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氧化物、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裂解汽油加氢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20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氧化物、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复合氧化物包括氧化铝和二氧化钛,所述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表示为X m2/g,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平均孔径表示为Y nm,其中,X与Y的比值为32至50;并且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孔容表示为Z mL/g,X与Z的比值为750至95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氧化物和活性组分,活性组分选自钼、镍和钴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催化剂具有特定的结构,TiO2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催化剂低温活性好,在高空速下加氢活性高的特点。在高空速下加氢活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氧化物、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裂解汽油加氢精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在裂解汽油C6~C10馏分加氢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裂解汽油由于含有双烯烃、单烯烃、硫等杂质,在后续作为抽提原料制三苯或者作为汽柴油调和组分之前都需要通过加氢的方法脱除所有的烯烃和硫。即加氢饱和和加氢脱硫(HDS)在加氢处理裂解汽油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两段法加氢,一段采用负载Pd等贵金属或者Ni等非贵金属的Al2O3作为选择加氢催化剂,加氢脱除原料中的双烯;二段工业上一般采用负载Co、MO、Ni等金属的Al2O3等加氢脱硫催化剂,脱除单烯和硫化物。国外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的制造技术发展较快,法国IFP二段加氢采用LD和HR两种型号的催化剂,LD

145为Mo

Ni型催化剂,HR

304B为Mo

Co型催化剂。日本的Girdler触媒公司开发的G

35B和UOP公司开发的S

12催化剂都为Co

Mo/Al2O3催化剂。国内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工业化使用的是负载Co

Mo或者Co

Mo

Ni的TiO2‑
A12O3为载体的BY

5、6、7催化剂。
[0003]本领域仍然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裂解汽油C6~C10馏分加氢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便宜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且催化剂低温活性好,在高空速下加氢活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便宜易得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适用于裂解汽油C6~C10馏分加氢的加氢精制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特定的结构,TiO2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催化剂低温活性好,在高空速下加氢活性高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作为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的复合氧化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裂解汽油(例如C6~C8馏分和C9~C10馏分)的加氢精制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裂解汽油加氢精制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氧化物包括氧化铝和二氧化钛,所述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表示为X m2/g,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平均孔径表示为Y nm,其中,X与Y的比值为32至50。
[0008]本专利技术中,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BET法测定。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X与Y的比值为32、33、35、38、40、42、45、47、50或在其中任意二者组成的范围内。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孔容表示为Z mL/g,X与Z的比值为750至950。在一些实施例中,X与Z的比值为780、800、820、840、850、860、870、880、890、900、910或在其中任意二者组成的范围内。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X为300至350。在一些实施例中,X为300、310、320、330、340、350或在其中任意二者组成的范围内。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Y为8至9,优选为8至8.5。在一些实施例中,Y为8.1、8.2、8.3、8.4、8.5或在其中任意二者组成的范围内。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Z为0.30至0.45,优选为0.35至0.40。在一些实施例中,Z是0.35、0.36、0.37、0.38、0.39或在其中任意二者组成的范围内。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氧化物中含有5wt%至21wt%的二氧化钛。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I.将可溶性铝盐溶解于水中形成铝盐溶液,将钛盐溶解于酸溶液中形成钛盐溶液,将铵盐和碱液混合形成混合碱溶液;
[0017]步骤II.(a)向所述铝盐溶液中加入所述钛盐溶液和所述混合碱溶液,使混合液在第一pH值保持第一时间段;(b)停止加入所述钛盐溶液,继续加入所述混合碱溶液,使混合液在第二pH值保持第二时间段;(c)停止加入所述混合碱溶液,加入所述钛盐溶液,使混合液在第三pH值保持第三时间段;
[0018]步骤III.在步骤II.(c)之后,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升高,保持第四时间段,得到沉淀物;
[0019]步骤IV.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含有氧化铝和二氧化钛的复合氧化物,优选地,在干燥之前还进行洗涤和过滤。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中,第一pH值小于5,优选为3至4。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中,第二pH值大于8.5,优选为9至10。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中,第三pH值为大于7且小于9,优选为7.5至8.5。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中,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分别为5分钟至20分钟,优选10分钟至15分钟。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中,第四时间段为20分钟至60分钟。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I中,操作温度为25℃至60℃,优选50℃至60℃。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III中,将温度升高至80℃至150℃,优选80℃至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III中,将温度升高至82℃、85℃、90℃、92℃或95℃。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IV中,干燥温度为110℃至130℃。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步骤IV中,焙烧温度为400℃至6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IV中,焙烧温度为400℃、450℃、500℃、550℃或者600℃。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的铝盐浓度为0.5至2.5mol/L。所述的铝盐为可溶性铝盐,可选择硫酸铝、氯化铝和硝酸铝以及其他铝的有机盐的一种或者多种。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的钛盐的浓度为0.2至1.2moL/L。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的铵盐浓度为0.1至0.3moL/L。所述的铵盐可以选自碳酸氢铵、碳酸铵、和其它有机铵盐的一种或者多种。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的碱液浓度为0.2至0.4moL/L。所述的碱液可选择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其它有机碱的一种或者多种。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的酸液可选择硫酸、硝酸、盐酸和其它有机酸的一种或者多种。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应用。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
加氢催化剂。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氧化物和活性组分,活性组分选自钼、镍和钴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氧化物,包括氧化铝和二氧化钛,所述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表示为X m2/g,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平均孔径表示为Y nm,其中,X与Y的比值为32至50;并且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孔容表示为Z mL/g,X与Z的比值为750至9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孔容表示为Z mL/g,X与Z的比值为750至9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X为300至350;和/或Y为8至9,优选为8至8.5;和/或Z为0.30至0.45,优选为0.35至0.40。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将可溶性铝盐溶解于水中形成铝盐溶液,将钛盐溶解于酸溶液中形成钛盐溶液,将铵盐和碱液混合形成混合碱溶液;步骤II.(a)向所述铝盐溶液中加入所述钛盐溶液和所述混合碱溶液,使混合液在第一pH值保持第一时间段;(b)停止加入所述钛盐溶液,继续加入所述混合碱溶液,使混合液在第二pH值保持第二时间段;(c)停止加入所述混合碱溶液,加入所述钛盐溶液,使混合液在第三pH值保持第三时间段;步骤III.在步骤II.(c)之后,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升高,保持第四时间段,得到沉淀物;步骤IV.将所述沉淀物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含有氧化铝和二氧化钛的复合氧化物,优选地,在干燥之前还进行洗涤和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II中,第一pH值小于5,优选为3至4,第二pH值大于8.5,优选为9至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周张富春季静刘艳惠刘宗语任玉梅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