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0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钢丝绳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提高检测时的稳定性的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包括有箱体、盖板、卡榫和小弹簧等;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盖板,且两个所述盖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盒体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卡榫,每一个所述卡榫与盒体之间都固定连接有小弹簧。箱体会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使得另外两个转动轮始终与钢丝绳接触,从而在检测不直径的钢丝绳时,主传感器和强磁铁距离钢丝绳的距离都相同,进而使得在测量不同直径的钢丝绳时有效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丝绳时有效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丝绳时有效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社会的发展使得电梯的应用及其广泛,不光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建筑项目中电梯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电梯使用中,电梯的使用安全尤为重要,钢丝绳作为电梯起重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电梯钢丝绳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就显得非常重要,电梯钢丝绳在经过使用后会有磨损和断丝,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和更换,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0003]钢丝绳探伤装置通常是通过弱磁远离定量检测钢丝绳中表面或内部损伤的计算机化无损检测仪器,用以见得电梯钢丝绳的金属横截面积损失线性误差和钢丝绳局部损伤,但是现有的钢丝绳探伤装置通常都是检测固定直径的钢丝绳,对于不同直径的钢丝绳,不便于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检测精度不够高、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并且检测过程中不便于对不同直径的钢丝绳进行夹紧,导致检测时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钢丝绳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提高检测时的稳定性的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
[000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包括有箱体、盒体、盖板、卡榫、小弹簧、卡杆、调整机构和探测机构,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盖板,且两个所述盖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盒体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卡榫,每一个所述卡榫与盒体之间都固定连接有小弹簧,所述箱体靠近盒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杆,每一个所述卡杆上都开有卡槽,所述箱体和盒体上都设有调整机构,所述箱体和盒体上都设有探测机构。
[0006]作为优选,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有转轴安装板、活动安装板、转动轮、压缩弹簧、丝杆和螺母,所述盒体上固定连接有四个转轴安装板,所述箱体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活动安装板,每两个所述转轴安装板之间都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轮,每两个所述活动安装板之间都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轮,每一个所述活动安装板与箱体之间都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每一个所述活动安装板上都固定连接有丝杆,每一个所述丝杆都穿过盖板,每一个所述丝杆上都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且每一个所述螺母都与盖板接触。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探测机构包括有推动杆、推动板、主传感器和强磁铁,其中两个所述活动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都与箱体滑动式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活动安装板与两个推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板,且两个所述推动板都与箱体滑动式连接,两个所述推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主传感器,所述盒体靠近箱体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主传感器,两个所述推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强磁铁,所述盒体中部固定连接有强磁铁,且所述强磁铁位于主传感器下方。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强磁铁为弧形结构。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自适应机构,所述自适应机构设置在箱体上,所述自适应机构包括有主动杆、活动弹簧、限位块、导向板、滑动杆和副传感器,所述箱体上部滑动式连接有两个主动杆,且两个所述主动杆呈对称设置,且所述主动杆与推动板接触,每一个所述主动杆与箱体之间都固定连接有活动弹簧,每一个所述主动杆上都滑动式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箱体靠近盒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且两个所述导向板呈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板与限位块滑动式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一侧都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每一个所述滑动杆顶部都固定连接有副传感器,且两个所述副传感器与两个主传感器位于同一高度。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设置在箱体上,所述限制机构包括有移动弯杆、强力弹簧和转动辊,所述箱体上滑动式连接有两个移动弯杆,且两个所述移动弯杆呈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移动弯杆与箱体之间都固定连接有两个强力弹簧,每一个所述移动弯杆上都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辊。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磁铁条,每一个所述移动弯杆上都固定连接有磁铁条。
[0012]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风扇,所述盒体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风扇,且两个所述风扇呈对称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工作人员手持箱体和盒体,工作人员让箱体和盒体位于钢丝绳的两侧,然后工作人员将盒体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使得其中两个转动轮移动到与钢丝绳接触,随后工作人员将箱体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使得另外两个转动轮移动到与钢丝绳接触,然后箱体继续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箱体会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会被压缩,压缩弹簧使得另外两个转动轮始终与钢丝绳接触,从而在检测不直径的钢丝绳时,主传感器和强磁铁距离钢丝绳的距离都相同,进而使得在测量不同直径的钢丝绳时有效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14]2、另外两个转动轮移动到与钢丝绳接触后会停止移动,主动杆、活动弹簧、限位块和导向板会继续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推动板会挤压主动杆,两个主动杆会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带动两个限位块和两个滑动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导向板会挤压滑动杆,使得两个滑动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会向靠近箱体的方向移动,滑动杆移动会带动两个副传感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副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进而适应不同直径的钢丝绳,两个副传感器会位于钢丝绳的两侧,钢丝绳向上运动时,副传感器也会检测钢丝绳充磁部分的磁场,进而增加检测数据的多样性,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5]3、箱体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会带动移动弯杆、强力弹簧和转动辊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转动辊向靠近钢丝绳的方向移动会与钢丝绳接触,钢丝绳会挤压转动辊,使得两个转动辊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转动辊之间的距离会增大,进而适应不同直径的钢丝绳,强力弹簧会被压缩,强力弹簧使得转动辊始终与钢丝绳接触,在钢丝绳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钢丝绳会带动转动辊转动,并且两个转动辊始终夹紧钢丝绳,使得钢丝绳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机构和探测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机构和探测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调整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探测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机构和限制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限制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弯杆和转动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弯杆和磁铁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_箱体,2_盒体,21_盖板,3_卡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盒体(2)、盖板(21)、卡榫(3)、小弹簧(4)、卡杆(5)、调整机构和探测机构,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盖板(21),且两个所述盖板(21)呈对称设置,所述盒体(2)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卡榫(3),每一个所述卡榫(3)与盒体(2)之间都固定连接有小弹簧(4),所述箱体(1)靠近盒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杆(5),每一个所述卡杆(5)上都开有卡槽,所述箱体(1)和盒体(2)上都设有调整机构,所述箱体(1)和盒体(2)上都设有探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有转轴安装板(61)、活动安装板(62)、转动轮(63)、压缩弹簧(64)、丝杆(65)和螺母(66),所述盒体(2)上固定连接有四个转轴安装板(61),所述箱体(1)上滑动式连接有四个活动安装板(62),每两个所述转轴安装板(61)之间都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轮(63),每两个所述活动安装板(62)之间都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轮(63),每一个所述活动安装板(62)与箱体(1)之间都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64),每一个所述活动安装板(62)上都固定连接有丝杆(65),每一个所述丝杆(65)都穿过盖板(21),每一个所述丝杆(65)上都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66),且每一个所述螺母(66)都与盖板(21)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用钢丝绳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包括有推动杆(71)、推动板(72)、主传感器(73)和强磁铁(74),其中两个所述活动安装板(62)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71),两个所述推动杆(71)都与箱体(1)滑动式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活动安装板(62)与两个推动杆(71)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板(72),且两个所述推动板(72)都与箱体(1)滑动式连接,两个所述推动杆(71)之间固定连接有主传感器(73),所述盒体(2)靠近箱体(1)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主传感器(73),两个所述推动板(72)之间固定连接有强磁铁(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继红张强李琳琳成维跃李云安刘文博赵科赵敏解世超董浩闫耀天霍雷陈晓晗方治博张亚静杨琳彭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