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81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副车架制造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管型结构的管体纵弯梁,不仅制作简单而且不用焊接,结合竖向前后拼合的钣金前梁两能对比的减少零件降低成本。包括由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组成井字或框体车架结构,其中: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前板和前横梁后板,两者前后拼接焊合为一体,内部中空,两侧开口,并左右套入后横梁和左纵梁侧旁;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下板两者上下拼合并焊接为一体,内部中空,两侧开口,并左右套入后横梁和左纵梁侧旁;且后横梁底部还设置燕形底板,燕形底板的中央设置上侧翻片,上侧翻片套贴设置在后横梁下板外壁上并焊接固定,且燕形底板的头尾两侧向前弯折,并搭接在后横梁或左纵梁的底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副车架制造和生产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是前车桥的支承结构以及悬挂的支架,车桥、悬挂的支架通过前或后副车架与车身相连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都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能源汽车中,后副车架主要后副车架主要支撑电机、控制臂等零部件,同时为电机、控制臂等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现有相关技术中,后副车架通常包括钢制框架结构以及由大量的结构钣金件制成的配件固定件,其中钢制框架结构以及配件固定件均通过模具冲压一次成型制作,然后再将钢制框架结构以及配件固定件相互焊接在一起,以得到前副车架的整装结构。然而,采用以上方法制作加工的后副车架,由于在冲压时需要准备大量的模具,以致大大增加投入制作成本,而且重量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序多,焊缝较多,前副车架重量也较大,导致两种现有汽车副车架均不是很适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所需需要一种重量相对较轻,工序焊接少,能更加有利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后副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取消弯管首前连接梁体,实现适应前后距离采用大弧度的管体纵弯梁来进行应力的分化,管型结构的管体纵弯梁,不仅制作简单而且不用焊接,而且因为弧度的高度造成承压时候的崩焊等情况,结合竖向前后拼合的钣金前梁两能对比的减少零件降低成本,还提高部结构强度和模态的在提高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拓展性、降低设计开发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包括由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组成井字或框体车架结构,其中: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前板和前横梁后板,两者前后拼接焊合为一体,内部中空,两侧开口,并左右套入后横梁和左纵梁侧旁;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下板两者上下拼合并焊接为一体,内部中空,两侧开口,并左右套入后横梁和左纵梁侧旁;且后横梁底部还设置燕形底板,燕形底板的中央设置上侧翻片,上侧翻片套贴设置在后横梁下板外壁上并焊接固定,且燕形底板的头尾两侧向前弯折,并搭接在后横梁或左纵梁的底部;而左纵梁或右纵梁结构一致互为对称结构,包括主纵梁体、下摆臂后支架、下摆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后支架、前竖拉杆支架、上摆臂安装支架,主纵梁体的头端向外弧形弯折,其头端设置纵梁头衬套管,外弧形弯折的弧弯处由前至后设置下摆臂前支架、下摆臂后支架、下控制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后支架,主纵梁体的尾端下部设置尾悬置套固定支架,尾悬置套固定支架套合悬置衬套管固定在主纵梁体的尾端下部,衬套管的位置主纵梁体的尾端设置上摆臂安装支架。
[0005]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或右纵梁从侧面视角结构,头端端竖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弯梁段,所述后横梁上设有前竖拉杆支架和尾悬置套固定支架,左纵梁、所述右纵梁在第一弯梁段尾端竖向变直后向上凸起弧度增加成为凸梁弯段,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后端均延伸形成第二弯梁段,所述第二弯梁段包括自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点处向靠近所述后横梁中心线的延长线方向弯折并向上倾斜形成的弯曲部以及由所述弯曲部末端向远离所述后横梁或前横梁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倾斜部,两个所述弯梁段前端面均固定有缓冲件用的延长加强板。
[0006]作为优选,所述倾斜部之间的水平距离自内端向外逐渐增大,两个所述倾斜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后横梁的长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下摆臂后支架、下摆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后支架、前竖拉杆支架、上摆臂安装支架等加强件采用可堆叠的盒体或管体、或板体结构,所述盒体或管体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弯梁段前端面固定,所述盒体或管体上具有若外翻的干风琴褶。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弯梁段端部高度低于凸弯梁段端部高度,第二弯梁段端部高度低于第一弯梁段端部和于凸弯梁段端部,第二弯梁段端部高度低于第一弯梁段端部。设置第二弯梁段,当车辆发生严重的正面碰撞得时,前副车架被动向后挤压,弯曲部受撞击产生的纵向冲击力绕安装点继续折弯,在弯曲过程中吸收部分撞击能量,起到吸能缓冲的作用,配合前端各种缓冲件一起,最大限度的减少碰撞时所带来的各种损失。
[0009]作为优选,所述前横梁设置前车身安装套管孔,前车身安装套管孔内套入安装前车身安装套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燕形底板为U形状或V形状或方形的管体结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左纵梁或右纵梁,对于任何一个悬置焊接在的纵梁组件沿着垂直于所述横梁的方向间隔布置在两个所述横梁之间,在两个所述中间管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下控制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后支架位于所述左纵梁或右纵梁头端和凸弯位置之间。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大弯管梁结构,制作容易工艺流程少成本低;内腔空心,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兼顾局部结构强度的提升,又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电池续航寿命经济性及续航里程;焊接工序简单,焊缝少,为总装工艺带来了便捷的安装条件,减短了总装生产线规划长度、降低了对场地的使用要求、减少成本投入;双横梁设计但没有降低结构强度和模态,模态、刚度等综合性能更优;2、三阶高低不同的纵梁设计,根据各种悬架形式受力的不同,还可以划分为其他个数的受力区域,将中间层依照纵梁上折板的横梁卡槽和牵引杆、转向机座位置进行设置,多阶约束结构使应力分散能网格单元化关联,得到区域化传递结构同厚度和不同厚能应对不同的安装位置,各自单独设计,通过模块组装设计思路有效地增加了该副车架的拓展性,使后副车架的通用性大大的加强;3、焊缝焊接的路线紧凑,焊接容易,同一结构物件上下焊缝的长度都相等,且上下对称的两条焊缝的差距尽量小设计得比较小,能够有效防止钣金件焊接受力后的抗变形性能。
[0013]4、后副车架在使用在电动汽车中时,由于两个纵梁均为金属圆管制作,只需通过
弯管模具加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制作成本,同时也使得制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第一弯梁段、第二弯梁段及中间的凸梁弯段,所以纵梁在制作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弯梁段、第二弯梁段及中间的凸梁弯段的弯曲弧形角度进行灵活设计,特别是注意应对受力的中间的凸梁弯段;同时又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弯梁段、第二弯梁段及中间的凸梁弯段各自的长度以及通过机械加工调整两端与套管配合面的位置,来灵活调整横梁的整体长度,进而使得衬套固定套管的位置得以灵活调整,最终灵活调整该后副车架相对车身的装配位置,提高该后副车架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整体俯视结构图;图2为整体仰视结构图;图3为左视结构图;图4为前横梁管端立体结构图;图5为后横梁管端立体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右纵梁4、前横梁前板5、前横梁后板6、后横梁上板7、燕形底板28、后横梁下板8、上侧翻片9、主纵梁体10、下摆臂后支架11、下摆臂前支架12、下控制臂前支架13、下控制臂后支架14、前竖拉杆支架15、上摆臂安装支架16、纵梁头衬套管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包括由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组成井字或框体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前板和前横梁后板,两者前后拼接焊合为一体,内部中空,两侧开口,并左右套入后横梁和左纵梁侧旁;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下板两者上下拼合并焊接为一体,内部中空,两侧开口,并左右套入后横梁和左纵梁侧旁;且后横梁底部还设置燕形底板,燕形底板的中央设置上侧翻片,上侧翻片套贴设置在后横梁下板外壁上并焊接固定,且燕形底板的头尾两侧向前弯折,并搭接在后横梁或左纵梁的底部;而左纵梁或右纵梁结构一致互为对称结构,包括主纵梁体、下摆臂后支架、下摆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后支架、前竖拉杆支架、上摆臂安装支架,主纵梁体的头端向外弧形弯折,其头端设置纵梁头衬套管,外弧形弯折的弧弯处一次由前至后设置下摆臂前支架、下摆臂后支架、下控制臂前支架、下控制臂后支架,主纵梁体的尾端下部设置尾悬置套固定支架,尾悬置套固定支架套合悬置衬套管固定在主纵梁体的尾端下部,衬套管的位置主纵梁体的尾端设置上摆臂安装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弯侧梁后副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左纵梁或右纵梁从侧面视角结构,头端端竖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弯梁段,所述后横梁上设有前竖拉杆支架和尾悬置套固定支架,左纵梁、所述右纵梁在第一弯梁段尾端竖向变直后向上凸起弧度增加成为凸梁弯段,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后端均延伸形成第二弯梁段,所述第二弯梁段包括自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点处向靠近所述后横梁中心线的延长线方向弯折并向上倾斜形成的弯曲部以及由所述弯曲部末端向远离所述后横梁或前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翁盛锋项岳波徐冬杰余荣臻余星乐利锋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