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29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包括:提吊结构,其为固定于隧洞内壁上并与隧洞形状一致的拱形结构;集水槽,其紧贴所述提吊结构内侧设置,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中间窄的楔形;混凝土层,其紧贴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混凝土层内壁为光滑的拱形;其中所述提吊结构、集水槽、混凝土层底部齐平;支撑结构,其设置在地面与提吊结构底部之间,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低位支撑柱、高位支撑柱以及连接低位支撑柱和高位支撑柱的缓冲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地改善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稳定性和抗沉降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稳定性和抗沉降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稳定性和抗沉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洞渗水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工程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洞渗水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TBM掘进过程中,隧洞内布置有电力系统、水力系统以及风力系统,TBM运行过程中,围岩渗水会给洞内施工带来很大的隐患。现有的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对该隐患具有一定成效,但现有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稳定性能以及抗沉降性能均不够理想,授权公告号为CN207315414U、名称为一种隧洞渗水防护设施的技术专利中公开的隧道渗水防护设施采用插筋、联系筋来改善其抗沉降性能;授权公告号为CN218624263U、名称为一种隧洞渗水防护设施的技术专利中公开的隧洞渗水防护设施采用插筋和肋条改善其抗沉降性能,插筋只能一个方向的应力,对隧洞渗水防护设施抗沉降性能的改善有限,不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其通过上吊下支的结构极大地改善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稳定性和抗沉降性。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包括:
[0006]提吊结构,其为固定于隧洞内壁上并与隧洞形状一致的拱形结构;
[0007]集水槽,其紧贴所述提吊结构内侧设置,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中间窄的楔形;
[0008]混凝土层,其紧贴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混凝土层内壁为光滑的拱形;
[0009]其中所述提吊结构、集水槽、混凝土层底部齐平;
[0010]支撑结构,其设置在地面与提吊结构底部之间并与所述集水槽连通,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低位支撑柱、高位支撑柱以及连接低位支撑柱和高位支撑柱的缓冲节点。
[0011]优选的是,所述提吊结构上还设有插入隧洞内壁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顶部为锥形的柱体、分别设置在柱体中部和底部的卡紧桩和销紧桩,所述柱体上部设有外螺纹、内部设有空腔、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引水孔;所述空腔连通至集水槽;所述卡紧桩位于隧洞内并贴紧所述提吊结构;所述销紧桩位于集水槽中并通过螺栓与提吊结构锁紧。
[0012]优选的是,所述低位支撑柱和高位支撑柱均设有内腔。
[0013]优选的是,所述隧洞渗水防护装置还包括引水管,其自集水槽底部穿过低位支撑柱内腔和高位支撑柱内腔至隧洞排水结构。
[0014]优选的是,所述缓冲节点包括缓冲外管和缓冲内管,所述缓冲内管套设于缓冲外管中,且缓冲内管底部设有缓冲弹簧。
[0015]优选的是,低位支撑柱和高位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mm。
[0016]优选的是,所述隧洞渗水防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混凝土层连接的密封层。
[0017]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洞渗水防护装置采用上吊下支的结构,既改善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抗沉降性,又改善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性;所提供的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提吊结构通过紧固件提供了两个方向的应力辅助,提高了抗沉降性;所提供的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结构不但提供了支撑力,其缓冲节点还具有吸收膨胀缝的功能,可以有效对抗装置的膨胀变形。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2]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3]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和维护的简易可移动式吊篮,包括:
[0024]提吊结构3,其为固定于隧洞内壁上并与隧洞形状一致的拱形结构;
[0025]集水槽4,其紧贴所述提吊结构3内侧设置,所述集水槽4的截面为中间窄的楔形;
[0026]混凝土层10,其紧贴所述集水槽4设置,所述混凝土层10内壁为光滑的拱形;
[0027]其中所述提吊结构3、集水槽4、混凝土层10底部齐平;
[0028]支撑结构,其设置在地面与提吊结构3底部之间并与所述集水槽连通,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低位支撑柱8、高位支撑柱6以及连接低位支撑柱和高位支撑柱的缓冲节点9。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隧洞渗水防护装置上部的提吊结构3和下部的支撑结构形成了上吊下支的稳定结构,既改善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抗沉降性,又改善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支撑性。针对上部的提吊结构3与隧洞洞身1的固定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法,即采用紧固件2对提吊结构3进行辅助固定,提供了插入至隧洞洞身1方向的应力和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应力,多个紧固件2的结合,即提供了多个方向的应力,极大地提高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抗沉降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下部的支撑结构采用高位支撑柱6和低位支撑柱8交替设置的优选结构,相当于在竖直方向上集中设置了多个膨胀缝,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更有效地对抗膨胀变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水槽4采用中间窄、两侧宽的楔形设置,隧洞中间部分的渗水在集水槽4中间位置不会因为紧固件的设置而大量聚集,可以有效防止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因中间渗水聚集而不稳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隧洞的渗水由集水槽4收集后引流至支撑结构最终隧洞自身的排水结构中。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吊结构3上还设有插入隧洞内壁的紧固件2,所述紧固件2包括顶部为锥形的柱体27、分别设置在柱体27中部和底部的卡紧桩24和销紧桩26,所述柱体27上部设有外螺纹23、内部设有空腔22、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空腔
22的引水孔21;所述空腔22连通至集水槽4;所述卡紧桩24位于隧洞内并贴紧所述提吊结构3;所述销紧桩26位于集水槽4中并通过螺栓与提吊结构3锁紧,所述紧固件2提供了插入至隧洞洞身1方向的应力和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应力,极大地提高了隧洞渗水防护装置的抗沉降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0031]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低位支撑柱8和高位支撑柱6均设有内腔用于将集水槽4中收集的渗水引入至隧洞自身的排水结构中。
[0032]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隧洞渗水防护装置还包括引水管,其自集水槽底部穿过低位支撑柱内腔和高位支撑柱内腔至隧洞排水结构,隧洞洞身1的渗水先有效引入集水槽4中,再由集水槽4通过引水管引入隧洞自身的排水结构中,防止渗水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图1中附图标记7为地面,一般隧道自身的排水结构设置在地面7表面或者地面7以下。
[0033]图1中,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节点9包括缓冲外管和缓冲内管,所述缓冲内管套设于缓冲外管中,且缓冲内管底部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外管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吊结构,其为固定于隧洞内壁上并与隧洞形状一致的拱形结构;集水槽,其紧贴所述提吊结构内侧设置,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中间窄的楔形;混凝土层,其紧贴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混凝土层内壁为光滑的拱形;其中所述提吊结构、集水槽、混凝土层底部齐平;支撑结构,其设置在地面与提吊结构底部之间并与所述集水槽连通,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低位支撑柱、高位支撑柱以及连接低位支撑柱和高位支撑柱的缓冲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渗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吊结构上还设有插入隧洞内壁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顶部为锥形的柱体、分别设置在柱体中部和底部的卡紧桩和销紧桩,所述柱体上部设有外螺纹、内部设有空腔、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引水孔;所述空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吴根生兴海田春成初明亮李建赵飞刘长春陈剑峰赵洋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