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15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电梯装置,该改造方法无需改变轿厢的大小就能够将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将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使用的液压起重器(22)从起重器保护管(6)内撤除,其中该起重器保护管(6)在井道(1)的底坑(5)底面(5a)上开口;在该起重器保护管(6)的内部空间中配置对重(7),其中在所述对重(7)上转动自如地设有吊轮(14)。然后,将主绳索(8)的一端部连接到电梯的轿厢(2)上,并且使主绳索(8)的中间部在通过轿厢(2)的侧方后绕挂在吊轮(14)上,并且,将主绳索(8)的另一端部连接到井道(1)的固定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既有的液压电梯改造成绳索式电梯的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通过改造既有的液压电梯而得到的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图5是表示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在图5和图6中,标号2为在电梯井道1内升降的轿厢,标号3为引导轿厢2的升降方向的一对导轨,标号22为用于使轿厢2升降的液压起重器。液压起重器22的液压力由设置于与井道l相邻的电梯专用机房(未图示)等中的动力单元(未图示)所控制。 如图5所示,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液压起重器22的汽缸23配置于轿厢2的下方,轿厢2与液压起重器22的推杆(plunger) 24的上端部连接。并且,推杆24从汽缸23中凸出来的的凸出量由上述动力单元控制,适当地进行使轿厢2升降的动作以及停止。 在通过上述方式驱动的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液压起重器22需要具有与轿厢2的升降距离相应的长度。此外,必须将长尺寸的液压起重器22纵向地配置于轿厢2的下方。由此,难以将液压起重器22的全部配置于井道1的底坑5内,汽缸2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被配置于埋设在井道1的地下的起重器保护管6内。 另外,上述起重器保护管6用于防止地下水的侵蚀,以保护液压起重器22。上述起重器保护管6例如由仅一端开口的圆筒管构成,该起重器保护管6以上述开口配置于底坑5的底面5a的方式纵向地埋设在井道1的地下。 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由于是以推杆24支撑轿厢2的正下方来进行驱动,因此,具有可以使轿厢2的侧面与井道壁la之间的间隙窄到极限的优点。即,能够使在建筑物中用于设置电梯的所需的平面面积为最小。 虽然具有这样的优点,然而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也有着液压电梯所特有的问题。即,液压电梯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差,而且,需要大量的润滑油,因此环保性能也不太好。另外,近年来,对节能和环保等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对于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也期望将其更新成其他方式的电梯装置(例如,绳索(牵引)式电梯装置)。 鉴于这样的情况,当前已提出有若干种将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的方案。 例如,作为现有技术,提出有如下方案将液压电梯装置中使用的液压起重器改造成用于支撑反绳轮和曳引机等的部件后进行使用,无需将液压起重器分解和撤除就更新成绳索式电梯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和2)。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7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3447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用于将所谓的间接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的方法。在间接式的液压电梯装置中,在轿厢侧面和井道壁之间预先形成有用于配置液压起重器的空间。因此,在将间接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时,能 够利用上述空间等容易地确保对重的升降空间。即,改造前的液压电梯装置为间接式的话, 则无需改变轿厢大小(即原样不动地使用既有的轿厢),就能够更新成绳索式电梯装置。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在轿厢侧面和井道壁之间仅形成 有极微小的间隙。即,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本来是优点的对井道平面面积的有效利用 反而成了缺点,没有了用于使对重升降的空间。因此,在将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 式电梯装置时,不得不减小轿厢的大小以确保对重的升降空间,因而存在不能使用既有的 轿厢的问题,以及更新后的电梯的额定搭乘人数减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改变轿厢的大 小就能够将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的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通过 该改造方法改造得到的电梯装置。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是用于将既有的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 绳索式电梯装置的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该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在直连 式液压电梯装置中使用的液压起重器从起重器保护管内撤除,其中该起重器保护管在井道 的底坑底面上开口 ;在通过撤除了液压起重器而在起重器保护管内形成的空间中配置对 重,其中,在所述对重上转动自如地设有吊轮;以及将主绳索的一端部连接到电梯的轿厢 上,并且使主绳索的中间部在通过轿厢的侧方后绕挂在吊轮上,并且,将主绳索的另一端部 连接到井道的固定体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梯装置包括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起重器保护管,其以在井道的底坑底面上开口的方式埋设于井道的地下;对重,其在形成于起重器保护管内的空间内,与轿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升降;主绳索,其以使对重的升降距离比轿厢的升降距离短的方式吊桶式地悬吊轿厢和对重;以及通过主绳索使轿厢升降的曳引机。 根据本专利技术,无需改变轿厢的大小,就能够将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改造后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改造后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 :井道;la :井道壁;2 :轿厢;2a :上梁;3 :导轨;4 :层站;5 :底坑;5a :底面;6 :起 重器保护管;7 :对重;8 :主绳索;8a :绳头紧固件;8b :绳头紧固件;9 :曳引机;9a :驱动绳 轮;10 :对重引导管;11 :导靴;12 :反绳轮;13 :反绳轮;14 :吊轮;15 :反绳轮梁;16 :安装 部件;17 :机械台;18 :曳引机座;19 :下部缓冲器;20 :上部缓冲器;21 :对重;22 :液压起重器;23 :汽缸24 :推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并且,对各图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以相同标号并适当地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改造后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所述图1至图3表示了将图5和图6所示的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而得到的绳索(牵引)式电梯装置。下面,首先,基于图1至图3具体地说明更新后的绳索式电梯装置的结构。 在图1至图3中,标号1为电梯的井道,标号2为在井道1内升降的电梯的轿厢,标号3为竖立设置于井道1内的一对导轨。导轨3用于引导轿厢2的升降方向,在俯视图中,所述导轨3以将轿厢2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于轿厢2的两侧。标号4为最下层的电梯层站,标号5为构成井道1的下部空间的底坑,标号6为埋设于井道1的地下的起重器保护管。如上所述,设置起重器保护管6是为了保护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的液压起重器22。该起重器保护管6例如由仅一端开口的圆筒管构成,并且以上述开口配置于底坑5的底面5a的方式纵向地埋设在井道1的地下。 另外,上述结构与改造前是相同的。即,轿厢2、导轨3和起重器保护管6等均原样不动地使用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使用的部件。因此,轿厢2的四方的侧面都接近周围的井道壁la地配置。 接下来,对更新成绳索式电梯装置时新设置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标号7为与轿厢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升降的对重,标号8为吊桶式地悬吊轿厢2和对重7的主绳索,标号9为通过主绳索8使轿厢2升降的曳引机。 对重7整体成大致圆柱状,其配置于起重器保护管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其用于将既有的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在所述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使用的液压起重器从起重器保护管内撤除,其中该起重器保护管在井道的底坑底面上开口;在通过撤除了所述液压起重器而在所述起重器保护管内形成的空间中配置对重,其中,在所述对重上转动自如地设有吊轮;以及  将主绳索的一端部连接到电梯的轿厢上,并且使所述主绳索的中间部在通过所述轿厢的侧方后绕挂在所述吊轮上,并且,将所述主绳索的另一端部连接到所述井道的固定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武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