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154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具体涉及水上作业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包括船体,沿船体长度方向铺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用于吊装锤头的机体;机体包括基座、斜撑杆件及牵引机构,基座滑动安装于轨道,斜撑杆件设于基座上;牵引机构包括动力装置、牵引件及回转组件,动力装置固设于基座,回转组件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及旋转环模块,旋转环模块连接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牵引件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绕过斜撑杆件且与第一扣件连接;锤头上设有扣合装置,扣合装置与第二扣件连接。此种打夯机吊装系统,通过设置旋转环模块,在锤头旋转时,牵引绳不发生转动,从而避免牵引件发生断裂,提高打夯机的工作效率。提高打夯机的工作效率。提高打夯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作业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凿岩机或是打夯机在水上作业时,需要将锤头吊装在船舷外侧,随后放入水下作业。
[0003]但是水上环境导致打夯机作业时,面对海上极其复杂的作业环境,普通的吊装结构,受限于水上作业环境的不稳定性,在锤头起吊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且在起吊或是下放的过程中,钢丝绳旋转次数过多,使吊装结构上方的钢丝绳发生缠绕导致其断裂,将锤头掉落在海里。而锤头一旦掉到水中,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打捞,尤其是锤头的重量较大,打捞难度较大,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打夯机或是凿岩机在海上作业时,由于作业环境相对恶劣,导致吊装锤头的过程中钢丝绳易发生断裂,后期打捞困难这一问题,提供一种在水上吊装锤头时,避免钢丝绳发生断裂的打夯机吊装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包括船体,沿所述船体长度方向铺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用于吊装锤头的机体;
[0007]所述机体包括基座、斜撑杆件及牵引机构,所述基座滑动安装于所述轨道,所述斜撑杆件设于所述基座上;
[0008]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件、用于牵引所述牵引件的动力装置及回转组件,所述动力装置固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回转组件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及旋转环模块,所述旋转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br/>[0009]所述牵引件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斜撑杆件且与所述第一扣件连接;
[0010]所述锤头上设有扣合装置,所述扣合装置与所述第二扣件连接。
[0011]打夯机在水上作业时,是通过设于船体上的轨道,促使打夯机的基座沿着轨道滑动,实现打夯机工作位置的变换。同时,与动力装置固接的牵引绳,绕过斜撑杆件并与锤头连接,从而将锤头进行吊装。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可以选择卷扬机或是其余可以卷绕牵引件的动力装置。
[0012]为了防止所述动力装置牵引着所述牵引件吊装锤头的过程中,由于锤头受力不均发生旋转导致牵引件断裂,在牵引件与锤头之间设置了带有旋转环模块的回转组件。吊装锤头时,第一扣件与牵引件连接,第二扣件与锤头连接,那么在锤头由于受力不均发生旋转时,第二扣件只会带动旋转环模块下半部分进行旋转,旋转环模块上半部分不动,从而保证第一扣件不发生旋转,也就是说,与第一扣件连接的牵引件不会发生旋转导致其自身断裂。
[0013]由上述可知,相较于水上作业时,由于环境较为恶劣,直接使用普通的吊装结构进行打夯机锤头的吊装,易导致牵引件发生断裂而言,本技术的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通过设置旋转环模块,在锤头旋转时,旋转环模块上半部分不发生旋转,从而使与旋转环模块上半部分连接的第一扣件不发生转动,从而避免牵引件发生断裂后,需要下潜至水底进行打捞这一问题,此种水上打夯机的吊装结构,提高打夯机在水上作业的工作效率。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环模块包括两个朝向相反且转动连接的旋转卡块。
[0015]两个相同的旋转卡块朝向相反设置时,有一个面相互贴合,且二者之间为转动连接,也就是说,两个旋转卡块之间沿贴合的面实现转动。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上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旋转卡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直径相同。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回转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适配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扣件与一个所述旋转卡块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扣件与另一个所述旋转卡块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0018]所述第一扣件设于所述旋转卡块上端的凸起两侧,调整二者之间的位置,至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处于同一轴线,再使用所述第一固定件将二者固接。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回转组件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有所述连接件缠绕于所述第二扣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扣合装置活动连接。
[0020]所述扣合装置与所述锤头固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扣合装置连接之后,所述牵引件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扣件,所述第二扣件在所述第一扣件的拖动下,实现所述锤头的升降。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扣合装置上设有卡环及卡合片,所述卡环与卡合片活动连接;所述扣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固接所述卡环与所述卡合片。
[0022]由于所述锤头的工作区域在水下,且整个升降过程都是在船舷外实现,因此,确保所述锤头和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是极其有必要的。因此,在所述扣合装置上设置了所述卡合片,并使用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卡合片和所述卡环固接,从而确保锤头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卡环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卡合片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适配。
[0024]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固定所述卡环和所述卡合片。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可以选择螺栓与螺母组件,或是螺杆和螺母组件,便于拆卸更换锤头。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变幅装置,所述变幅装置与所述斜撑杆件活动连接。
[0026]所述基座上设有变幅装置,变幅装置主要由变幅纵梁、变幅油缸、拉杆、变幅底座、变幅销轴及卡板组成变幅纵梁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基座的上方,变幅底座通过卡板及变幅销轴将变幅纵梁套装在其内部,变幅油缸及拉杆均通过销轴铰接安装在变幅底座的顶部。当拔出两根销轴时,变幅底座通过卡板支撑在纵梁的上下盖板之间,通过变幅油缸的推拉作
业,带动变幅底座在纵梁顶部左右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斜撑杆件的变幅作业。
[002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斜撑杆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及转向件,所述第一杆件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件固接;
[0028]所述第二杆件一端铰接于所述变幅装置、另一端与所述转向件铰接。
[0029]所述变幅底座在纵梁顶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与所述第二杆件铰接处的销轴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二杆件随之水平移动,所述第二杆件的移动带动所述转向件与所述第一杆件,从而实现所述斜撑杆件的变幅运动。
[003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牵引件转向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
[0031]所述导向件用于下压从所述动力装置处延伸出的所述牵引件,使所述牵引件始终与所述动力装置保持一个较小的角度,防止所述牵引件与所述动力装置之间呈现一个大角度,对所述动力装置造成较大的磨损。其中,所述导向件为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定滑轮,或是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包括船体(2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船体(20)长度方向铺设有轨道(30),所述轨道(30)上设有用于吊装锤头(4)的机体(10);所述机体(10)包括基座(1)、斜撑杆件(2)及牵引机构(3),所述基座(1)滑动安装于所述轨道(30),所述斜撑杆件(2)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牵引件(32)、用于牵引所述牵引件(32)的动力装置(31)及回转组件(33),所述动力装置(31)固设于所述基座(1),所述回转组件(33)包括第一扣件(331)、第二扣件(332)及旋转环模块(333),所述旋转环模块(333)连接所述第一扣件(331)和所述第二扣件(332);所述牵引件(32)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31)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斜撑杆件(2)且与所述第一扣件(331)连接;所述锤头(4)上设有扣合装置(5),所述扣合装置(5)与所述第二扣件(33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模块(333)包括两个朝向相反且转动连接的旋转卡块(33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331)与所述第二扣件(332)上均设有第一通孔(334),所述旋转卡块(3331)上设有第二通孔(335),所述第一通孔(334)和所述第二通孔(335)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夯机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3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334)适配的第一固定件(336),所述第一扣件(331)与一个所述旋转卡块(3331)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336)连接;所述第二扣件(332)与另一个所述旋转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远明赖金城贺泉吴绍凯张佳文鲁大维江文豪谢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