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8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为解决乙氧氟草醚在北方低温条件使用施药适期受限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8:10~50。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乙氧氟草醚与嗪吡嘧磺隆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单剂理论效果总和,显著提高了除草组合物的杀草活性,持效期长且杀草谱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减少乙氧氟草醚有效用量、降低除草剂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能够用于北方低温条件水稻田移栽缓苗后,扩大了乙氧氟草醚的施药适期。扩大了乙氧氟草醚的施药适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
,尤其涉及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农田杂草的存在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最直接的因素,调查资料显示,国内稻田杂草种类约150种,密度高达420株/m2,可致水稻减产15%~30%。因此,合理有效的防除农田杂草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保证至关重要。化学方法除草是农业上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经济、杀草彻底等特点,已然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除草方式。
[0003]乙氧氟草醚为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是1975年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成功开发的二苯醚类除草剂,其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乙氧氟草醚具有杀草谱广、持效期长、活性高、低毒、低残留等特点,能与多数除草剂混配使用,且芽前芽后均可施用。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稻、大豆、玉米、麦类、花生、棉花等田间防除单子叶和阔叶杂草。乙氧氟草醚优点居多,但其在北方地区低温条件下极易产生药害,对水稻安全性不高。因此,乙氧氟草醚在北方地区仅做水稻移栽前封闭处理使用,严重限制了乙氧氟草醚的施药适期,导致近些年在北方地区使用面积大幅度减少,销量急剧下降。
[0004]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容易使得杂草产生严重的抗药性,除草效果大幅度下降,继而加大除草剂的施用剂量,对环境造成污染,为解决此问题,除草剂的混用技术应运而生。除草剂的混用是降低除草剂药害、减轻杂草抗性发生的一种方式,在减少各单剂使用剂量的同时,还能够扩大除草剂的杀草谱,延长药剂的施药适期。
[0005]现有生产应用中,乙氧氟草醚常与噁草酮、丙炔噁草酮、二甲戊乐灵、莎稗磷、丙草胺等药剂混配施用,但这些除草剂组合也均用于水稻移栽前封闭处理。目前在北方地区,还没有一种除草剂组合将乙氧氟草醚应用于水稻移栽缓苗后施用,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乙氧氟草醚的施用适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乙氧氟草醚在北方低温条件使用施药适期受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8:10~50。
[0009]进一步的,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0.8:10~30。
[0010]进一步的,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8:10~20。
[0011]进一步的,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2。
[0012]进一步的,还包含至少一种制剂技术助剂。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复配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油悬浮剂、微囊剂、微乳剂、水乳剂、悬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0014]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田杂草中的应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水稻田杂草为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科杂草和/或水生浮叶杂草。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水稻田杂草为稗草、萤蔺和/或野慈姑。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复配除草组合物施用于水稻移栽后5天,采用毒土法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将乙氧氟草醚与嗪吡嘧磺隆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单剂理论效果总和,显著提高了除草组合物的杀草活性,持效期长且杀草谱广,一次施药即可达到防除多种杂草的目的,适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等不同生长期、不同草相的杂草。本专利技术复配除草组合物在减少乙氧氟草醚有效用量、降低除草剂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对水稻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能够用于北方低温条件水稻田移栽缓苗后,扩大了乙氧氟草醚的施药适期,能够延缓杂草对单剂除草剂的抗药性,从而有效延长除草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若未特别指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等均可市售获得;若未具体指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0。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20。
[0025]实施例3
[0026]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30。
[0027]实施例4
[0028]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40。
[0029]实施例5
[0030]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50。
[0031]实施例6
[0032]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7.2:10。
[0033]实施例7
[0034]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7.2:20。
[0035]实施例8
[0036]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7.2:30。
[0037]实施例9
[0038]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7.2:40。
[0039]实施例10
[0040]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7.2:50。
[0041]实施例11
[0042]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0.8:10。
[0043]实施例12
[0044]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0.8:20。
[0045]实施例13
[0046]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组分为乙氧氟草醚,第二活性组分为嗪吡嘧磺隆,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8:1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0.8: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3.6~18:10~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乙氧氟草醚和嗪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1:2。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种制剂技术助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炬张苏新王春李广雨王芊刘兴龙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