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12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聚乳酸微球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作为分散相;将0.1~2.0wt%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使用微量注射泵将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注入“Y”形微流控装置中,在“Y”形连接处通过剪切作用制得乳液微球;将制得的乳液微球置于50℃的烘箱里12h,使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再用去离子水对微球多次洗涤,冷冻干燥即得尺寸均一的聚乳酸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及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的优点,同时制备的聚乳酸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尺寸均一,制备效果优于传统的乳化工业制备,可作为面部填充剂应用于医美行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乳酸微球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乳酸、乙醇酸和ε

己内酯衍生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因其生物医学研究应用而备受关注。其中,聚乳酸由于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涂料、油墨、农药、食品和药物输送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一般来说,聚乳酸微球是用乳液

溶剂蒸发技术制备的。然而,该技术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多步制备以及微球粒径的多分散性。
[0003]微流控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制备单分散性微球的新方法。通过控制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速可制备大小均一的液滴和微球。相比较于传统的制备方法,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的微球粒径均一、大小可控,呈单分散性,在药物输送、生物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备受关注。
[0004]甲壳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多糖,聚乳酸微球制备技术结构上与纤维素相似。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广泛研究,通过酸水解制得的甲壳素纳米晶可以作为固体乳化剂应用于Pickering乳液中,从而形成具有较好稳定性的乳液。
[0005]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将聚乳酸(即PLA)溶于二氯甲烷(即DCM)作为分散相,将ChNC(即固体乳化剂甲壳素纳米晶)分散在甘露醇水溶液中作为连续相,通过微流控反应装置制得微米级聚乳酸微球。该方法制备的聚乳酸微球粒径均一且分散性好,能有效满足功能性聚乳酸微球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作为分散相;将0.1~2.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步骤2、使用微量注射泵将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注入“Y”形微流控装置中,在“Y”形连接处通过剪切作用制得乳液微球;步骤3、将制得的乳液微球置于50℃的烘箱里12h,使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再用去离子水对微球多次洗涤,冷冻干燥即得尺寸均一的聚乳酸微球。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10wt%的PLA/DCM溶液,作为分散相;将甘露醇在50℃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10~20wt%的甘露醇水溶液,选用含0.1~2.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甘露醇在50℃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15wt%的甘露醇水
溶液,选用含1.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按重量份,选用20份分散相,80份连续相制备乳液。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所选用的“Y”形微流控装置的通道夹角为90
°
,管道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率比为20:1~50:1,将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速分别设定在40
µ
L/h和1000
µ
L/h。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制备的聚乳酸微球平均粒径为5~10μm。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具有制备及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的优点,同时制备的聚乳酸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尺寸均一,制备效果优于传统的乳化工业制备,可作为面部填充剂应用于医美行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乳酸微球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作为分散相;将0.1~2.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步骤2、使用微量注射泵将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注入“Y”形微流控装置中,在“Y”形连接处通过剪切作用制得乳液微球;步骤3、将制得的乳液微球置于50℃的烘箱里12h,使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再用去离子水对微球多次洗涤,冷冻干燥即得尺寸均一的聚乳酸微球。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10wt%的PLA/DCM溶液,作为分散相;将甘露醇在50℃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10~20wt%的甘露醇水溶液,选用含0.1~2.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优选的,将甘露醇在50℃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15wt%的甘露醇水溶液,选用含1.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
[0020]在步骤1中,按重量份,选用20份分散相,80份连续相制备乳液。
[0021]在步骤2中,所选用的“Y”形微流控装置的通道夹角为90
°
,管道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
[0022]在步骤2中,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率比为20:1~50:1,将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速分别设定在40
µ
L/h和1000
µ
L/h。
[0023]在步骤3中,制备的聚乳酸微球平均粒径为5~10μm。
具体实施例1
[0024]1)制备微流控反应装置:将两个直径为300μm的PTFE(即聚四氟乙烯)通道一端与微流控泵连接,另一端与夹角为90
°
的“Y”形接头连接;2)称取0.2g聚乳酸溶解于1.8g的二氯甲烷中作为分散相,吸入10mL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固定安装于微流控泵上;3)将1.2g甘露醇在50℃下搅拌溶解于6.8g水中,称取0.5g ChNC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作为连续相,吸入10mL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固定安装于微流控泵上;4)将连续相微流控泵的流速设定为1000
µ
L/h,将分散相微流控泵的流速设定为40
µ
L/h,通过剪切作用制得乳液,然后置于50℃的烘箱里12h,使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再用去离子水对微球多次洗涤,得到尺寸均一的聚乳酸微球。
具体实施例2
[0025]1)制备微流控反应装置:将两个直径为300μm的PTFE通道一端与微流控泵连接,另一端与夹角为90
°
的“Y”形接头连接;2)称取0.2g聚乳酸溶解于1.8g的二氯甲烷中作为分散相,吸入50mL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固定安装于微流控泵上;3)将1.6g甘露醇在50℃下搅拌溶解于6.4g水中,称取0.5g ChNC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作为连续相,吸入100mL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作为分散相;将0.1~2.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步骤2、使用微量注射泵将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注入“Y”形微流控装置中,在“Y”形连接处通过剪切作用制得乳液微球;步骤3、将制得的乳液微球置于50℃的烘箱里12h,使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再用去离子水对微球多次洗涤,冷冻干燥即得尺寸均一的聚乳酸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10wt%的PLA/DCM溶液,作为分散相;将甘露醇在50℃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10~20wt%的甘露醇水溶液,选用含0.1~2.0wt% ChNC的甘露醇水溶液作为连续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甘露醇在50℃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伊西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