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开态雾度的方法及薄膜复合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390567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开态雾度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薄膜器件。所述方法,通过偏振薄膜材料,过滤透过开态PDLC薄膜的偏振散射光,从而降低薄膜的开态雾度,并拓宽视角。所述复合器件,包括在PDLC薄膜下方简单叠加的偏振薄膜,以及用偏振薄膜取代透明导电膜基材实现的复合结构。透明导电膜基材实现的复合结构。透明导电膜基材实现的复合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开态雾度的方法及薄膜复合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开态雾度的方法及薄膜复合器件。

技术介绍

[0002]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材料自专利技术以来,以液晶调光薄膜的形态,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玻璃、汽车玻璃领域。其具有通电透明、断电雾化的功能效果,可起到隐私保护、屏蔽刺目炫光等功效。
[0003]液晶调光膜由两层透明导电膜相向对置,中间夹持PDLC材料构成。PDLC材料的层厚一般在12~20微米左右。透明导电膜一般采用氧化铟锡镀层(ITO),也有采用有机导电涂层(PEDOT)或银纳米线涂层,或金属镀层。PDLC材料层中,向列相液晶以分散或彼此连通的液态微滴形式贮存在聚合物基质中。聚合物基质同时起到粘接上下两片透明导电膜的作用。
[0004]PDLC材料中,液晶以微滴的形态,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当对其施加电压刺激时,液晶分子沿着电场方向,垂直于薄膜平面排列,薄膜变透明。此时,液晶微滴呈现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垂直于薄膜平面的折射率为液晶的非寻常光折射率ne,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折射率为液晶的寻常光折射率no。而液晶微滴之外的聚合物材料,则具有各向同性的折射率np。由于液晶微滴的这种光学各向异性,使得PDLC在通电后无法满足在各个方向上折射率均匀一致。而折射率的不均匀,就会产生光线的偏折。宏观上,也就呈现出一定的雾度。尤其当光线斜向透过PDLC薄膜时,雾度会随入射角变大而快速上升。这使得PDLC薄膜用于近距离视窗产品时,体验较差。r/>[0005]另一方面,PDLC薄膜开态时的雾光,具有明显的偏振特性;而PDLC关态时,即雾化状态时,透过光的绝大部分遵从米氏散射原理,没有偏振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考虑到工艺的复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开态雾度的方法及薄膜复合器件。
[0007]该方法通过增加光学功能层,有效地对散射光进行过滤,从而达到降低PDLC薄膜开态雾度的效果。
[0008]通过下面结合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将有更好的理解,其中: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包含至少2个透明电极层、至少一个PDLC材料薄层和至少一个散射光过滤层,通过对透明电极层施加合适的刺激电压,可以改变PDLC材料的雾度;所述散射光过滤层具有偏振选择性,可以有效过滤单一方向或者多角度方向透过开态PDLC的散射光。
[0010]通过这样的复合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PDLC薄膜开态的雾度,并拓宽其视角。
同时,由于PDLC关态的散射光偏振特性较弱,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结构设计,不会降低PDLC关态雾度。
附图说明
[0011]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1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复合器件的剖面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2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复合器件的剖面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3中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复合器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PDLC薄层材料均采用正性PDLC材料制成。
[0017]实施例一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该显示面板包括2个透明电极层、一个PDLC材料薄层和一个散射光过滤层。
[0019]该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剖面结构设置为4层,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电极层110,PDLC材料薄层120,第二电极层130,散射光过滤层140。其中,111为第一电极层的导电介质镀层,依属于第一电极层;131为第二电极层的导电介质镀层,依属于第二电极层。散射光过滤层140具有线偏振特性,偏振方向根据使用场景,设置为水平方向。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开态时,水平方向的斜向入射光透过膜层后,散射光将被过滤层拦截。因此,本实施例方案可以有效拓宽PDLC薄膜的开态视角。
[0021]但是,本实施例方案需要提前明确安装方向,对膜材的加工具有方向要求;且该方案对竖直方向的入射光透过后散射没有有效降低效果。
[0022]实施例二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该显示面板包括2个透明电极层、一个PDLC材料薄层和一个复合散射光过滤层。
[0024]该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剖面结构设置为5层,如图2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电极层210,PDLC材料薄层220,第二电极层230,散射光过滤层240和241。其中,211为第一电极层的导电介质镀层,依属于第一电极层;231为第二电极层的导电介质镀层,依属于第二电极层。散射光过滤层240具有线偏振特性,241具有相位延迟功能,延迟相位为1/4波长,240与241组合在一起,具有圆偏振功能。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开态时,各个方向的斜向入射光透过膜层后,散射光将被过滤层拦截。因此,本实施例方案可以有效拓宽PDLC薄膜的开态视角,且这种效果对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没有依赖性。
[0026]实施例三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该显示面板包括2个透明电极层、一个PDLC材料薄层和一个复合散射光过滤层;其中,一层透明电极层与复合散射光过滤层的一层共用基材。
[0028]该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剖面结构设置为4层,如图3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电极层310,PDLC材料薄层320,第二电极层330,散射光过滤层332和341。其中,311为第一电极层的导电介质镀层,依属于第一电极层;331为第二电极层的导电介质镀层,依属于第二电极层。散射光过滤层332具有线偏振特性,同时也是第二电极层330的基材;341具有相位延迟功能,延迟相位为1/4波长,332与341组合在一起,具有圆偏振功能。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复合结构的PDLC薄膜,开态时,各个方向的斜向入射光透过膜层后,散射光将被过滤层拦截。因此,本实施例方案可以有效拓宽PDLC薄膜的开态视角,且这种效果对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没有依赖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开态雾度的方法及薄膜复合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个透明电极层和至少一个PDLC材料薄层,以及至少一层散射光过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复合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剖面结构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电极层、PDLC材料薄层、第二电极层,和至少一个散射光过滤层。其中:散射光过滤层具有偏振特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散射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具有线偏振特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散射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可以是复合结构,一层具有线偏振特性,一层具有1/4波长延迟特性,复合结构整体具有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文轩张胜茂文凯吴杰赵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