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476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量子点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无水柠檬酸和Na2SO4混合热解,得到棕黑色固体;(2)将棕黑色固体溶解于水中,然后滴加NaOH溶液,并调节pH至7,得到混合溶液;(3)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混合后静置,取下层黑色粘稠液体,加水稀释,再加乙醇搅拌混合,如此重复多次后,将黑色粘稠液体滴加入甲醇中,形成棕色沉淀;抽滤后用甲醇洗涤,重复抽滤多次后将所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碳量子点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添加Na2SO4辅助无水柠檬酸热解,得到丰富羧基的碳量子点,提高了碳量子纳米材料的渗透压与正渗透汲水能力。压与正渗透汲水能力。压与正渗透汲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量子点纳米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的消耗刺激了对更加可持续的水处理战略的探索。正渗透作为一种能自发进行的膜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正渗透水处理技术而言,其主要由选择性透过膜、原料液和汲取液三部分组成。在正渗透水处理技术过程中,选择渗透压高且易于分离的汲取液尤为重要。
[0003]碳量子点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是一种优异的正渗透汲取液材料。现有的碳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碳量子点含有的羧基量少,汲水速率低,影响其实际应用。故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含有丰富的羧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碳量子点纳米材料作为汲取液的应用,汲水速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柠檬酸热解:将无水柠檬酸和Na2SO4混合,在180

210℃下热解,得到棕黑色固体;
[0007](2)中和:将棕黑色固体溶解于水中,然后滴加NaOH溶液,并调节pH至7,得到混合溶液;
[0008](3)精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混合后静置,取下层黑色粘稠液体,加水稀释,再加乙醇搅拌混合,如此重复多次后,将黑色粘稠液体滴加入甲醇中,形成棕色沉淀;棕色沉淀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涤,反复抽滤多次后将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碳量子点纳米材料。
[0009]优选地,步骤(1)中无水柠檬酸与Na2SO4的质量之比为20:(0.1

1)。更优选为20:1。
[0010]优选地,步骤(1)中的热解时间为150

360分钟。更优选为200分钟。
[0011]优选地,步骤(2)中NaOH溶液的浓度为8

10mol/L。更优选为10mol/L。滴加的NaOH溶液能够将羧基中和变成羧酸钠,溶解速度更快,溶解度更高,渗透压更高。
[0012]优选地,步骤(3)中加入的水的体积为黑色粘稠液体体积的1

1.2倍。
[0013]优选地,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尺寸为30

50nm。
[0014]优选地,步骤(3)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

50℃。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作为正渗透汲取液的应用。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添加Na2SO4辅助无水柠檬酸热解,得到丰富羧基的碳量子点;同时Na2SO4的部分硫酸根也能负载在碳量子点表面,羧基水解,其中形成的羧酸钠水解速度更快,提供渗透压,提高了碳量子纳米材料的渗透压与正渗透汲水能力,汲水速率是常用的2mol/L NaCl汲取液的1.57倍。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量子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成本低,具有低毒性、对环境友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FTIR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XRD图;其中(a)为对比例,(b)为实施例;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TEM图像;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得到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各种状态下的照片;其中(a)为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水溶液,(b)为365nm紫外灯照射下;(c)为加入FeCl3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汲取速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实施例
[0029]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0030](1)柠檬酸热解
[0031]称取5g的Na2SO4和100g的无水柠檬酸加入到500mL烧杯中,混合均匀,烧杯上面盖上培养皿,放入到烘箱内,在200℃下,保温200min,热解得到棕黑色固体。
[0032](2)中和
[0033]将步骤(1)中的棕黑色固体溶解到适量的水中,然后滴加10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值到7,得到混合溶液。
[0034](3)精制
[0035]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混合后静置,去除上清液,留取下层黑色粘稠液体,向黑色粘稠液体中加一倍体积的水稀释,再加乙醇搅拌混合,如此重复3

5次,得到黑色粘稠液体;
[0036]将黑色粘稠液体滴加入甲醇中,形成棕色沉淀,对棕色沉淀进行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涤,重复抽滤2

3次,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柠檬酸热解:将无水柠檬酸和Na2SO4混合,在180

210℃下热解,得到棕黑色固体;(2)中和:将棕黑色固体溶解于水中,然后滴加NaOH溶液,并调节pH至7,得到混合溶液;(3)精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混合后静置,取下层黑色粘稠液体,加水稀释,再加乙醇搅拌混合,如此重复多次后,将黑色粘稠液体滴加入甲醇中,形成棕色沉淀;棕色沉淀抽滤后再用甲醇洗涤,重复抽滤多次后将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碳量子点纳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无水柠檬酸与Na2SO4的质量之比为20:(0.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李海桥
申请(专利权)人:秀川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