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65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涉及轨道工程供电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外部,所述支撑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阻挡架,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锯齿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不锈钢带与铝合金基体机械复合的方案,结合力更强。而且,金属覆盖层与铝合金轨道基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物理界面,两层金属之间的导电能力将显著提升。相较于现有的不锈钢带与铝合金基体机械复合的方案,不会因为长期使用导致二者间隙变大甚至脱开,而引起导电不畅,上部污染物可轻易地流淌到道床上,降低支架的对地绝缘性能,降低道床中的杂散电流。散电流。散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工程供电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铁工程领域,接触轨供电或专用回流轨方案均已有较长时间的应用历史,在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接触轨供电方案对于后续的检修、维护均较为方便,而专用回流轨则是在地铁领域被视为一种理论上可根本解决杂散电流问题的方案。二者均作为供电回路的一部分参与到牵引电能的传输,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方案,得到了一种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降低电能损耗,降低运营过程中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具有后续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等特点的新方案和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某些零部件的结构方案不尽优化,导致上述供电系统的传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0004]2、现有的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振动与噪声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运营维护的工作人员按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外部,所述支撑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阻挡架,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锯齿固定板,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导电轨护套,所述第一导电轨护套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一侧。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轨护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轨护套,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的内表面粘贴有阻尼吸声板。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滑槽。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固定导电轨,所述固定导电轨的外表面上部四周设计有具有特殊性状的凸起金属导电涂层。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导电轨与道床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阻尼减振垫,所述阻尼减振垫的正面开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导电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铝合金基体。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
卡托,所述固定卡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卡爪,所述限位卡爪的内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卡槽。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内部。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减震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二加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杆。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通过第一导电轨护套、第二导电轨护套和固定导电轨的共同作用下,第一导电轨护套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一侧,第二导电轨护套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轨护套的内部,消除了原钢铝复合轨中存在的物理界面,结合力更强,接触电阻更低,发热损失更小,电能传输效率更高,固定导电轨设置在连接组件的内部,固定导电轨底部设置阻尼减振层实现对导电轨与授流靴滑动接触产生的振动的减振,减弱这种振动对二者接触授流的影响,保证电能的传输质量不因接触不良导致明显波动。
[0017]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通过金属导电涂层的作用下,金属导电涂层固定连接在固定导电轨的外部,具有一定的防污作用,避免了运营过程中污染物沿面流动使整个支架的绝缘性能显著降低,提升了该方案中系统绝缘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降低因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导电轨中电流泄露到道床中形成杂散电流的数量,保护轨道周围的金属构件的使用安全。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通过阻尼吸声板的作用下,阻尼吸声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电轨护套的内部,阻尼吸声板由吸声材料制得,通过在导电轨外套内表面粘贴阻尼吸声板可对导电轨与授流靴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实现阻断、吸收,达到降噪的目的,结构简单生产便捷,便于广泛的推广使用。
[0019]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通过阻尼减震板的共同作用下,阻尼减震板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底部,阻尼减震板用于减振支撑,提高减震的效果,整个方案的实施与现有的施工工艺无异,施工速度与现有方案相当,并且装置通过对非金属零部件的外表面涂刷憎水、憎灰涂层实现结构表面的长期清洁,进一步保持系统绝缘的长期稳定,减少杂散电流形成。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导电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减振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主体;2、支撑组件;21、支撑座;22、绝缘阻挡架;23、锯齿固定板;3、连接组件;31、第一导电轨护套;32、第二导电轨护套;33、阻尼吸声板;34、倾斜板;35、滑槽;4、导电组件;41、固定导电轨;42、铝合金基体;43、金属导电涂层;44、阻尼减振垫;45、连接孔;5、安装组件;51、阻尼减震板;52、固定底板;53、固定螺栓;54、加固架;55、第一加固杆;56、第二加固杆;6、固定卡托;7、限位卡爪;8、连接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座21,支撑座21固定安装在主体1的外部,支撑座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阻挡架22,支撑座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锯齿固定板23,支撑座2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导电轨护套31,第一导电轨护套31固定安装在支撑座21的一侧,第一导电轨护套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轨护套32,第二导电轨护套32的内表面粘贴有阻尼吸声板33,第二导电轨护套3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34,第二导电轨护套32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滑槽35。
[0030]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固定安装在主体(1)的外部,所述支撑座(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阻挡架(22),所述支撑座(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锯齿固定板(23),所述支撑座(2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导电轨护套(31),所述第一导电轨护套(31)固定安装在支撑座(2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轨护套(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轨护套(32),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32)的内表面粘贴有阻尼吸声板(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3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34),所述所述第二导电轨护套(32)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滑槽(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减振降噪效果的地铁电能高效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的内部设置有导电组件(4),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固定导电轨(41),所述固定导电轨(41)的外表面上部四周设计有具有特殊性状的凸起金属导电涂层(43)。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喜言品隆彭颖巨洪肖培张楚阳陈园何方涛于宗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九域同创高分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