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在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通透孔;所述定位部由基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可以很容易实现对光纤纤芯的固定,并可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并定位于实现对接的目标位置,进而实现待对接光纤的对接交换,操作简单,可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多路光纤的对接交换、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基础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光纤纤芯、并带动光纤 纤芯移动到对接位置的光纤纤芯对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光纤 电力通信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作为光纤通信传输的基础承载网络一光纤网络,其运行维护工作还 处在原始的人工模式下,即通常需要人工到现场去执行跳纤操作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对接交换;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的M、人工倒换操作的繁瑣等诸多 因素影响,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费时,因此如何实现 光纤纤芯的自动对接交换即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目前有技术表明可以通过将多路光纤集成在同一对接交换设 备中,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光纤网络中多路光纤的对接,进而实现多路光纤中的 数据信息交换传输;但是,通过控制实现光纤的自动对接必须依托于特定的对 接设备,其中就涉及用于固定光纤纤芯并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到对接位置的装 置,而目前现有的光纤传输网络设备中并没有能够满足前述条件并起到固定、 移动光纤纤芯作用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用以固定光纤纤芯,并能够 带动所述光纤纤芯移动到目标对接位置,可以方便的在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系统 进行数据传输时,实现多^^光纤纤芯的自动对接,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 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固定 部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在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 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通透孔;所述定位部由基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 所述基座的下部。优选的,所述通透孔内部还设有圆柱形瓷套,所述瓷套的外径与所述通透 孔的内径相同,其内部设有通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中直径较小的孔相对直 径较大的孔靠近所述空腔。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还设有一端固定于所述通透孔内部的光纤纤 芯链《^法兰;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由圓柱体部和长方体部组成,所述圆柱体 部固定于所述通透孔内部,其外径与所述通透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由圆柱体部 和长方体部组成的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内部还设有通透的阶梯孔。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内部还设有固定包裹光纤纤芯瓷芯的瓷套。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定位销的外壁还设有凹槽部。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空腔内壁还设有定位导向部件和对称的凸起部。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连接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与所述 空腔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上部分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下部 分厚度,所述连接部的下部分与所述连接部上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形成凹槽 状。由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光纤纤芯对 接器釆用由连接部、包含贯通空腔的固定部以及定位部组成的结构,光纤纤芯 可固定于所述空腔和固定部内部,并可随着对接器的移动而移动;利用该光纤 纤芯对接器可以^f艮容易实现对光纤纤芯的固定,并可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并定位 到实现对接的目标位置,进而实现待对接光纤的对接交换,操作简单,可大大 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多路光纤的对接交换、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出设备。 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正视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资套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正视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资套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中瓷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中瓷套的剖视剖^L图4B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部分结构正视图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部分结构侧视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的光纤纤芯对接 器的正视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的光纤纤芯对接 器的侧^L图6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的光纤纤芯对接 器应用托链结构的示意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另一部分结构正视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另一部分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lA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正视图,图1B示出 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 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由一连接部110、固定部120和定位部130组成;其中, 所述固定部120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121,在所述空腔121的底部 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通透孔122,用于固定外部接 入的光纤纤芯;所述定位部130由两个基座131和两个定位销132组成,所 述定位销132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用于在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移 动到目标对接位置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固定该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在具体实施 时,光纤纤芯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一侧穿入所述贯通的空腔121,并 从所述通透孔122穿出,利用所述通透孔122将所述光纤纤芯固定,然后当 外部设备(例如插拔器等)钳住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连接部110移动 时,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可带动所述光纤纤芯移动,并在到达目标对接 位置后利用所述定位销进行固定和定位,采用此种结构可容易的带动光纤纤芯 移动到目标位置并进行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121的大小可以4艮据 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透孔122为圆柱形,当然在 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此外,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通透孔122内部固定光纤纤芯的结构可采用 现有的固定结构,本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仅以一种优选的方式举例说 明该固定结构,如实施例二由于目前待对接的光纤纤芯头通常采用瓷芯进行包裹,而针对该瓷芯结构本实施例提出在上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通透孔122内部还设有瓷套123,用以固定包裹光纤纤芯头的 瓷芯,如图2A和2B所示;所述瓷套123为一圆柱体,其外径与所述通透孔 122的内径相同,并且其内部设有通透的阶梯孔124,所述阶梯孔124中直径 较小的孔相对直径较大的孔靠近所述空腔121,如图3A和3B所示。实施例三对接器的侧视图;为方^f更对所述光纤纤芯进^f亍固定,如图4A和4B所示,本 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提出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基础上,所 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还设有光纤纤芯链接法兰140,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 14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通透孔122内部;所述光纤纤芯链4^法兰140由圆柱 体部141和长方体部142组成,所述圆柱体部141固定于所述通透孔122内 部,其外径与所述通透孔122的内径相同;在具体操作中,所述圓柱体部141 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在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通透孔;所述定位部由基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雪峰,周开河,俞红生,吴忠平,王晶,吴笑,李鹏,李建刚,章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电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