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58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属于化学和生物联合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酸性糟渣类原料和氧化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碱化预处理,碱化预处理后再和部分未处理过的酸性糟渣类原料混合至pH中性后再应用可利用纤维降解产物木糖的酵母菌进先好氧后厌氧的菌酶协同发酵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低成本、环保和有效等优点,通过两段式预处理方式,第一段化学处理过程中使用CaO代替传统NaOH/KOH等碱性处理法,减少了传统法对设备腐蚀性和钠钾离子对畜禽配方的影响。第二段将酸性糟渣类原料与第一段CaO处理后的碱性糟渣类原料进行混合菌酶协同发酵,省去了传统碱性处理后需要用水洗或酸洗等废液排放巨大的污染性操作方式。液排放巨大的污染性操作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和生物联合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畜禽饲料配方主要以玉米豆粕型为主,其中豆粕的用量在配方蛋白原料中占比超过90%以上,从而导致我国饲料行业对豆粕需求旺盛,据统计我国每年豆粕需求量高达7500万吨左右,且主要从巴西和美国等国外进口,2022年全年进口大豆9108万吨,其中89.4%用于饲料。
[0003]我国每年酿造行业产生的白酒糟、醋糟和酱油糟等非粮型糟渣类原料资源达6000多万吨,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糟渣类原料普遍存在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低等问题,使得我国大量的糟渣类资源未被合理利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给环保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评价蛋白饲料原料品质方面,除了注重原料的粗蛋白含量外,更重要的指标是蛋白原料在畜禽中可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质,即可消化蛋白。目前常见的提升饲料原料可消化蛋白的方式主要通过复配原料发酵或单原料菌酶协同发酵实现的。通过糟渣原料复配其他原料后进行发酵蛋白的提升,发酵后蛋白的大幅度提升主要源于所复配的其它原料。而单一糟渣类原料进行菌酶协同发酵时,由于糟渣类原料纤维细胞壁独特的结构,使得菌酶反应有效接触面积较少,导致发酵预处理程度较低,可消化蛋白提升有限。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去降低糟渣类原料的纤维含量,提高可消化蛋白,从而减少畜禽饲料配方中豆粕用量的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通过结合化学和生物两段式预处理方式,第一段化学处理过程中使用CaO代替NaOH/KOH等碱性处理法,减少传统法对设备腐蚀性和钠钾离子对畜禽配方的影响。第二段将酸性糟渣类原料与第一段CaO处理后的碱性糟渣类原料混合后进行菌酶协同先好氧后厌氧的两段式发酵,省去了传统碱性处理后需要用水洗或酸洗等易污染性操作方式,并且经过CaO处理后再进行菌酶协同发酵比未处理菌酶协同发酵作用效果更佳,有效降低了糟渣类纤维含量和提高了可消化蛋白含量,综合解决了纤维降解处理成本高、不环保和传统糟渣类原料在菌酶协同发酵过程中预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最终为替代畜禽配方中一定比例的豆粕提供了解决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计:A、CaO化学处理:将CaO 10

50份与经粉碎过2.0mm筛片后的糟渣类原料400

500份混合后添加水400

500份,混合均匀后,下料压实并密封后放置于20

50℃恒温环境中预处理12

48h。
[0006]B、发酵液的制备:将酵母菌0.05

0.15份、马铃薯浸粉6

12份、葡萄糖8

16份溶于400

800份水中,于转速200rpm、温度30℃和溶氧含量20%的环境中培养时间18h。
[0007]C、好氧发酵:将经步骤A处理后的糟渣原料400

1000份与未处理的糟渣类原料400

800份混合均匀至pH6

7,喷涂步骤B中的发酵液400

800份和复合酶制剂1

10份,混合均匀后,在30℃恒温环境中好氧发酵18h。
[0008]D、厌氧发酵:步骤C好氧发酵结束后,再在30℃恒温环境中厌氧发酵72h。
[0009]本申请的处理法先将酸性糟渣类原料和氧化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碱化预处理,碱化预处理后再和部分未处理过的酸性糟渣类原料混合至pH中性后进行菌酶协同先好氧后厌氧的两段式发酵。本专利技术具有低成本、环保和有效等优点,通过结合化学和生物两段式预处理方式,第一段化学处理过程中使用CaO代替传统NaOH/KOH等碱性处理法,减少了传统法对设备腐蚀性和钠钾离子对畜禽配方的影响。得益于糟渣原料普遍为酸性特点,第二段将酸性糟渣类原料与第一段CaO处理后的碱性糟渣类原料混合后进行菌酶协同先好氧后厌氧的两段式发酵,省去了传统碱性处理后需要用水洗或酸洗等废液排放巨大的污染性操作方式,并且经过CaO处理后糟渣类原料纤维结构键的断裂,使得联合预处理菌酶协同发酵效果更佳,综合解决了传统糟渣类原料纤维处理过程中成本高、易污染和可消化蛋白提升低等问题,使得经联合预处理后的糟渣类原料纤维含量下降,可消化蛋白含量提高,最终提高了畜禽日粮配方中豆粕的替代量。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A的处理中,所述CaO化学处理中将CaO16份与经粉碎过2.0mm筛片后的醋糟400份混合后添加水400份,混合均匀后,下料压实并密封后放置于45℃恒温环境中化学预处理24h。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的制备中,所述的酵母菌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CGMCC10621。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的制备中,所述的酵母菌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0.1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的制备中,所述的酵母菌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活菌数为2
×
10
10
CFU/g。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的处理中所述的经步骤A处理后的糟渣原料800份和未处理的糟渣类原料600份混合均匀后的物料pH6.0

7.0、步骤B中发酵液600份和复合酶制剂6份。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C的处理中所述的复合酶制剂中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数为10000U/g、酸性蛋白酶的酶活数为30000U/g、纤维素酶的酶活数为30000U/g、木聚糖酶的酶活数为4000U/g、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数为1900U/g和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酶活数为6000U/g。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酸性糟渣类等废弃副产物,例如醋糟、白酒糟、啤酒糟、刺梨渣、酱油糟等。
[0017](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环境保护友好,本专利技术适用的对象多为食品酿造厂等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废弃物,将废弃物再利用,减少了上游环保压力。另外在处理工艺上,相比传统化学处理纤维工艺强碱处理后需要大量的水或酸洗涤至中性后废液的排放,本专利技术方法无洗涤废液排放,并且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预处理完后可直接在饲料厂中使用,无需烘干,减少能源的损耗和废气的排放。
[0018](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操作流程便捷和安全,针对饲料厂工艺进行预处理具有较好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利用适宜浓度的CaO替代NaOH/KOH等强碱处理避免了传统工艺对设备的腐蚀和操作人员的伤害,并且畜禽对钙需要量高于钠钾,减少离子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0019](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酸性糟渣类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份计:A、CaO化学处理:将CaO 10

50份与经粉碎过筛片后的糟渣类原料400

500份混合后添加水400

500份,混合均匀后,下料压实并密封后放置于20

50℃恒温环境中预处理12

48h;B、发酵液的制备:将酵母菌0.05

0.15份、马铃薯浸粉6

12份、葡萄糖8

16份溶于400

800份水中,于转速200

500rpm、温度30

50℃和溶氧含量20

25%的环境中培养时间18

30h;C、好氧发酵:将经步骤A处理后的糟渣原料400

1000份与未处理的糟渣类原料400

800份混合均匀至pH6

7,喷涂步骤B中的发酵液400

800份和复合酶制剂1

10份,混合均匀后,在30

50℃恒温环境中好氧发酵18

30h;D、厌氧发酵:步骤C好氧发酵结束后,再在30

40℃恒温环境中厌氧发酵70

100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的处理中,CaO 16份、糟渣类原料400份、水400份、混合均匀密封后的恒温环境温度45℃和预处理时间2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糟渣类饲料可消化蛋白的联合预处理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的制备中,所述的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川付洋洋敖翔严鸿林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铁骑力士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