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Dh-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62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紫外光探测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2D 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紫外光探测器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拥有优良的光学、电学、热学、化学、机械性能,目前,Ⅲ族氮化物光电器件和功率器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热点之一的AlGaN材料电子迁移率高、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并且可通过调整合金中Al的组分,实现禁带宽度从3.4eV到6.2eV的连续调节,从而使得AlGaN光电探测器能够覆盖大部分紫外光波段,相比传统探测器具有体积小、易携带、易集成、工作电压低、节能环保、无需滤光系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相分离导致的制备困难、器件响应度低的问题。
[0003]近年来,继石墨烯后,二维材料逐渐得到发掘,其层厚仅为几个原子层,同时相比于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机械性能,因此在催化、微电子、离子储存、光电子学领域的巨大潜力得到了研究发展。在这其中,2D h

BN受到了不少的关注:首先,由B和N原子交替排列组成的h

BN具有高相对介电常数(3~5左右);其次,它具有宽禁带(4~6eV)、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高导热性等特点,适合于广阔的温度范围以及复杂的环境条件;最后,无悬挂键的原子级平滑表面使得将其引入光电探测器后,可以大大降低暗电流的大小,提高探测性能。如专利一种AlGaN/h

BN多量子阱结构的深紫外LED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衬底、AlN模板层、n型AlxGa1

xN层、AlyGa1

yN/h

BN多量子阱层、p型AlzGa1

zN层、p型GaN接触层。AlyGa1

yN/h

BN多量子阱层包括:AlyGa1

yN量子阱层和h

BN量子垒层;其中,AlyGa1

yN量子阱层中Al组分y的范围为0.5≤y≤0.7,厚度为2

4nm;h

BN量子垒层的厚度为5

10nm。该专利能够改善深紫外LED空穴注入困难、电子泄漏、失配应力的问题,从而提高深紫外LED发光效率。
[0004]并且,有研究人员采用GaN/AlGaN多量子阱材料制备的紫外光探测器,响应时间为300ms,暗电流为10
‑7A,在12V电压下,峰值响应度达到4.56A/W的响应度;但由于材料表面存在悬挂键,器件暗电流仍较高;其次,该探测器需要外加电源才可以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材料表面存在悬挂键,器件暗电流仍较高,且探测器需要外加电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通过引入缓冲层提升AlGaN材料质量,通过采用2D h

BN层与n

Al
0.8
Ga
0.2
N层构成Ⅱ型结异质结结构,实现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从而获得器件自驱动效应,大幅提升器件的响应度及灵敏度;通过引入h

BN,抑制量子隧穿效应,减少由此产生的暗生载流子;同时由于二维生长材料表面无悬挂键,降低了暗电流,使得2D h

BN层与AlGaN材料相结合,提高了探测器的性能水平,此外,2D h

BN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提高探测器的稳定性、拓宽工作温度范围。
[0006]通过引入缓冲层提升AlGaN材料质量,探测器获得自驱动性能,具有提高外量子效率,加快响应速度,提升稳定性和灵敏度的优点;宽带隙的AlGaN半导体在不借助紫外滤波器的情况下拥有优良的紫外信号探测性能,可作为日盲光电探测器进一步拓宽适用范围;且2D h

BN具有原子尺度的平整表面,没有悬挂键和电荷杂质,加入纳米尺寸的2D h

BN可有效降低暗电流并减少由于量子隧穿效应而产生的载流子数目,进而提高探测器的性能;2D h

BN具有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探测器的稳定性、拓宽探测器的使用温度范围。
[0007]结构设计方面,采用2D h

BN层与n

Al
0.8
Ga
0.2
N层构成Ⅱ型结异质结结构,在表面形成内建电场的同时,实现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获得更大的光电流,提高响应度;采用半圆形截面电极结构,一方面使得金属电极与n

Al
0.8
Ga
0.2
N层接触更加充分,另外一方面,半圆形截面电极可以保证电流流过电极时更好的均匀性,提高探测器的稳定性;引入SiO2窗口层,用于接收探测光源,同时为了保证与h

BN的紧密结合,在n

Al
0.8
Ga
0.2
N层上方采用了SiO2窗口层,并将h

BN转移到SiO2窗口层孔内,有利于光电探测器的稳定工作;最终提高紫外光探测器的响应度及稳定性。
[0008]由于AlGaN材料自身容易发生相分离,采用MOCVD方法在AlGaN/Al
0.8
Ga
0.2
N缓冲层、Al
0.8
Ga
0.2
N缓冲层上生长n

Al
0.8
Ga
0.2
N层,通过LPCVD沉积2D h

BN层后湿法转移2D h

BN至n

Al
0.8
Ga
0.2
N层制备紫外光探测器具有以下突出优势;一、MOCVD适合大面积材料生长,可获得大面积AlGaN/Al
0.8
Ga
0.2
N缓冲层、Al
0.8
Ga
0.2
N缓冲层和n

Al
0.8
Ga
0.2
N层;二、采用缓冲层结构,降低晶格失配,且AlGaN/Al
0.8
Ga
0.2
N缓冲层、Al
0.8
Ga
0.2
N缓冲层和n

Al
0.8
Ga
0.2
N层为薄层,可降低相分离,可提升AlGaN/Al
0.8
Ga
0.2
N缓冲层、Al
0.8
Ga
0.2
N缓冲层和n

Al
0.8
G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Si衬底层(1)、AlGaN/Al
0.8
Ga
0.2
N缓冲层(2)、Al
0.8
Ga
0.2
N缓冲层(3)、n

Al
0.8
Ga
0.2
N层(4);所述n

Al
0.8
Ga
0.2
N层(4)上有SiO2窗口层(5)、2D h

BN层(6)、第一金属电极(7

2);所述2D h

BN层(6)上有第二金属电极(7

1);所述2D h

BN层(6)与n

Al
0.8
Ga
0.2
N层(4)构成Ⅱ型结异质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SiO2窗口层(5)中部设有孔,所述2D h

BN层(6)位于SiO2窗口层(5)的孔内,且SiO2窗口层(5)和2D h

BN层(6)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7

2)位于SiO2窗口层(5)外侧,且第一金属电极(7

2)和SiO2窗口层(5)不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D h

BN/AlGaNⅡ型异质结自驱动紫外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lGaN/Al
0.8
Ga
0.2
N缓冲层(2)包括AlGaN层和Al
0.8
Ga
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樑卜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