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87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酸化析出干膜,利用干膜耐酸不耐碱的特性,将pH调至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的
,具体为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络合铜废水是电子、半导体领域非常常见的一类废水。比较普遍的络合铜废水包括EDTA

Cu、铜氨、铜氰、焦铜废水等。如何高效处理此类废水成为环保工作者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0003]络合铜废水不同于普通的含铜废水,由于络合铜较为稳定,无法用加碱的方法进行沉淀。现有处理络合铜废水的方法主要包括硫化钠沉淀法、硫酸亚铁法、氧化法、还原法、离子交换等方法。通过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能使废水中铜离子顺利去除并达到排放标准。
[0004]然而,在黄光减法工艺制备金属铜网格过程中,产生的络合铜废水中的COD含量非常高(>5000ppm),致使处理难度进一步增加。该工艺中COD主要来源于溶解或高度分散的干膜,若直接处理络合铜,产生的沉淀会与干膜结合成稳定的胶状体系而无法沉淀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解决高COD存在下络合铜废水处理难度增大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酸化析出干膜,利用干膜耐酸不耐碱的特性,将pH调至5

6,使溶解、分散的干膜凝结成团并析出。
[0008]S2:芬顿氧化加铁离子破坏铜的络合态,维持pH为5

6,依次加入5%的硫酸亚铁和5%的双氧水。
[0009]S3:絮凝、混凝沉淀干膜,依次加入PAM和PAC,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30

100g,PAC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100

300g,并定期观察矾花大小,即时调整加药量,必须注意的是,PAM和PAC的添加都是先将其用水充分溶解,再缓慢匀速滴加到待处理废水中。
[0010]S4:同时加碱和硫化钠破铜,加碱将pH调整为9

10,同时添加硫化钠溶液,使破络合的铜离子形成氢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沉淀去除,硫化钠的添加量控制在铜含量的0.8

1.2倍,硫化钠添加量每吨废水为100

200g。
[0011]S5:絮凝、混凝沉淀产生的含铜沉淀物,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30

100g,PAC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100

300g。
[0012]S6:pH回调、检测、排放,为了减少酸的用量,pH调整到8

9,满足排放标准。
[0013]优选的,步骤S2中硫酸亚铁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添加10

50L,双氧水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添加量为10

25L。
[0014]优选的,步骤S2中芬顿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能有效破坏铜的络合态,同时产生的Fe3+也能将络合态的Cu2+置换出来,以便后面的破铜反应。
[0015]优选的,步骤S2中硫酸亚铁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添加35L。
[0016]优选的,步骤S2中双氧水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添加量为18L。
[0017]优选的,步骤S5中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60g。
[0018]优选的,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60g。
[0019]优选的,步骤S2中芬顿氧化加铁离子破坏铜的络合态,维持pH为5.5。
[0020]优选的,步骤S4中同时加碱和硫化钠破铜,加碱将pH调整为9。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酸化析出干膜、芬顿氧化与Fe3+破络合铜、加碱及硫化钠破铜相结合的策略,解决了高COD存在下除铜效果差的缺陷,实现了含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高效处理,出水COD和总铜分别达到100ppm和1ppm以下,完全满足废水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为解决产生高COD络合铜废水行业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新的策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COD的络合铜废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出水水质及COD、总铜测试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27]S1:酸化析出干膜,利用干膜耐酸不耐碱的特性,将pH调至5

6,使溶解、分散的干膜凝结成团并析出。
[0028]S2:芬顿氧化加铁离子破坏铜的络合态,维持pH为5

6,依次加入5%的硫酸亚铁和5%的双氧水,硫酸亚铁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添加10

50L,双氧水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添加量为10

25L,芬顿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能有效破坏铜的络合态,同时产生的Fe3+也能将络合态的Cu2+置换出来,以便后面的破铜反应。
[0029]S3:絮凝、混凝沉淀干膜,依次加入PAM和PAC,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30

100g,PAC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100

300g,并定期观察矾花大小,即时调整加药量,必须注意的是,PAM和PAC的添加都是先将其用水充分溶解,再缓慢匀速滴加到待处理废水中。
[0030]S4:同时加碱和硫化钠破铜,加碱将pH调整为9

10,同时添加硫化钠溶液,使破络合的铜离子形成氢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沉淀去除,硫化钠的添加量控制在铜含量的0.8

1.2倍,硫化钠添加量每吨废水为100

200g。
[0031]S5:絮凝、混凝沉淀产生的含铜沉淀物,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30

100g,PAC加
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100

300g,由于硫化铜沉淀尺寸非常小,因此为保证沉淀效果,PAM和PAC的用量需适当增加,定期观测矾花大小,调整用药量。
[0032]S6:pH回调、检测、排放,为了减少酸的用量,pH调整到8

9,满足排放标准。
[0033]通过酸化析出干膜、芬顿氧化与Fe3+破络合铜、加碱及硫化钠破铜相结合的策略,解决了高COD存在下除铜效果差的缺陷,实现了含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高效处理,出水COD和总铜分别达到100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高COD的络合铜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酸化析出干膜,利用干膜耐酸不耐碱的特性,将pH调至5

6,使溶解、分散的干膜凝结成团并析出;S2:芬顿氧化加铁离子破坏铜的络合态,维持pH为5

6,依次加入5%的硫酸亚铁和5%的双氧水;S3:絮凝、混凝沉淀干膜,依次加入PAM和PAC,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30

100g,PAC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100

300g,并定期观察矾花大小,即时调整加药量,必须注意的是,PAM和PAC的添加都是先将其用水充分溶解,再缓慢匀速滴加到待处理废水中;S4:同时加碱和硫化钠破铜,加碱将pH调整为9

10,同时添加硫化钠溶液,使破络合的铜离子形成氢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沉淀去除,硫化钠的添加量控制在铜含量的0.8

1.2倍,硫化钠添加量每吨废水为100

200g;S5:絮凝、混凝沉淀产生的含铜沉淀物,PAM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30

100g,PAC加入量控制在每吨废水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凌伟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