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不损害液体容器的功能的情况下容易并且有效地向液体容器再注入液体的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容器。容纳有供应给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的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a)准备液体容器的步骤,所述液体容器包括:液体供应部,用于将容纳的液体供应给液体喷射装置;传感器部,与液体供应部相比位于上游侧,用于检测所容纳的液体的余量;气泡捕获部,与传感器部相比位于上游侧,用于捕捉混入到液体中的气泡;以及液体容纳部,与气泡捕获部相比而位于上游侧,用于容纳液体;(b)形成注入口的步骤,该注入口与气泡捕获部或者从气泡捕获部到下游侧的液体流通路径连通;(c)从注入口注入液体的步骤;以及(d)在该注入后密封所述注入口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纳供应给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的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喷墨式打印机中,当墨盒中的墨水被消耗而没有余量时,墨 盒被更换为新的产品。墨盒虽然作为再生材料而被再利用,但是人们还进 一步致力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向使用完的 墨盒再次注入墨水的使用方法,即进行所谓的再填充(refill)。作为对墨 盒进行再填充的方法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508160号公报所 公开的技术。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用栓封住墨盒的排墨口的基础上,用 钻头等在墨盒的外壁上形成通孔,通过注入器从该通孔向墨水储存部再次 注入墨水并在注入后封住通孔,由此进行再填充。另外,墨盒屮的空气随 着墨水的再次注入而从形成得比注入器大的通孔向外部自然地排气。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密封排墨口并随着墨水的注入而 将墨盒中的空气从通孔排出,因此墨水不能进入到墨水储存部和排墨L1之 间的流路,不能进行有效的再填充。另外,近年来的墨盒在向内部结构的 复杂化和高级化发展,不能单纯地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例如,在墨盒 具有使用压电元件来检测墨水余量的墨水传感器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由于 空气混入到传感器部而引起的传感器的错误动作,墨水流路结构特别复 杂,难以选定形成通孔的位置,并存在由于形成通孔的位置而损坏墨盒的功能的情况。并且,有可能存在如下情况由于空气混入到设置在墨水储 存部和排墨口之间的墨水传感器而使传感器发生错误动作,或者由于空气 进入到打印机的印刷头而使印刷头产生不良情况。该问题不限于打印机用的墨盒,对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液 体容器来说是共同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向喷射包含金属的液体材料而在 半导体上形成电极层的喷射装置供应液体材料的液体容纳体等也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损坏液体容器的功能的 情况下容易地或者有效地向液体容器再次注入液体。本专利技术是用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方 式或应用例而实现。一种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液体容器容纳有向液体喷 射装置供应的液体,所述制造方法包括-(a) 准备液体容器的步骤,所述液体容器包括液体供应部,用于 将容纳在容纳所述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装置; 传感器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相比位于所述液体容纳部侧,用于检测所容 纳的液体的余量;以及气泡捕获部,与所述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所述液体容 纳部侧,用于捕捉混入到所述液体中的气泡;(b) 形成注入口的步骤,该注入口与所述气泡捕获部或者被设置在 从所述气泡捕获部到所述液体供应部侧的所述液体的流通路径连通,并向 外部开口;(c) 从所述注入口注入所述液体的步骤;以及(d) 在该注入后密封所述注入口的歩骤。这样,在气泡捕获部或者从气泡捕获部至下流侧的所述液体的流通路 径处形成注入口并进行液体的注入。结果,首先从气泡捕获部向下游侧充 分地注入液体后,液体从注入口注入到上游侧的液体容纳部。因此,由T 在传感器部和气泡捕获部没有残存气泡,因此能够使得难以导致所说的不 管是否残留有液体都检测为没有液体的传感器错误动作。另外,其结果是,由于抑制气泡向液体喷射装置的供应,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混入气泡而 导致在液体喷射装置中产生不良的情况。应用例1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歩骤中,在所述液体容器中设置有连接流路,该连接流路具有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的上游部以及与所述气泡捕获部连通的下游部,通过多个通孔以及分别密封所述通孔的两端的膜而划分形成,其中所 述通孔从一个面向另一个面贯穿容器主体,并且彼此端部连通。这样,通过连接流路能够抑制气泡从气泡捕获室侵入到下游侧。另 外,连接流路由于通过通孔和密封膜划分形成,因此制造容易。另外,能 够在较小的空间内确保连接流路的流路长度。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抑制气 泡从气泡捕获室侵入到下游侧。在应用例2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步骤中,将形成所述连接流路的所述多个通孔从所述上 游侧向下游侧形成折返阶梯状。这样,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确保连接流路的流路长度,并能够不管液 体容器的姿势而抑制气泡从气泡捕获室侵入到下游侧。在应用例3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步骤中,在所述液体容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 的安装状态下,大致水平地形成所述多个通孔,并在安装状态下将所述多 个通孔沿着铅直方向配置成锯齿状。这样,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确保连接流路的流路长度。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歩骤中,在所述液体容器中设置有大气开放部,所述大 气开放部位于比所述液体容纳部靠上游侧的位置,并随着容纳在所述液休 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消耗而从外部向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导入大气,在所述(c)步骤中,从所述大气开放部抽吸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空这样,由于从大气开放部吸引液体容纳部中的空气并在液体容纳部屮 为减压状态后进行液体的注入,因此能够快速地注入液体。另外,能够防止气泡残存在传感器部和气泡捕获部。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C)步骤中,从所述液体供应体吸引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空气。这样,能够将液体快速地填充到液体供应部。 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步骤中,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从所述传感器部至所述液 体供应部之间设置有逆流抑制部,所述逆流抑制部抑制所述液体向所述传 感器侧逆流;在所述(b)步骤中,将所述注入口以与所述气泡捕获部或者从所述 气泡捕获部至所述逆流抑制部的所述液体的连通路径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所述(c)步骤中,从所述注入口将所述液体注入到从所述逆流抑 制部到所述气泡捕获室侧之间;并且,还包括(e)步骤,抽吸所述液体供应部并将所述液体填充至从所述 逆流抑制部到所述液体供应部之间。这样,能够以抑制气泡混入到传感器部并能够抑制气泡供应给液体喷 射装置的方式来执行对具有逆流抑制部的液体容器的液体填充。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步骤中,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在从所述传感器部至所述液 体供应部的流路中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暂时存储所述液体,在所述(b)步骤中,将所述注入口以与所述缓冲部连通的方式形成。这样,能够以抑制气泡混入到传感器部并能够抑制气泡供应给液体喷 射装置的方式来执行对具有逆流抑制部的液体容器的液体填充。 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d)步骤中,通过向所述注入口插入弹性部件来进行所述密封。这样,能够简单地密封注入口,并能够拆卸弹性部件容易地进行第二 次之后的液体的再填充。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a)步骤中,在所述液体容器中设置有盖部件,所述盖部件 覆盖所述气泡捕获部或者形成从气泡捕获部至所述液体供应部侧的所述液 体的流通路径的壁部,所述(b)步骤包括 (bl)在所述盖部件上形成比所述注入口大的孔的步骤;以及 (b2)在所述壁部上形成所述注入口的歩骤。 这样,能够不拆卸盖部件而容易地进行液体的再填充。 在应用例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存储与容纳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有关的信息的存 储器,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f)改写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液体的 消耗量有关的信息的步骤。这样,通过将存储器中的与液体消耗量有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液体容器容纳有供应给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a)准备液体容器的步骤,所述液体容器包括:液体供应部,用于将容纳在容纳所述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中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传感器部,与所述液体供 应部相比位于所述液体容纳部侧,用于检测所容纳的液体的余量;以及气泡捕获部,与所述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所述液体容纳部侧,用于捕捉混入到所述液体中的气泡; (b)形成注入口的步骤,该注入口与所述气泡捕获部或者被设置在从所述气泡捕获部到所述液体 供应部侧的所述液体的流通路径连通,并向外部开口; (c)从所述注入口注入所述液体的步骤;以及 (d)在该注入后密封所述注入口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泽卓,品思聪,宫岛知明,鳄部晃久,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