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孢木霉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6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棘孢木霉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显示棘孢木霉YN4菌株对辣椒炭疽病、橡胶炭疽病、芒果炭疽病、大豆炭疽病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将其与杀菌剂联合使用,相比于单独使用杀菌剂或棘孢木霉菌,两者联合使用的抑制效果更好;且在一定条件下,棘孢木霉菌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50g/L咪鲜胺水乳剂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杀菌剂的使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并降低发病率,增强对病原菌的抑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及残留,为辣椒炭疽病等植物病害的药剂筛选和“菌药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提供了技术支持。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棘孢木霉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棘孢木霉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据统计,每年全球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可达总量的10%左右(FAO数据)。化学农药依然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是化学药剂的过量使用,导致了病虫抗药性增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土壤环境遭受破坏、有益天敌数量减少等问题。因此,采用生物防治的措施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绿色防控的关键之一。
[0003]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0004]植物病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手段对其进行防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威胁人类健康、污染环境、对非目标生物毒害及易使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等问题,导致其应用受到各种限制。而生物农药因其高效、低毒、易降解等优点,能够克服化学农药的缺陷,极具发展潜力。研究对植用微生物杀菌剂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出了当前植用微生物杀菌剂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高的要求,微生物农药无疑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0005]生物防治是筛选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并制成生物制剂,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是绿色防控病虫害的新思路、新方法。微生物制剂具有安全、可持续、广谱和绿色的特点。微生物制剂发挥作用的机理包括抗生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微生物制剂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对农产品也有增产作用。使用微生物制备的菌肥可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30%

60%,增加作物产量视作物不同可达5%

40%,并增加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从根本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0006]生防菌对环境影响小,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生防菌见效慢,受环境影响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使用受局限。由于化学农药以及生防菌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提出了将化学药剂与生防菌联合使用的理想措施,以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的同时增强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虽然这种联合模式可以达到防治效果,同时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但由于化学药剂容易对生防菌有致死作用,导致生防菌的效率降低。因此,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亟需研发出更多、更加高效的生防菌

杀菌剂联合的用药方案与手段,可以少量高效的防治植物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辣椒炭疽病等防治的生物农药的缺陷和不
足,提供棘孢木霉YN4(Trichoderma asperellum)和杀菌剂联合使用对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应用,提供一种药菌联用的新方案,极大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并且对辣椒炭疽病菌具有很好抑制作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的药剂。
[0010]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本专利技术研究显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对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或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用于防治由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所引起的植物病害。进一步将其与杀菌剂进行联合使用研究,表明相比于单独使用杀菌剂和棘孢木霉菌,两者联合使用抑制效果更好,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不仅能够大大的降低杀菌剂的使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以及降低发病率,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具有显著的效果。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或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真菌病害为由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所引起的植物病害。
[0015]优选地,所述植物真菌病害为辣椒炭疽病、橡胶炭疽病、芒果炭疽病、大豆炭疽病、草莓灰霉病、烟草炭疽病、大豆纹枯病、茶树炭疽病、水稻纹枯病等病害。
[0016]进一步地,所述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已于2021年10月2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07。
[0017]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50g/L咪鲜胺水乳剂。特别说明,本发采用的杀菌剂都是市购的常规产品。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的药剂,所述药剂以棘孢木霉YN4菌株和杀菌剂为有效成分。
[0019]优选地,所述杀菌剂采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其浓度为0.4~1.2μg/mL;杀菌剂采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浓度为0.1~0.5μg/mL;杀菌剂采用450g/L咪鲜胺水乳剂,其浓度为0.02~0.1μg/mL。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的方法,采用上述药剂进行防治。
[0021]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研究显示棘孢木霉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对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通过防治病原真菌则能用于防治由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如辣椒炭疽病、橡胶炭疽病、芒果炭疽病、大豆炭疽病、草莓灰霉病、烟草炭疽病、大豆纹枯病、茶树炭疽病、水稻纹枯病
等病害,且不限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病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在防治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和/或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或由其病原真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2.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3.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YN4菌株和杀菌剂联用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植物真菌病害的产品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真菌病害为由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Colletotrichum siamense、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或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所引起的植物病害。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5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灿伟张媛媛黄美壬孙思唐晓琳常长青郑鹏刘少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