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91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散热铝块模组,散热铝块模组中形成有六条冷水流道和四条加热通道,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管;前端盖模组,前端盖模组中形成有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一条冷热转接流道,前端盖模组上还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汽口;后端盖模组,后端盖模组中形成有三条后端冷水导流流道和两条后端蒸汽导流流道;六条冷水流道通过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和三条后端冷水导流流道依次连通构成冷却管路,进水口和冷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四条加热管通过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两条后端蒸汽导流流道依次连通构成蒸汽管路,出汽口和蒸汽管路的出汽端连通;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冷热转接流道和蒸汽管路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端连通。进水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生
,特别涉及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蒸汽式清洁设备被广泛的应用。这些设备内通常配置有蒸汽发生部件,目前蒸汽发生部件大都采用锅炉结构,通电加热后产生蒸汽,锅炉类蒸汽发生部件的热效率大多较低(<50%),而且体积比较大不利于产品的体积优化。也有采用汽化腔上配置线圈结构的加热器来产生蒸汽,但是目前的线圈结构有大量热量流失,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并且由于热量流失,还需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不利于产品小型化设计。
[0003]所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
[0006]散热铝块模组,所述散热铝块模组中形成有六条冷水流道和四条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管;
[0007]前端盖模组,所述前端盖模组中形成有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一条冷热转接流道,所述前端盖模组上还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汽口;
[0008]后端盖模组,所述后端盖模组中形成有三条后端冷水导流流道和两条后端蒸汽导流流道;
[0009]六条所述冷水流道通过两条所述前端冷水导流流道和三条所述后端冷水导流流道依次连通构成冷却管路,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四条所述加热管通过一条所述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两条所述后端蒸汽导流流道依次连通构成蒸汽管路,所述出汽口和所述蒸汽管路的出汽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所述冷热转接流道和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水端连通;
[0010]所述加热管由金属管、内包云母层、加热体和外包云母层构成,所述内包云母层、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外包云母层依次包覆于所述金属管的外周。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体由超导合金制成为带状或丝状结构并缠绕于所述内包云母层的外周。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散热铝块模组由左侧散热铝块、中间散热铝块和右侧散热铝块依次夹紧构成,所述左侧散热铝块、所述中间散热铝块和所述右侧散热铝块中各自设有两条所述冷水流道;所述中间散热铝块和所述左侧散热铝块以及所述右侧散热铝块之间各自形成有两条所述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位于所述冷水流道之间。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前端盖模组由第一前端盖和第二前端盖密封连接构成,所述前端冷水导流流道、所述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所述冷热转接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前端盖和所述第二前端盖之间。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后端盖模组由第一后端盖和第二后端盖密封连接构成,所述后端冷水导流流道和所述后端蒸汽导流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后端盖和所述第二后端盖之间。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口中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汽口中设有出汽温度传感器。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散热铝块模组上还设有一个手动复位温度控制器和一个自动复位温度控制器。
[00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在蒸汽管路的外侧贴设散热铝块模组,并在散热铝块模组中设置冷却管路,使用过程中,冷却管路和散热铝块可吸收蒸汽管路溢出的热量,解决其散热问题,无需单独设计其他散热结构,有利于产品小型化设计;另外,散热还可对冷却管路中的冷水进行预热,即回收散热,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蒸汽发生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蒸汽发生装置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2]请参阅图1

图2。须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散热铝块模组1,散热铝块模组1中形成有六条冷水流道4和四条加热通道,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管5;
前端盖模组2,前端盖模组2中形成有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201、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202和一条冷热转接流道203,前端盖模组2上还设有一个进水口6和一个出汽口7;后端盖模组3,后端盖模组3中形成有三条后端冷水导流流道301和两条后端蒸汽导流流道302;六条冷水流道4通过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201和三条后端冷水导流流道301依次连通构成冷却管路,进水口6和冷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四条加热管5通过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202和两条后端蒸汽导流流道302依次连通构成蒸汽管路,出汽口7和蒸汽管路的出汽端连通;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冷热转接流道203和蒸汽管路的进水端连通;加热管5由金属管、内包云母层、加热体和外包云母层构成,内包云母层、加热体和外包云母层依次包覆于金属管的外周,加热体由超导合金制成带状结构并缠绕于内包云母层的外周。
[0025]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涉及的蒸汽发生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涉及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0026]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散热铝块模组1,散热铝块模组1中形成有六条冷水流道4和四条加热通道,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管5;前端盖模组2,前端盖模组2中形成有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201、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202和一条冷热转接流道203,前端盖模组2上还设有一个进水口6和一个出汽口7;后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铝块模组,所述散热铝块模组中形成有六条冷水流道和四条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中设有加热管;前端盖模组,所述前端盖模组中形成有两条前端冷水导流流道、一条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一条冷热转接流道,所述前端盖模组上还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汽口;后端盖模组,所述后端盖模组中形成有三条后端冷水导流流道和两条后端蒸汽导流流道;六条所述冷水流道通过两条所述前端冷水导流流道和三条所述后端冷水导流流道依次连通构成冷却管路,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四条所述加热管通过一条所述前端蒸汽导流流道和两条所述后端蒸汽导流流道依次连通构成蒸汽管路,所述出汽口和所述蒸汽管路的出汽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所述冷热转接流道和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加热管由金属管、内包云母层、加热体和外包云母层构成,所述内包云母层、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外包云母层依次包覆于所述金属管的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由超导合金制成为带状或丝状结构并缠绕于所述内包云母层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王继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玛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