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架,顶架的底端四角处均可拆卸设有支承柱,支承柱包括第一端部,且第一端部远离顶架的一端可拆卸设有中段连接部,中段连接部远离顶架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第二端部,且顶架与支承柱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使用,为顶架、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固定提供了便利,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固定安装更加便捷,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实用性更高;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使用,有效提高了连接机构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了顶架、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稳定性。与第二端部的连接稳定性。与第二端部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构件是指构成建筑物各个要素,建筑构件可以看成产品当中的零件,而由零件组成建筑物。
[0003]公开号为CN2156701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顶架,所述顶架底面的四角处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承柱,每个所述支承柱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部、至少一个中段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以及第二端部自上而下排布,所述第一端部和中段连接部的底端均连接有连接柱,所述中段连接部和第二端部的顶部均开设有与连接柱对应的对位孔,所述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以及第二端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0004]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支承柱的构件组装并实现了支承柱的高度调节,但其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技术顶架与第一端部的连接以及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相互连接均采用螺栓固定,在实际使用时,螺栓固定的方式存在安装与拆卸不便的缺陷,不便于使用。
[0005]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顶架与第一端部的连接以及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相互连接采用螺栓固定方式存在安装与拆卸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顶架,顶架的底端四角处均可拆卸设有支承柱,支承柱包括第一端部,且第一端部远离顶架的一端可拆卸设有中段连接部,中段连接部远离顶架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第二端部,且顶架与支承柱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
[0008]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连接柱分别与顶架、第一端部和中段连接部固定连接,且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内槽,内槽内滑动插设有滑板,且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活动插接在内槽内,且滑板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柱,拉柱活动插接在第一弹簧的内侧,且拉柱远离滑板的一端滑动贯穿连接柱并在其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一端部与中段连接部的顶端均开设有配合使用的对位孔与连接槽,连接柱能够滑动插设在对位孔内,连接柱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引导部,且引导部能够滑动插设在对位孔内,且连接杆能够滑动插设在连接槽内,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外壁上覆设有一层防滑纹,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和第二端部上均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槽相连通的穿槽,且拉柱能够滑动插设在穿槽内。
[0009]优选地,限位机构包括侧块,侧块分别与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和第二端部固定连
接,且侧块上滑动插接有插杆,侧块上贯穿开设有穿孔,且插杆滑动插设在穿孔内,插杆能够滑动插设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上开设有插孔,且插杆能够滑动插设在插孔内,且插杆远离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盘,拉盘上开设有沉孔,插杆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侧块以及拉盘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使用,为顶架、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固定提供了便利,相较于传统的螺栓固定安装更加便捷,且便于后期进行拆卸,实用性更高;
[0012]2、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使用,有效提高了连接机构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了顶架、第一端部、中段连接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支承柱连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顶架;2、支承柱;21、第一端部;22、中段连接部;23、第二端部;3、连接机构;31、连接柱;32、内槽;33、滑板;34、第一弹簧;35、拉柱;36、连接杆;37、插孔;38、引导部;39、拉杆;4、限位机构;41、侧块;42、插杆;43、拉盘;44、第二弹簧;45、穿孔;46、沉孔;5、对位孔;6、连接槽;7、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顶架1,顶架1的底端四角处均可拆卸设有支承柱2,支承柱2包括第一端部21,且第一端部21远离顶架1的一端可拆卸设有中段连接部22,中段连接部22远离顶架1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第二端部23,且顶架1与支承柱2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3和限位机构4;
[0021]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柱31,连接柱31分别与顶架1、第一端部21和中段连接部22固定连接,且连接柱31的内部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内滑动插设有滑板33,且滑板3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活动插接在内槽32内,且滑板33靠近第一弹簧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柱35,拉柱35活动插接在第一弹簧34的内侧,且拉柱35远离滑板33的一端滑动贯穿连接柱31并在其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第一端部21与中段连接部22的顶端均开设有配合使用的对位孔5与连接槽6,连接柱31能够滑动插设在对位孔5内,连接柱31的底端
一体成型有引导部38,且引导部38能够滑动插设在对位孔5内,引导部38的设置使用为连接柱31与对位孔5的便捷插接提供了便利,且连接杆36能够滑动插设在连接槽6内,连接杆3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39,拉杆39的设置使用为连接杆36的移动调节提供了便利,且拉杆39的外壁上覆设有一层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使用能够起到增大摩擦便于操作的作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使用者可手持第一端部21并拉动顶架1上任意一个拉杆39,从而能够带动对应连接杆36移动,进而能够拉动对应拉柱35移动,进一步能够带动对应滑板33移动并挤压对应第一弹簧34,且当连接杆36与对应连接柱31之间的间距移至最大时停止拉动对应拉杆39,然后使用者可将对应第一端部21上的对位孔5对准对应连接柱31并进行连接,当拉动拉杆39的连接柱31完全插入对应对位孔5内时可松开拉杆39,此时第一弹簧34将推动对应滑板33复位,从而能够带动对应拉柱35复位,进而能够带动对应连接杆36复位并使连接杆36插入对应连接槽6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顶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的底端四角处均可拆卸设有支承柱(2),所述支承柱(2)包括第一端部(21),且第一端部(21)远离顶架(1)的一端可拆卸设有中段连接部(22),所述中段连接部(22)远离顶架(1)的一端可拆卸设有第二端部(23),且顶架(1)与支承柱(2)上设有配合使用的连接机构(3)和限位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分别与顶架(1)、第一端部(21)和中段连接部(22)固定连接,且连接柱(31)的内部开设有内槽(32),所述内槽(32)内滑动插设有滑板(33),且滑板(3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活动插接在内槽(32)内,且滑板(33)靠近第一弹簧(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柱(35),所述拉柱(35)活动插接在第一弹簧(34)的内侧,且拉柱(35)远离滑板(33)的一端滑动贯穿连接柱(31)并在其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所述第一端部(21)与中段连接部(22)的顶端均开设有配合使用的对位孔(5)与连接槽(6),所述连接柱(31)能够滑动插设在对位孔(5)内,且连接杆(36)能够滑动插设在连接槽(6)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侧块(41),所述侧块(41)分别与第一端部(2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临耀,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新阳永安工程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