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98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导管、推送结构和扰流网,扰流网套设在推送结构上,推送结构能顺着导管的内部移动以实现扰流网的推送,推送结构包括外推送杆和内推送杆,外推送杆上固定有限制片,内推送杆的远端贯穿外推送杆后固定有限制罩,扰流网具有自主径向收缩的第一开口和自主径向扩张的第二开口,扰流网套设在外推送杆上,且扰流网的第一开口与限制片限位连接,扰流网的第二开口伸入限制罩内,在导管被输送至动脉瘤处后,外推送杆将被限制在限制片和限制罩之间的扰流网顺着导管推入动脉瘤内,如此减少了扰流网与导管内壁的摩擦面积,使得扰流网整体具有更小的推送阻力,因而便于推送。因而便于推送。因而便于推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瘤是指动脉壁的局部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目前外科开颅夹闭手术和微创介入治疗是动脉瘤治疗的两种主要方式。动脉瘤扰流装置作为微创介入治疗的一种新方式,是通过在突出的动脉瘤内释放扰流网以封堵动脉瘤的瘤口,从而实现阻断血流并使动脉瘤逐渐萎缩的目的,手术时,先将导管介入血管内形成输送通道,接着顺着导管所形成的输送通道,使用推送杆将扰流网推送至动脉瘤内,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扰流网整体与导管内壁接触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因此需要对推送杆作用更大的推送力才能实现扰流网的推送,这对推送杆的要求较高,同时,扰流网的远端开口在大推送力的情况下出现损坏,那么在推送至动脉瘤内后便会划伤动脉瘤而造成血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技术缺陷。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导管、推送结构和扰流网,扰流网套设在推送结构上,推送结构能顺着导管的内部移动以实现扰流网的推送,推送结构包括外推送杆和内推送杆,外推送杆上固定有限制片,内推送杆的远端贯穿外推送杆后固定有限制罩,扰流网具有自主径向收缩的第一开口和自主径向扩张的第二开口,扰流网套设在外推送杆上,且扰流网的第一开口与限制片限位连接,扰流网的第二开口伸入限制罩内,在导管被输送至动脉瘤处后,外推送杆将被限制在限制片和限制罩之间的扰流网顺着导管推入动脉瘤内。
[0005]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网被推入动脉瘤内到位后,内推送杆被配置为相对外推送杆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时,扰流网的第二开口脱离限制罩并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以锚定整个扰流网。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罩和内推送杆的刚度均小于外推送杆的刚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网的第二开口与动脉瘤内壁贴合到位后,导管被配置为相对外推送杆沿远端向近端方向移动时,扰流网的第一开口脱离限制片并径向收缩与外推送杆的外壁贴合且在外推送杆回撤后自主闭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罩为弹性罩,弹性罩的近端设有便于回撤出扰流网的第一开口的导向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罩的近端为开口端,限制罩的远端为封闭端,内推送杆的远端伸入限制罩内与限制罩的远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罩为圆筒状,限制罩的远端形成为减少血管损伤的圆弧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片的远端能够与扰流网的第一开口卡接以实现对第一开口的
限制。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制片的远端固定有限制片,限制片位于导管内后,限制片与导管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与扰流网的第一开口卡接,限制片外露于导管后,限制片朝背离外推送杆的一侧弹开以不再与扰流网的第一开口卡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网的第一开口固定有能够与限制片卡接的自闭片,限制片未完全外露于导管时,外推送杆能够通过限制片和自闭片的卡接作用带动扰流网回撤,限制片完全外露于导管时,自闭片与限制片不再卡接并朝扰流网的中心靠拢以实现自主闭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带有限制罩的内推送杆,限制罩将扰流网的远端开口罩设其内,既防止了扰流网的远端开口易被损坏的现象发生,又减少了扰流网与导管内壁的摩擦面积,使得扰流网整体具有更小的推送阻力,因而本专利技术便于推送,能够顺着导管推送至血管更远的病变位置。
附图说明
[0015]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专利技术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去掉导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2中外推送杆和扰流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中内推送杆和扰流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2中扰流网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3]附图中:1为导管,2为扰流网,3为第一开口,4为第二开口,5为外推送杆,6为内推送杆,7为限制片,8为限制罩,9为外推柄,10为滑槽,11为内推柄,12为自闭片,13为卡接槽,14为辅助块。
[0024]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26]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近端”和“远端”应当被理解为从主治医生的方向观察,“近端”是指靠近主治医生的一端,即对应于参考附图所指的“左端”,所指的“远端”是指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即对应于参考附图所指的“右端”。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导管1、推送结构和扰流网2。导管1具有弹性并用于介入血管内以形成输送通道。扰流网2套设在推送结构上,扰流网2具有若干网孔,扰流网2封堵动脉瘤的瘤口后,扰流网2上的若干网孔会允许血液以低于血栓形成的速度流入动脉瘤内,因此扰流网2能阻断血流并使动脉瘤逐渐萎缩,该扰流网2为自膨材料制成例如镍钛,其具有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相对设置并经
过热处理定型,使得扰流网2在释放后,第一开口3自主径向收缩并能实现自主闭合,第二开口4自主径向扩张,该扰流网2封堵动脉瘤到位后,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4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扰流网2的第一开口3径向收缩且自主闭合,进而不会影响其封堵动脉瘤瘤口的功能。推送结构能顺着导管1的内部移动以实现扰流网2的推送,即顺着导管1所形成的输送通道将扰流网2推送至动脉瘤内。
[0028]推送结构包括外推送杆5和内推送杆6,内推送杆6位于外推送杆5的内部并能相对外推送杆5移动,外推送杆5上固定有限制片7,限制片7靠近外推送杆5的远端设置,内推送杆6的远端贯穿外推送杆5后固定有限制罩8,扰流网2置于导管1内后,限制片7和限制罩8均与导管1的内壁贴合,扰流网2套设在外推送杆5上,且扰流网2的第一开口3与限制片7限位连接,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4伸入限制罩8内。这样,限制片7限位扰流网2的第一开口3,限制罩8将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4罩设其内,既防止了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4易被损坏的现象发生,又减少了扰流网2与导管1内壁的摩擦面积,使得扰流网2整体具有更小的推送阻力,因而本实施例便于推送,能够顺着导管1推送至血管更远的病变位置。外推送杆5的近端固定有外推柄9,外推柄9设有滑槽10,内推送杆6的近端固定有内推柄11,内推柄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以实现内推送杆6能够相对外推送杆5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推送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包括导管(1)、推送结构和扰流网(2),扰流网(2)套设在推送结构上,推送结构能顺着导管(1)的内部移动以实现扰流网(2)的推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结构包括外推送杆(5)和内推送杆(6),外推送杆(5)上固定有限制片(7),内推送杆(6)的远端贯穿外推送杆(5)后固定有限制罩(8),扰流网(2)具有自主径向收缩的第一开口(3)和自主径向扩张的第二开口(4),扰流网(2)套设在外推送杆(5)上,且扰流网(2)的第一开口(3)与限制片(7)限位连接,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4)伸入限制罩(8)内,在导管(1)被输送至动脉瘤处后,外推送杆(5)将被限制在限制片(7)和限制罩(8)之间的扰流网(2)顺着导管(1)推入动脉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网(2)被推入动脉瘤内到位后,内推送杆(6)被配置为相对外推送杆(5)沿近端向远端方向移动时,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3)脱离限制罩(8)并径向扩张与动脉瘤内壁贴合以锚定整个扰流网(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罩(8)和内推送杆(6)的刚度均小于外推送杆(5)的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瘤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网(2)的第二开口(4)与动脉瘤内壁贴合到位后,导管(1)被配置为相对外推送杆(5)沿远端向近端方向移动时,扰流网(2)的第一开口(3)脱离限制片(7)并径向收缩与外推送杆(5)的外壁贴合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洪娟宋维康黄嘉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亿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