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 OT智慧蜂箱,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微控系统、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均与微控系统电连接,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及补光灯,帧流过滤分类器指yo l ov5目标检测分类模型,物理环境采集设备为DHT温湿度模块,温湿控制结构为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蜂箱侧壁上设置有独立换气口,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均位于独立换气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蜂场的各项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并调控。时监测并调控。时监测并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具体涉及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农业与AIOT(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相结合)技术相结合并最终实现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养蜂行业落后于农业中其他产业,智能化程度较低,设施设备落后陈旧,蜂农对蜂场的管理依然使用较粗犷的方式,基本以手工操作为主,比如多采取手动开箱检测或者架设埋设测量线路的方式来测量蜂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并且通过不定期的、频繁的开箱观察的方式来判断蜂蜜产量变化和蜂群蜂王的健康等情况。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实施起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可操作性弱,且背离蜂群生产生活习性,对蜜蜂活动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难以获得实时、准确的蜂场及蜂箱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微控系统、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及补光灯,所述摄像头和补光灯均设置于所述蜂箱内部顶角处,所述帧流过滤分类器指yolov5目标检测分类模型,所述物理环境采集设备为DHT温湿度模块,所述物理环境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蜂箱内部,所述温湿控制结构为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所述蜂箱侧壁上设置有独立换气口,所述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均位于所述独立换气口处,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为M.2Key E接口的无线网卡,安装于Nano主控。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微控系统包括ARM Cortex
‑
A57处理器和Jetson Nano硬件平台,所述Jetson Nano硬件平台包括128核Maxwell架构GPU。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灯光开关,所述灯光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屏幕开关,所述屏幕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复位重启,所述屏幕开关和复位重启均与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卫星模块,所述卫星模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卫星模块天线,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变压USB供电输出,所述灯光开关的下方设置有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的一侧
外壁与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气象模块,所述气象模块的下方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一侧外壁与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一侧设置有USB供电口,所述USB供电口的一侧外壁与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供电端子座,所述一号供电端子座的一侧设置有二号供电端子座,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三号供电端子座,所述三号供电端子座的下方设置有四号供电端子座,所述二号供电端子座和四号供电端子座的一侧外壁均与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底壁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DHT温湿度模块,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固定安装有风扇和制冷片。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智慧蜂箱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测重模块,所述测重模块的一侧设置有侧重模块,所述侧重模块的底部与智慧蜂箱的底壁固定连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Jetson Nano板载系统实现图像检测与自动控制,通过摄像头采集到蜂箱内部蜂群运动图景,传递给神经网络进行图块分析,获取到蜂个体的种别和行为动作,得知蜂群目前的状态,对于蜂箱内部的物理环境获取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用较低的性能成本获取较高精度的温湿度信息,通过网络交换设备回传数据到云服务器,Web和App对信息呈现编排从而直观显现信息,温湿度控制结构是为实现恒定控制,微控系统激活多线程任务,温湿控制执行器时刻保持唤醒状态,自适应地调节环境,网络通信结构通过无线网卡连接到局域网,该局域网需要连通外网进行数据的回传,重量测定结构使用S型拉力传感器,用以检测蜂箱重量,帮助蜂农选择割蜜最佳时期,独立供电模块则使用自主设计的电源模块,提供可变电压引脚供电输出,为从属模块供电。各结构模块相互配合工作,实现智慧蜂箱对割蜜日期和蜂群状态预测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智慧蜂箱系统具体功能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智慧蜂箱系统主要底层实现方法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智慧蜂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智慧蜂箱侧视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智慧蜂箱俯视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智慧蜂箱仰视图。
[0022]图中:1、灯光开关;2、屏幕开关;3、复位重启;4、卫星模块天线;5、维修模块;6、变压USB供电输出;7、主控制板;8、气象模块;9、继电器;10、USB供电口;11、一号供电端子座;12、二号供电端子座;13、三号供电端子座;14、四号供电端子座;15、显示屏;16、DHT温湿度模块;17、风扇和制冷片;18、太阳能板;19、测重模块;20、侧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微控系统、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及补光灯,所述摄像头和补光灯均设置于所述蜂箱内部顶角处,所述帧流过滤分类器指yolov5目标检测分类模型,所述物理环境采集设备为DHT温湿度模块,所述物理环境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蜂箱内部,所述温湿控制结构为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所述蜂箱侧壁上设置有独立换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微控系统、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帧流过滤分类器、物理环境采集设备、温湿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独立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微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及补光灯,所述摄像头和补光灯均设置于所述蜂箱内部顶角处,所述帧流过滤分类器指yolov5目标检测分类模型,所述物理环境采集设备为DHT温湿度模块,所述物理环境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蜂箱内部,所述温湿控制结构为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所述蜂箱侧壁上设置有独立换气口,所述半导体温差片和风扇均位于所述独立换气口处,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为M.2Key E接口的无线网卡,安装于Nano主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系统包括ARM Cortex
‑
A57处理器和Jetson Nano硬件平台,所述Jetson Nano硬件平台包括128核Maxwel l架构GPU。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灯光开关(1),所述灯光开关(1)的一侧设置有屏幕开关(2),所述屏幕开关(2)的一侧设置有复位重启(3),所述屏幕开关(2)和复位重启(3)均与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JetsonNano的分布式AIOT智慧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卫星模块(5),所述卫星模块(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卫星模块天线(4),所述智慧蜂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宋鑫宇,孙兆柱,余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