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1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提供了一种车辆后部结构。根据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柱,包括后柱内件和安装在后柱内件上的多个加强件,以及附接到后柱并具有接纳部的部件安装支架,车辆部件的一部分接纳在该接纳部中,其中,多个加强件设置为围绕部件安装支架。件安装支架。件安装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部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3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2022

0037593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4]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柱,并且后柱在其内侧限定了后窗开口。
[0005]一些车辆包括马车式车门(coach door)或自杀式车门,并且马车式车门的后部可以被称为后铰链门,其通过后门铰链铰接在车辆后部车身处。
[0006]当在具有中柱(称为B柱)的车辆中关闭马车式车门时,马车式车门的前部可以由中柱支撑,使得施加到马车式车门的载荷可以传递到中柱。在不具有中柱的车辆(无中柱车辆)中,马车式车门可以由前门保持关闭,并且马车式车门可以仅在前门打开时打开。也就是说,无中柱车辆中的马车式车门可以取决于前门来打开和关闭。当马车式车门独立打开和关闭或由中柱支撑时,后车门铰链上的载荷可能不增加。
[0007]近年来,正在研究和开发一种双运动(dual

motion)后门铰链,以允许无中柱车辆中的马车式车门独立于前门打开和关闭。双运动后门铰链可被构造为提供滑动运动和摆动运动,因此双运动后门铰链可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体积和重量增加。因此,车辆后部结构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稳定地支撑相对较重的车辆部件,诸如双运动后门铰链。
[0008]由于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没有在各个方向中限定载荷路径,因此载荷可能不会分布并且可能集中在其一部分中。因此,车辆后部结构可能由于车辆冲击/碰撞期间生成的冲击载荷或由重型部件生成的载荷而变形或损坏。
[0009]在本背景部分中描述的上述信息是为了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而提供的,并且可以包括不被认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构思。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特定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被构造为稳定地支撑相对较重的部件,诸如双运动后门铰链,并且在各个方向中分布和传递该部件的载荷。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现有技术实现的优点不变。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被构造为稳定地支撑相对较重的部件,诸如后门铰链,并且在各个方向中分布和传递载荷。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车辆后部结构可以包括后柱和部件安装支架,该后柱包括后柱内件和安装在后柱内件上的多个加强件,该部件安装支架附接到后柱并具有接纳部,
其中接纳车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多个加强件可以设置成围绕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
[0014]车辆部件可以被接纳在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中,并且多个加强件可以围绕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使得由车辆部件生成的载荷可以在各个方向中分布和传递,并且因此可以提高车辆部件在部件安装支架中的安装刚度。
[0015]接纳部可以从部件安装支架朝向车辆内部凹陷。
[0016]由于接纳部从部件安装支架朝向车辆内部凹陷,因此车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车辆内部,并且可以使得车辆部件向车辆外部的突出降至最低程度。
[0017]多个加强件可以包括位于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前方的前加强件、位于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上方的中间加强件,以及位于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后方的下加强件。
[0018]前加强件、中间加强件和下加强件可以围绕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设置,使得由接纳在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中的车辆部件生成的载荷可以通过前加强件、中间加强件和下加强件分布。
[0019]后柱的顶端可以连接到车顶侧梁,后柱的底端可以连接到侧槛(side sill),前加强件可以沿着车辆的车门开口的后边缘延伸,并且前加强件的底端可以固定到侧槛。
[0020]前加强件的底端可以连接到侧槛,使得可以提高后柱和侧槛之间的连接刚度。
[0021]加强件可以固定到前加强件的底端,加强构件和前加强件的底端可以固定到侧槛,并且加强构件和侧槛可以被构造为夹持前加强件的底端的一部分。
[0022]因此,前加强件的底端可以通过加强构件牢固地连接到侧槛。
[0023]前加强件、中间加强件和下加强件可以限定围绕部件安装支架的N形载荷路径。
[0024]因此,由安装在部件安装支架中的车辆部件生成的载荷可以通过N形载荷路径分布,并且从而可以增加后柱的强度和扭转刚度,并且车辆部件可以稳定支撑以防止后门下垂。
[0025]后柱内件可以具有与接纳部对齐的开口,并且前加强件、中间加强件和下加强件可以限定与后柱内件的开口和接纳部对齐的空间。
[0026]部件安装支架可以包括附接到后柱内件的上附接部,并且接纳部可以从上附接部朝向车辆的内部凹陷,使得接纳部可以具有空腔,车辆部件接纳在该空腔中。
[0027]部件安装支架可以包括设置在上附接部的前边缘上的前法兰、设置在上附接部的顶边缘上的上法兰,以及设置在上附接部的后边缘上的后法兰。
[0028]上附接部可通过前法兰、上法兰和后法兰附接到后柱内件。
[0029]车辆后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到后柱下部的后轮罩,部件安装支架可以进一步包括从上附接部向下延伸的下附接部,并且下附接部可以附接到后轮罩。
[0030]后轮罩可以具有开口,下附接部装配到该开口中。
[0031]部件安装支架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接纳部上方的上安装凸台、位于接纳部下方的下安装凸台,以及位于接纳部后方的后安装凸台。
[0032]上安装凸台可以从上附接部朝向车辆外部突出,下安装凸台可以从下附接部朝向车辆外部突出,并且后安装凸台可以从上附接部朝向车辆外部突出。
[0033]车辆部件可以包括固定到上安装凸台的上法兰、固定到下安装凸台的下法兰,以及固定到后安装凸台的后法兰。
[0034]车辆后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后轮罩下方的后侧构件,并且下附接部的下部
可以固定到后侧构件。
附图说明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0036]图1示出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的车身的侧视图;
[0037]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中的左后柱和左部件安装支架的分离;
[0038]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的侧视图;
[0039]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中的从车辆内部(乘客室)观看的后柱以及与后柱分离的部件安装支架;
[0040]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结构中的左后柱和左部件安装支架;
[0041]图6示出沿图3的线A

A截取的截面视图;
[0042]图7示出沿图3的线B

B截取的截面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柱,包括后柱内件和安装在所述后柱内件上的多个加强件;以及部件安装支架,附接至所述后柱并具有接纳车辆部件的一部分的接纳部,其中,所述多个加强件设置为围绕所述部件安装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接纳部从所述部件安装支架朝向车辆内部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加强件包括位于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前方的前加强件,位于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上方的中间加强件,以及位于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接纳部后方的下加强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后柱的顶端连接到车辆的车顶侧梁;所述后柱的底端连接到所述车辆的侧槛;所述前加强件沿所述车辆的车门开口的后边缘延伸;并且所述前加强件的底端固定到所述侧槛。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加强构件固定到所述前加强件的底端;所述加强构件和所述前加强件的底端固定到车辆的侧槛;并且所述加强构件和所述侧槛被构造成夹持所述前加强件的底端的一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前加强件、所述中间加强件和所述下加强件限定围绕所述部件安装支架的N形载荷路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后柱内件具有与所述接纳部对齐的开口;并且所述前加强件、所述中间加强件和所述下加强件限定与所述后柱内件的开口和所述接纳部对齐的空间。8.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后柱,包括后柱内件和安装在所述后柱内件上的多个加强件;以及附接至所述后柱的部件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多个加强件设置成围绕所述部件安装支架,所述部件安装支架包括:上附接部,附接至所述后柱内件;以及接纳部,从所述上附接部朝向车辆内部凹陷,以在所述接纳部中限定空腔,车辆部件的一部分被接纳到所述空腔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部件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附接部的前边缘上的前法兰,设置在所述上附接部的顶边缘上的上法兰,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附接部的后边缘上的后法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上附接部通过所述前法兰、所述上法兰以及所述后法兰附接到所述后柱内件。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后柱的下部的后轮罩,其中,所述部件安装支架还包括从所述上附接部向下延伸并附接至所述后轮罩的下附接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中,所述后轮罩具有所述下附接部装配到
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恩金俊亨咸成勋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