1/15。
[0007]作为优选,所述左块混凝土长度和所述中块混凝土的长度为所述左块混凝土和所述中块混凝土沿大体积混凝土长度方向的尺寸。
[0008]作为优选,在所述中块混凝土浇筑前对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进行凿毛处理,以提高左块混凝土与中块混凝土的连接性能;在所述右块混凝土浇筑前对所述中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进行凿毛处理,以提高中块混凝土与右块混凝土的连接性能。
[0009]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端平齐、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端平齐,即保证连接钢筋与竖向钢筋的顶端在同一高度上,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位于混凝土侧面中心位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分块浇筑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尺寸,并有利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扩散,但对于分块浇筑的混凝土而言,浇筑间隔的选择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有效把握浇筑间隔,有可能导致浇筑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因此,浇筑时应保证已浇筑混凝土的充分散热。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混凝土分块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合理间隔时间其中,最先浇筑左块混凝土,左块混凝土的中心设在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其用于反应左块混凝土的中心点温度,而
在左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设在第一连接钢筋,其伸出左块混凝土的部分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反应左块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温度,实时监测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并计算其差值,当所述差值小于设定值,且中心点已经处于降温阶段时,则认为混凝土内部散热过程已经趋于平稳,则可以进行中块混凝土的浇筑,为了避免设定值出现误差,则可以选择连续三次的温度差值,或连续五次的温度差值,当连续若干次的温度差值均小于设定值,再进行中块混凝土的浇筑,这种方法更为科学合理,不需要对分块的混凝土进行整体的测温,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仅采用中心点温度和外界气温进行分块浇筑的间隔依据。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第二温度传感器在中块混凝土浇筑前,可以用于反映左块混凝土的外界气温,而当中块混凝土浇筑后,第二温度传感器则可以用于反映中块混凝土的边界点气温,第三温度传感器位于中块混凝土的中心点,第四温度传感器位于中块混凝土的外侧环境,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点值,来反映中块混凝土的降温状态,并确定右块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为了避免出现测量误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法,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块法施工,沿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所述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依次连接,先浇筑左块混凝土,之后浇筑中块混凝土,最后浇筑右块混凝土,所述左块混凝土、中块混凝土和右块混凝土均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地基进行处理,在所述左块混凝土的中心设置第一竖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底部深入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地基,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部位于所述左块混凝土的中心,在所述左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设置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端平齐,并且位于所述左块混凝土右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一端深入左块混凝土,另一端伸出所述左块混凝土;S2:在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的顶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伸出所述左块混凝土的一端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S3:待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完成后,浇筑左块混凝土,并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1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时间间隔为5min;S4: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温度T1达到峰值后处于降温阶段,且连续3次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温度T1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T2差值小于T10时,开始浇筑中块混凝土,所述T10为第一设定温差;S5:所述中块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地基清理,在所述中块混凝土的中心设置第二竖向钢筋,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底部深入所述中块混凝土的地基,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部位于所述中块混凝土的中心,在所述中块混凝土的右侧面设置第二连接钢筋,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端平齐,并且位于所述中块混凝土右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一端深入中块混凝土,另一端伸出所述中块混凝土;S6:在所述第二竖向钢筋的顶部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永李国兴程启辉侯豪李培雷刘仙陈宇飞王燕霞葛举刚杨嘉伟宋金晓赵世洋宋海洋王保平王桂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