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96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及制作方法,该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由A组分和B组分形成混合胶注入压延机中,所述压延机将所述混合胶压覆在PET膜表面,成品经烤箱加热后成型,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乙烯基硅油基础胶、陶瓷阻燃粉、含PT硫化硅油、羟基硅油及铂金水;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含氢硅油、羟基硅油、延时剂及硅胶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其阻燃性达到VO级别以上,产品质量稳定,高温下会形成陶瓷态有一定的强度,不融滴,不会释放有毒气体,实现高温失控绝缘的效果。实现高温失控绝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硅胶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态硅胶又名液体硅胶,是相对固体高温硫化硅橡胶来说的,其为液体胶,具有优异的抗撕裂程度、回弹性、抗变黄性、热稳定性、耐热抗老化性等。发泡硅胶也叫做加成型硅胶,为白色硫化后成为柔软的弹性材料,是一种环保型材料,无毒无味,安全卫生,其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水、耐气候老化、无毒无味、线收缩率低。现有技术存在利用液态硅胶制成发泡硅胶,即液态硅胶泡棉片,相对于固态硅胶泡棉,液态硅胶泡棉片均匀度高,形成的泡孔更为细致与均匀,体现为物理性质,液态硅胶泡棉片的回弹性、密封性、伸长率等均较固态硅胶泡棉更佳。
[0003]在液态硅胶泡棉片的推广应用中,其中一种最为广泛的应用为制作动力电池包。液态硅胶泡棉片具有耐高低温、防水阻燃、高性能密封等性能,能够起到抗震、阻燃、隔热等作用,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自身性能。
[0004]液态硅胶泡棉片的制备包括设备制造的物理法及进行高分子工艺改性的化学法加工制成,这样制成的液态硅胶泡棉片会因制备过程的温度控制、用料控制等造成成品的性质差异。目前,现有技术的液态硅胶泡棉片阻燃性无法达到V0级别,且高温下会融滴,部分液态硅胶泡棉片还会伴随着融滴释放有毒气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中液态硅胶泡棉片存在阻燃性无法达到V0级别,且高温下会融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及制作方法,通过高分子化学法的调和工艺改善液态硅胶泡棉片的隔热性,从而达到更高的阻燃效果,且高温下会形成陶瓷态有一定的强度,不融滴,实现高温失控绝缘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由A组分和B组分形成混合胶注入压延机中,所述压延机将所述混合胶压覆在PET膜表面,成品经烤箱加热后成型;
[0008]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乙烯基硅油基础胶、陶瓷阻燃粉、含PT硫化硅油、羟基硅油及铂金水;
[0009]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含氢硅油、羟基硅油、延时剂及硅胶色粉。
[0010]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构成所述A组分的组分质量比关系为:
[0011]乙烯基硅油基础胶:陶瓷阻燃粉:浓度80%的含PT硫化硅油:浓度80%的羟基硅油:铂含量1%的铂金水=100:20:40:4:1。
[0012]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所述乙烯基硅油基础胶由二甲乙烯基硅油、硅烷、蒸馏水及四甲乙烯基硅油混合、搅拌、捏合形成;
[0013]所述二甲乙烯基硅油由硅胶粘稠剂与硅胶乙烯助剂反应形成。
[0014]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所述陶瓷阻燃粉为DM95

G750玻态陶瓷阻燃粉。
[0015]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构成所述B组分的组分质量比关系为:
[0016]浓度80%的含氢硅油:浓度80%的羟基硅油:延时剂及硅胶色粉=40:4:0.5:0.1。
[0017]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无卤阻燃剂、低温瓷化阻燃剂和中温瓷化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8]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原料还包括低粘硅油或醇类稀释剂。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制备A组分和B组分,并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形成混合胶;
[0021]步骤S2、将所述混合胶注入压延机中,并在所述压延机的另一端设置PET膜穿过隧道炉达到牵引机构,所述混合胶经所述压延机压覆在所述PET膜表面;
[0022]步骤S3、成品经烤箱加热后成型。
[0023]根据上述方案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1中,所述A组分由乙烯基硅油基础胶、陶瓷阻燃粉、含PT硫化硅油、羟基硅油及铂金水混合搅拌制成;所述B组分由含氢硅油、羟基硅油、延时剂及硅胶色粉混合搅拌制成。
[0024]进一步的,所述乙烯基硅油基础胶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A1、在捏合机中加入二甲乙烯基硅油、硅烷、蒸馏水及四甲乙烯基硅油,不断搅拌30分钟;
[0026]步骤A2、加入气相法二氧化硅后继续搅拌4小时;
[0027]步骤A3、提升温度至120摄氏度,继续不断搅拌4小时;
[0028]步骤A4、提升温度至150摄氏度,同时抽取捏合机内空气直至真空。
[0029]进一步的,所述二甲乙烯基硅油的制备过程包括:
[0030]步骤B1、在反应釜中加入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令反应釜内油料的温度尽量稳定在40摄氏度,反应温度浮动后通过温控器自动调整,令反应釜保持在40摄氏度;
[0031]步骤B2、开启真空氮气冷水塔,对步骤B1内的物质进行脱低处理;
[0032]步骤B3、关闭所述真空氮气冷水塔,设置反应釜内温度范围为130摄氏度,反应温度浮动后通过温控器自动调整,令反应釜保持在130摄氏度;
[0033]步骤B4、在搅拌过程中加所述硅胶粘稠剂,提升反应釜内温度值80摄氏度,再加入所述硅胶乙烯助剂,聚合反应3小时;
[0034]步骤B5、继续提升反应釜温度,升温范围为130

180摄氏度,搅拌2.5小时;
[0035]步骤B6、抽取反应釜中空气至真空,抽取空气的维持真空时间为4小时。
[0036]进一步的,构成所述硅胶粘稠剂的组分质量比关系为:
[0037]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四甲基氢氧化氨=3000:75。
[0038]进一步的,所述硅胶粘稠剂的制备过程包括:
[0039]步骤C1、在反应釜内加入所述硅胶粘稠剂的原料,反应釜内抽取真空,加热温度为50

60摄氏度,持续1小时;
[0040]步骤C2、升温至80摄氏度,反应温度浮动后通过温控器自动调整,令反应釜保持在80摄氏度,持续时间2

2.5小时;
[0041]步骤C3、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维持反应釜内温度为80摄氏度,持续时间0.5小时。
[0042]进一步的,构成所述硅胶乙烯助剂的组分的原料包括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双封头及离子交换树脂,将所述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所述双封头及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形成所述硅胶乙烯助剂。
[0043]进一步的,所述铂金水的制备过程包括:
[0044]步骤D1、在反应釜中加入所述铂金水的原料混合,加热反应釜至80摄氏度,上下浮动温度为
±
5摄氏度;
[0045]步骤D2、取出反应釜内物质,设置多层过滤纸,将步骤D1中的混合物经过滤纸过滤后冷却;
[0046]步骤D3、将步骤D2过滤后物质转移至三口烧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由A组分和B组分形成混合胶注入压延机中,所述压延机将所述混合胶压覆在PET膜表面,成品经烤箱加热后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乙烯基硅油基础胶、陶瓷阻燃粉、含PT硫化硅油、羟基硅油及铂金水;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含氢硅油、羟基硅油、延时剂及硅胶色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A组分的组分质量比关系为:乙烯基硅油基础胶:陶瓷阻燃粉:浓度80%的含PT硫化硅油:浓度80%的羟基硅油:铂含量1%的铂金水=100:20:40: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油基础胶由二甲乙烯基硅油、硅烷、蒸馏水及四甲乙烯基硅油混合、搅拌、捏合形成;所述二甲乙烯基硅油由硅胶粘稠剂与硅胶乙烯助剂反应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阻燃粉为DM95

G750玻态陶瓷阻燃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B组分的组分质量比关系为:浓度80%的含氢硅油:浓度80%的羟基硅油:延时剂及硅胶色粉=40:4:0.5: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陶瓷阻燃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无卤阻燃剂、低温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立国陈磊潘春旭钟道森张琳娜
申请(专利权)人:智为科技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