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部件,尤其是对电梯轿架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轿架有多种形式, 一般来说,轿底固定在轿架立梁的下部,轿 架立梁的底端向下伸出轿底,安全钳和导靴安装在轿架立梁的底端,可以参见 图3。底坑内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缓冲器,缓冲器对准轿底。当轿架位于最下方时, 轿架上最低的部件与底坑之间必须预留间距L2的余量。对于现有的轿架结构来 说,轿底和底坑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在施工时底坑的施工强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轿架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轿底与底坑 之间的距离縮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架,包括相连接的轿架上梁、 轿架立梁、轿底,以及设置在轿架立梁上的安全钳以及导靴,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轿架立梁的底端与所述的轿底相连接,所述的安全钳以及导靴设置在轿架 立梁的下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零件基本上都布置在轿底上方,减少了一般普 通轿架轿底下方安全钳和导靴所占用的底坑空间,大大缩小了电梯的底坑深度, 既扩大了电梯的适用范围,又节约了土建的建设成本,参见图4。特别是对于吨 位比较小的别墅电梯,以及在很多现有建筑上安装电梯时,均只需要开挖很浅 的底坑就可以满足电梯的运行要求,此种轿架均非常适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3为现有的电梯底坑结构图4为本技术的电梯底坑结构其中,1、轿架上梁,2、轿架立梁,3、轿底,4、安全钳,5、导靴,6、安全钳操纵连杆,7、限速器钢丝绳连接杆,8、电气开关,9、摆臂,10、弹簧, 11、缓冲器,12、底坑。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所示的电梯轿架的结构,包括相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架,包括相连接的轿架上梁(1)、轿架立梁(2)、轿底(3),以及设置在轿架立梁(2)上的安全钳(4)以及导靴(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架立梁(2)的底端与所述的轿底(3)相连接,所述的安全钳(4)以及导靴(5)设置在轿架立梁(2)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明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