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低温回收风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334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低温回收风循环系统。本系统包括流涎机组、输送风机、气/气热交换器(或加接水冷换热器)、低温表面冷却器、加热器;从流涎机组排出的热风送入气/气热交换器,与经过回收后的冷风进行热交换,出口接低温表面冷却器,热风在此降温成为2℃~20℃的冷风、溶剂冷凝收于溶剂储罐。低温表面冷却器送出的冷风送入气/气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再接加热器升温后送回流涎机组,完成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低温冷凝,提高了溶剂回收率,降低了成本;风在体系内循环提高了流涎热风的清洁度;不排放含溶剂的废气,减少了污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技术,具体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 溶剂低温回收风循环系统。(二)
技术介绍
按照传统工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中需要用热风来干燥流涎在钢带上 的聚酰胺酸液体树脂,并带走其中的溶剂,使之成膜。被带走的含溶剂蒸汽 的废气送去常温水冷的冷凝装置和水喷淋吸收装置进行两级回收其中的溶剂,然后向大气直排。但目前的回收装置对废气中的溶剂回收率较低,如NN-二甲基甲酰胺、丽-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吡咯环酮等,其中的二甲基乙 酰胺(DMAC)冷凝回收仅有60%左右。其余的含有溶剂的废气排入大气造成 环境污染。另外这些溶剂价格昂贵,废气直接排放或回收率太低,也是资源 的浪费,因此提高废气溶剂的回收率,不但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也会降低生产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 统,流涎机排出的含有溶剂蒸汽的热风经冷凝回收装置后,再经过加热器升 温送回流涎机内循环。不向外排放含有溶剂的废气,大大减少了聚酰亚胺薄 膜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本技术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包括流涎机组、 输送风机、气/气热交换器、加热器等,还有低温表面冷却器,加热器送出的 15(TC 25(TC热风接入流涎机组,从流涎机组排出的含有溶剂蒸汽的热风经 输送风机送入气/气热交换器的热风入口,与经过回收后的冷风进行热交换, 气/气换热器的热风出口接入低温表面冷却器,低温表面冷却器与溶剂储罐连 接。热风在此降温成为2t: 2(TC的冷风、溶剂蒸汽在这里冷凝并被收集于 溶剂储罐,风经过有效回收除去溶剂后、从低温表面冷却器送出,冷风送入气 /气热交换器的冷风入口,与从流涎机组排出的热风进行热交换,气/气热交换器的冷风出口接加热器,冷风进入加热器升温,完成了一个循环。低温表面冷却器接供给2'C 2(TC的冷冻水的冷冻机,使低温表面冷却器的冷却表面 为2'C 2(TC的低温。冷却塔供给冷冻机冷却水,并使冷冻机的冷却水低于 35°C。本技术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的优点为1、 采用低温冷凝,提高了溶剂蒸汽的回收率,当冷凝温度低至2。C时,回收率可 高达90%,回收的溶剂可以提纯重新使用,降低了成本;2、由于风在体系内 循环而不使用外来空气,从而提高了流涎热风的清洁度;3、风在体系内循环, 对外没有溶剂废气的排放,大大减少了污染;4、气/气换热器中热风与冷风 进行热交换,热风得到冷却,冷风得到加热,减轻了冷冻机和加热器的负荷, 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 意图2为本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 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如图1所 示;加热器送出的25(TC的热风接入流涎机组,从流涎机组排出的热风为210 °C,经输送风机接入气/气换热器热风入口,气/气换热器的热风出口接入低 温表面冷却器,经气/气换热器后热风降温至15(TC以下。低温表面冷却器接 有溶剂储罐。风经过低温表面冷却器降温成为2(TC的冷风、溶剂蒸汽冷凝并 被收集于溶剂储罐,经过有效回收后低温表面冷却器送出的冷风送入气/气热 交换器的冷风入口与从流涎机组排出热风进行热交换,气/气热交换器的冷风 出口接加热器,经气/气换热器后冷风升温,并重新进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完 成了一个循环。低温表面冷却器接冷冻机,由冷冻机供给2(TC的冷水,低温 表面冷却器形成2(TC的低温表面。冷冻机的冷却水接冷却塔,供给冷冻机的 冷却水在冷却塔内进行冷却,之后低于35"C的冷却水再送回冷冻机。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吡咯环酮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实施例2:本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的溶剂回收热风循环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如图2 所示;本例的系统结构与实施例l相似,但低温表面冷却器前接有水冷换热 器,气/气换热器的热风出口接入水冷换热器,水冷换热器的冷风出口接低温 表面冷却器。水冷换热器接冷却水塔的冷却水;进入水冷换热器的冷却水水 温低于35°C,经水冷换热器后风降温至150'C以下再进入低温表面冷却器。 低温表面冷却器接冷冻机的冷冻水,进入低温表面冷却器的冷冻水水温为2 'C,使低温表面冷却器形成2"C的低温表面,这时溶剂蒸汽90%被冷凝进入溶剂储罐。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 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技术的公开的范 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包括流涎机组、输送风机、气/气热交换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有低温表面冷却器,所述加热器150℃~250℃热风的出口接入流涎机组,流涎机组含有溶剂蒸汽的热风的出口经输送风机接入气/气热交换器的热风入口,气/气换热器的热风出口接入冷却表面为2℃~20℃的低温表面冷却器,低温表面冷却器接有溶剂储罐,低温表面冷却器送出的冷风送入气/气热交换器的冷风入口,气/气热交换器的冷风出口接加热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表面冷却器接供给2t: 2(TC的冷冻水的冷冻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的冷却水接供给低于35'C冷却水的冷却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气换热器的热风出口接入水冷换热器,水冷换热器的冷 风出口接低温表面冷却器;水冷换热器接供给低于35。C冷却水的冷却水塔; 低温表面冷却器接供给2"C 20'C的冷冻水的冷冻机。专利摘要本技术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低温回收风循环系统。本系统包括流涎机组、输送风机、气/气热交换器(或加接水冷换热器)、低温表面冷却器、加热器;从流涎机组排出的热风送入气/气热交换器,与经过回收后的冷风进行热交换,出口接低温表面冷却器,热风在此降温成为2℃~20℃的冷风、溶剂冷凝收于溶剂储罐。低温表面冷却器送出的冷风送入气/气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再接加热器升温后送回流涎机组,完成循环。本技术采用低温冷凝,提高了溶剂回收率,降低了成本;风在体系内循环提高了流涎热风的清洁度;不排放含溶剂的废气,减少了污染。文档编号B01D5/00GK201426989SQ200920140688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任小龙, 李耀星 申请人: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的溶剂回收风循环系统,包括流涎机组、输送风机、气/气热交换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还有低温表面冷却器,所述加热器150℃~250℃热风的出口接入流涎机组,流涎机组含有溶剂蒸汽的热风的出口经输送风机接入气/气热交换器的热风入口,气/气换热器的热风出口接入冷却表面为2℃~20℃的低温表面冷却器,低温表面冷却器接有溶剂储罐,低温表面冷却器送出的冷风送入气/气热交换器的冷风入口,气/气热交换器的冷风出口接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星任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